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15篇.doc
55页《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通用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这是一部让人静下来的电影,不是吗?一个与钢琴与海上与自己执着死去的一个故事 这一次走进电影院观看,给我的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都是非常大的我还是建议大家去电影院看,真的音效很好 这部《海上钢琴师》的配乐我是真心的喜欢,特别是1900他演奏的时候我就在想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天才吗?这音乐真的厉害但是电影里面没有明确的交代1900为什么弹奏钢琴这么厉害嗯,你要知道1900是一位孤儿,被一名锅炉工收养了可以说他是船上最低阶层的人了怎么可能会如此的神奇技术,没有名师的指导,没有练习,只是听了人家一小段的钢琴演奏,1900就可以在深夜里弹奏属于自己的钢琴曲呢或许我真的要相信有天才的诞生 回到电影来,1900在8岁那年他的养父意外去世了,我猜正因为是养父的去世,他的世界观有了不一样的变化,没有了国籍没有朋友没有可依靠的人,在船上最低层的生活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惨但故事就转折了,他误打误撞地走上了船上的舞会厅正因为这次的误入,他看到了钢琴也知道了钢琴,而且他的.钢琴技术真的是牛啊正因为钢琴演奏,从此1900就在这船上生存了下来1900的琴技有多厉害呢,他可以用钢琴把场上几个人的动作形态和内心活动,用钢琴演奏表达出来,惟妙惟肖。
当我在看到这片段时候我就在想,原来这就是音乐,其实音乐表现形式很多,音乐也可以表现出人的一种神情,人的一种状态,仿佛音乐在演话剧也因为钢琴1900才认识他一生的挚友小号手 小号手早就听说船上有这么一个神奇的人物,钢琴弹得非常的厉害,二十几年来没有下过船小号手是整部电影的串讲人,正因为他的回忆与进行时,才把1900的故事给讲完整了最终1900还是选择了与船一起毁灭,小号手万般的惋惜小号手是个好人,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与1900的初相遇就收获了1900的信任,最后也是他找到1900,做出了最后的告别其实小号手下船后的生活也过得不怎么样,小号不演了,生活所迫,他要拿出他自己最心爱的小号拿出来卖,这个场景一开头真的是令人唏嘘啊 嗯,我在想1900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有没有想过离开船而到大陆?我认为他是认真的想过去陆地的,而且电影里面也有描述他想去陆地的原因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回船上他为什么不让自己的音乐发行唱片呢?我认为他怕自己应付不来名利,你可知道他打败了发明爵士音乐的人,他的名声早已在外,但也无所谓船只能装人,他是在一个很小的世界里面生活生存,他可能只想在自己的可控世界里面得到尊重就可以。
1900到底多喜欢那个女孩?我认为他对她的喜欢说不上什么伟大的爱情,我认为就是一个单纯的喜欢,那种爱意,是没有动机,没有太多的占有欲,她就是美,1900就在此时此刻把最美好的曲子刻录了,1900也想把这个刻录好的唱片送给那女孩但是没有送成功,后来1900去偷偷的亲了那个女孩,当1900知道那个女孩是那个农夫的女儿时候,他其实已经知道命运的安排了那个女孩最终还是会下船的,还是会回到大陆上,而1900他没有很强烈要跟那个女孩走,他还是在跟自己内心做斗争,最后留在船上 1900没有下船,其实就是他的一个选择电影面最后的时刻,1900与小号手对白其实也给出了答案了我更喜欢的是:我想看看海,不是从船上看,而是在陆地上看,我在船上不能感受到海嗯,你所生所处的生活就是一片小地方,就是一小群人在做事,你的观点你的感受,就是那一片的那一群人的想法就是那一个农夫所讲的意思一样,那个农夫也受到很多挫折1900听了后都感到十分的为他惋惜1900听了太多关于陆地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对他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呢? 1900最后选择的还是对还是错呢?我认为这个不是对错问题,而是对自己内心价值观的问题,1900不是没有想过下船,只是他想到下船后他找不到自己的“故土”,生于船上活于船上,他看到过了无数的人对新大陆的好奇,期待,而1900的眼里他们只是不过一群有目的的过客而已,那些来搭船的人总是要离别的。
