
千米的认识1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2新插图.doc
3页第3单元 测 量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1)【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例4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3.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师:1米大概有多长?比划一下学生基本都能比划出1米的长度师:当我们测量数学书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能不能用米尺来测量?预设:不能,要用我们平时学习用的直尺师:如果我们想要测量北京到杭州的距离,选用什么长度单位更合适呢?(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个别学生可能会根据生活经验做出回答二、探究新知1.介绍“千米”的概念师: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师: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千米(km)”?预设1:在马路边预设2:高速公路指示牌上……2.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师:1千米有多长呢?(先让学生自己在脑袋里想一想师:昨天老师带领大家围绕运动场的跑道走了1圈,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多长呢?预设:400+400+200=1000(米),2圈半是1000米。
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所以1千米=1000米3. 在实践中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建立正确表象1) 小组合作: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学生合作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并引导学生发现:10个100米就是1千米2)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28页第1~2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2.小薇家到奶奶家的路程约是1千米,小薇已经走了400米,还要走多少米?(1)画图分析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29页第8题;2.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1千米=1000米【教学反思】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比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大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对此概念,学生也并非完全是一张“白纸”,部分学生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等地见过“千米”所以,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哪里见到过“千米”,哪些地方用到过“千米”,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建立1千米的概念。
接着借助学校的操场跑道,让学生实际感知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更好地认识1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