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绞吸式挖泥船精编版.doc
18页一、工程概况3本工程的水下清淤工程采用 200m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挖泥,挖泥量为 406901 立方米清淤疏浚时,为保证开挖边坡稳定,挖深的边坡按设计要求控制二、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管道布设挖泥船进场 挖泥船定位河道分槽挖泥浮 管接力泵船岸 管弃土区尾水反滤排放竣工1工艺流程图三、排泥管线的布设本工程排泥管由河道清淤区到排泥场区, 输泥管线长初步估算最长约 25km(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量测确定)根据排泥需要拟采用在陆上设置 1 级泵压接力输送;输泥管为优质钢管,钢管直径450mm,壁厚 8 mm,耐压 1.0MPa 以上排泥管线是挖泥船输送砂泥浆到吹填区内的管道线路,主要包括:陆上管线 ( 包括管架线 ) 、水上管线 ( 即浮管 ) 二种,主要以浮管为主1、陆上吹泥管线 ( 岸管 ) 的设置吹泥管线的平面布置根据挖泥船的总扬程、围堰的面积、形状、吹泥距离、吹填高程、潮位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考虑,来选定吹泥管线的位置陆上部分采用岸管明敷陆上岸管采用钢管,规格为φ 450mm×40~45m岸管间距 200m左右管线布设尽量避免穿越障碍物, 但要尽量避免管道形成过急弯曲对跨越围埝的排泥管段,要选用较新的弯道与管件、并保证接头紧固严密、无漏水、漏泥现象、水陆接头入口处避免浮管出现死弯、水陆接头入口角应大于 45 度,减少排泥阻力;。
陆上布管线在进入吹填区内的布设 要考虑工程竣工后, 应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程与平整度2管线的布设高程,除考虑吹填设计高程外,还应考虑沉降量 ( 包括排泥场内地基沉降时及吹填土本身的固结沉降量 ) 及吹填超高量等因素;为使吹填区获得较好的平整度,除干线管道外还要布设支线管线的布设,主要是考虑管线的间距,即管口的间距,而管口间距的大、小是与绞吸船的泥泵马力、吹填区地形及吹填土质等因素有关弃土场围堰与吹砂管口的距离随土质、 围埝结构、高度不同而有差别,以不使水流冲刷弃土场围堰为原则,通常多保持在 15~20 m的范围排泥管线布设线路为: 施工区→沿金清大港至 K16+600附近处→转入老湾河一转至廿四弓河—转入五湾河至 5#船闸→转入雨伞浦至三洞闸 - 沿二线塘→转至团结塘与五塘交界处一至东海塘北片围垦区,线路全长约 25km,具体可结合现场情况调整有河道段排泥管原则上沿河道布置在水中, 不得上岸水上吹泥管线必须保证在施工进程中的水上吹泥管线有自然弯曲的足够长度, 水陆管线相接处设置平台,采用柔性接头,使水陆管线平顺相接,平台的位置和标高要能适应潮差和水位升降的变化木架头的尺寸:管架宽度为 1.5 ~3 倍吹泥管直径;二档管架的距离一般与吹泥管的长度一致;管架高程不得低于当地高潮位 ( 或施工期间的高水位 ) ;管架离地面高度如超过 2.0m 应加设斜撑, 纵向可每隔二档设平撑与斜撑; 桩长度应满足管架净高与桩尖入土深度的要3求( 见木管架结构示意图 ) 。
木管架结构示意图管线平台,在浮管与岸管的联接处架设管线平台, 平台的平面尺寸通常为 2m×4m,高程一般与岸管一致由于平台要承受船上三节管、伸缩管、吹泥管及吹砂时水重量的荷载,故平台桩一般都在 8 根以上,桩尖入土深度要求 6m以上,桩顶安放钢质框架以达到均布受力的要求吹泥管接头要严密、紧固,为防止砂水渗漏,要两接管段之间必须加密填料填料可用牛油麻辫、胶皮垫圈等为避免吹砂管接头损坏,管底砌块、衬垫等必须牢固,不能有摇晃、歪斜等现象出现吹砂管干线与支线之间可用 T 型或 Y型三通管连结在吹填过程中为管壁受到均匀磨损 延长管子的使用寿命, 施工时可以周期性地将管子绕轴旋转,每次转动可按三分之一圆周角进行4支撑排泥管的基础、支垫物、支架等必须牢靠;排泥口距路基内坡脚的距离不得小于 5m,排泥口的高度应高出设计排泥量水位高程30cm以上;在渔船靠岸码头附近,管道可下弯渔船的吃水深度或靠岸边敷设,避免与渔船干扰2、水上吹泥管线 ( 浮管 ) 的设置水上浮筒管线承受水流、 风浪及吹填施工时的冲击力等影响, 所以管段间的卡接必须十分牢固可靠,管线布置要呈近似流线型弯曲不可形成死弯, 浮筒管线一定要留有足够的富余长度, 保证绞吸船在前移一定距离的过程中不必拆换。