这个船只是他们的工具,而这个船对1900来说就是他的世界啊 最后的时刻小号手见到了1900,1900还是找到一些安慰的,有这么一个亲爱的挚友,最后来看他了,最后还讲了一个关于天堂的故事,让小号手说开心了一下这个场面真的很耐人寻味,本来两个人就是要隔世相望了,还要讲一个笑话证明自己已经淡化了死亡,1900更愿意与自己的故土一起沉睡 最后电影十几分钟,看到1900与小号手的对白,我的眼泪真的是哗哗流下来,活下去可能是容易的,但不容易的是你要坚持自己的世界观去活下去你所在的世界不复存在了,活在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海上钢琴师》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 和众多欧片一样,这部片子也充满了暗示主角1900是最大的暗示,这名出生在轮船上的孤儿,是天生的钢琴大师,他一生从来没有下过船,能够在别人因晕船而吐得一踏糊涂的时候闲庭信步他生世凄凉却用钢琴征服所有人,他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却不以为意,他能选择与船共亡却不能为了深爱的女人登上一次陆地。
托纳托雷想通过他暗示什么呢?“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看到的是选择人的一生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面临选择,每一个细小或者重大的选择决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1900选择了留在船上,他无法迈出走下甲板的那一小步,哪怕是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恋爱所有人似乎都恨不得把他推下船,但1900毅然回头他说:“陆地没有尽头这种没有尽头的感觉让他害怕,钢琴的琴键是有尽头的,这让他觉得安稳 那个吹康牌乐器的胖子,上船挣钱的时候只有一把小号,到影片最后还是靠别人施舍才继续拥有这把小号,人生,在很多时候都是在循环,周而复始的循环,我们都在循环中消耗生命的时光每一艘船上都有第一个发现自由女神的人,他们纵声高呼,为了一个不知道结果的目标而激动,从而开始了新一轮的奔波还有爵士乐本身似乎也暗示着那种自以为是的人,“什么都不是,那就是爵士了 恕我肉眼凡胎,只能以自己的目光来理解大师但光有暗示是不足以吸引观众的,《海上钢琴师》的情节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着一浪在狂风暴雨中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满船的人,这些只不过是大师的铺垫罢了自称“爵士乐祖师”的谢利上船与1900比赛钢琴,激动人心的程度简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枪战相媲美。
美国的西部片中,快枪手一对一的较量很是惹眼,但欧洲人可以用钢琴当武器让人喘不过气来的钢琴比赛才结束,1900第一眼就爱上的女人出现在了舷窗外,他弹出了快心之作“柔情似水”,窗外,美人如水,窗内,柔情似水这一幕,必将成为电影史上的浪漫经典,这一曲,也必将成为传世之音 他是音乐演绎的天才,轻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过琴键,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就不仅仅是音符,而是对生活的真诚深情飘逸的曲风,唯美、优雅的飞扬,他的音乐时而精巧,时而大气,时而细腻,时而磅礴,时而小心,时而大胆,时而激情,时而委婉他以音乐来体现人物,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用音乐来讲述人生,他用音符来代替语言来触及人们的心灵,听着他的音乐,就像是听着人生的经历,听着人生总总,他的手在键上,但是心如痴迷的乐者一样随着自己的音乐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音乐的世界是这么广阔,原来音乐讲述的世界是这么的迷人,这种音乐与人生的立体结合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对于音乐也有了另一番的认识 其实与俗世的生活来对照,影片中1900的言行似乎有不真实的地方比如,他从未接触过钢琴和音乐,但当他的手第一次放在琴键上的时候,那些动人的旋律竟能天然一般流泻而出;他从未受过正统的.教育,却能说出那么诗意而蕴涵丰富的语言;甚至最后,当朋友迈克斯在那条残破不堪的,显然已废弃很久的游船上找到他时,1900哪来的食物维持生命? 还有的就是影片最后的结局—1900和麦克斯的谈话!我喜欢这个情节的原因不是因为1900怎样选择他的生活,怎样选择他的死!相反我很不赞同他不下船的解释!因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对生活不积极的看法!但是最后1900跟麦克斯开的玩笑才真正让我明白1900为什么这样选择,因为他死后到天堂还是想弹钢琴,弹只属于自己的曲子,因为没人能用两只右手弹琴!如果1900下船估计他会和杰里一样,不再会为自己喜欢而弹琴,而是为了别人或钱而弹琴,那是1900不想看到的,甚至1900如果下船再也没有灵感弹出属于他自己的曲子了!简单说1900为音乐而生,为音乐而死!不简单啊! 影片采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引起两极反应:有人视之为杰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烂片”。
影片的缺憾在于人物刻画,主角太过神秘,让人无法洞察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就很难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态调离愤青阶段,该片则有打动人心的浪漫魔力 我想,也只能以一颗诗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这部影片和1900影片有意撇开物质的喧嚷,而突出了1900灵魂与音乐的交融,同时引导观众与片中或精彩绝伦,或妙趣横生的音乐达到共鸣 我们都有自己的世界,都想划定自己安全的范围,都想过自己所谓的“生活”但是,那真的是我们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吗,会不会因为太贪心而不快乐1900把自己的生活缩小到钢琴这头到那头的距离,又放大到88颗琴键上能够演奏出的音符排列组合的矩阵里,他用自己的尺度取舍,懂得人生的自由是无限的,而自己能享受到的又何其有限于是他总是快乐的,嘴角微微上翘,于是他总是思索的,观察着人们眉梢眼角一丝细纹的变换,于是他是注定不能留给这个世界任何痕迹的,过于纯净的生命是没有抵抗力的他说,至少我可以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语气是心甘情愿的放弃《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 这是一个美丽而又伤感的故事,除去这些带给人更多感觉的可以归结为一个“谜”字,到处充满着不解这是一个属于他的故事用黑白键谱写了他人生的序曲,静静的海上奏响只为献给那些能够读懂它的人。
海上钢琴师一部伤感的电影 一段轻快的萨克斯结束带出的是冒着黑烟的巨大的远洋轮船先前的寂静瞬间被轰鸣般的欢呼声所代替,远处的自由女神静静的矗立着,看着向她挥动手臂的人群,人们即将踏上陆地或者是踏上他们的另一个未知的旅程 1900一个特殊的名字,不经意的被添煤工人发现在钢琴架下,没有过多的悬念,就是一个被抛弃了的孩子然而这个小插曲却可以看做是一场特意的安排,一个预示着成为钢琴天才的铺垫善良的DannyBoodman十分疼爱1900,他教他读书,像对待亲生的儿子一样照顾他,然而幸福的日子总会离去,一个人也必定会经受一些磨难才会更加成长Dannyboodman的死讯是1900成长的有一个契机影片中失去亲人的1900静静地靠在窗边看着眼前翻滚的大海,这也似乎预示着他一生将于大海牵扯不清 1900是个天生的钢琴师,没有别人的指导却能无师自通的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他从没踏上过陆地却通过收音机了解各地的风俗人情,以至于把刚上船的max糊弄了一番,他有自己的追求,他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在船上的他更懂得如何去享受音乐,在影片开场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就是1900领着吐得一塌糊涂的进入大厅,摇摇晃晃的船上他却走的如平地一般的稳当,出人意外的主意却给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1900坐在椅子上,他和钢琴随着大海的翻滚在大厅中无拘无束的游离,滑行。
差点砸到脑袋的大吊灯,被破门而入气的吹胡子瞪眼的船长,一切的一切那么的似真似幻倒在煤矿堆上还是依旧的谈笑风生,这是否就是真实的1900他遇到过真爱,想要为此付诸行动开始他的另一个生活,但是故事往往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完美,或许到现在我还在疑惑为什么下船对他来说是如此的可怕,记得他曾经在甲板上站了很久,原以为他会带着对那个女孩的爱而去找他,但是他的脚步停下了,他站了好久,仿佛站了一个世纪,一个足矣让他思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