水上浮管线要用管线锚加以固定浮筒管线在重载情况下仍然露出水面以上, 以便于维修和减少水流阻力施工中浮管上每隔 100m抛设浮管锚一只加以固定涨、落水锚间隔布设,根据本区域潮流流速等状况,确定锚缆长度,水上连接按水上浮管间距采用柔性连接 管线锚的抛设应根据水流潮汐而定 受潮流影响水域则须涨落流向两侧水上浮筒管线与陆上吹砂管线的联接应根据地形和水位变幅来选择适当的联结方式, 不仅要联结牢固防止漏泥, 并不因水位变动而出现管段严重蹩曲5a、直接联接:应用钢丝绳将陆上吹泥管线的首端加以固定,第一节浮管也必须用八字钢丝绳固定在岸上, 防止因浮管漂动将接头拉脱b、管架头联接:即陆上吹泥线通过滩地管架与浮管橡胶轮管连接,架头要设置牢固,一般要架设平、斜撑管架头应用两档管架来支撑,起间距约 1~1.5m吹泥管需用钢丝绳紧固在横木上3、施工注意事项及其它a、在船站吹泥管和水陆管接头的最高部位处,有时也要设置排气阀挖泥船开机前,应打开端点排气阀放气,开机时先以低速吹清水,然后才正式开始吹泥b、吹填过程中,凡需停机时,都必须先吹清水,冲去水下管中的泥砂,直到排泥口流出清水才停机,以防水下管堵塞c、绞吸挖泥船施工中,要特别注意观察仪表,泥层不宜太厚,防止泥层崩塌塞吸口,造成管内真空产生水锤,破坏水下管。
四、加压接力泵站设置本工程输泥管线长初步估算长约 25km,按设计规定需要布设 1级加压接力泵船,外排加压接力泵船布设位置可根据清淤区及弃土区的选择架设,除去挖泥船自身排距 1.40km 后,泵站的输泥距离约为23.6km,本工程拟调配使用的接力泵船额定排距可达 2.50 km, 配备610 台,完全能满足本工程的需要拟调配的接力泵船的主要技术参数 :水泵型号: 2200—68扬 程: 68m流 量: 2200m3/h动 力:主机 637kW进水管径:¢ 450mm出水管径:¢ 450mm五、绞吸船挖泥吹填工程施工1、吹填施工工艺流程图吹填施工工艺流程图绞吸船在取土区施工接水上排泥管 接岸排泥管到吹填管线对接排水布设 7 分隔区围堰吹填2、绞吸式挖泥船配置3按照本工程的特点,拟配置绞吸式挖泥船,具体型号为 200m/h绞吸式挖泥船及直径 450mm输泥钢管进行施工分析本船的参数要求 , 能够满足本工程库区施工的要求,该船系可拆解运输的分体式环保绞吸挖泥船, 针对本工程库区施工情况的特点,可以通过拆解、陆路运输到现场组装,起吊下水,调遣时不受季节、航区、气候条件限制,可保证进场时间。
3本工程水下清淤量 406901m,根据总进度安排, 挖泥船清淤工期为 365 日历天,根据工程总体平面布置,现状地形及施工条件分析,333绞吸式挖泥船施工并配备10 台接力泵船(可本次选用 1 艘 200m/h根据实际情况增减)3、绞吸式船挖泥吹填1) 挖泥测量控制测量包括浚前, 施工过程及竣工测量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测量方法和要求如下:8浚前测量及施工放样①平面控制测量: 将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为起算点, 采用全站仪分别向岸边幅射布设三个控制点作为本工程的主要控制依据②高程控制测量: 施工高程控制将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起算点,采用电磁波三角高程对向观测分别向岸边幅射布设三个控制点,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点③在开挖前, 先对原池底泥面进行测量, 以取得全部疏浚区施工前的原泥面标高 ( 水深 ) ,这些数据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和承认, 并绘制成平面和断面图,图纸经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签字④施工放样,根据施工图标出开挖的边界线放样测站点的高程精度不得低于五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清淤放样点相对于测站点的点位误差不应超过下表规定序号 项目 平面位置误差 (m)岸边 ±1.01 清淤开挖边线水下 ±1.02各种管线安装±1.03挖槽中心线±1.04清淤机械定位±1.09施工过程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