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务管理)IBM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doc
20页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何京汉 ( IBM金融事业部 银行资深方案经理 )背景本文介绍新一代核心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结合目前国内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和银行客户的需求的新趋势,按照模型化银行(Modeling bank)的思想,介绍国内银行在设计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是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突出新一代核心银行要解决的模型化银行的问题,国内系统与新一代系统在观念上的差距,银行转型与信息规划设计的关系国内从业人员普遍关心的金融产品概念(模型要点),核心银行的企业级客户文件(Enterprise CIF)的原理国内外核心银行系统发展所处的环境 国外银行更换核心系统的努力国外核心应用系统大多是70年代建成的,经过多年的运行后现状是:维护成本高,系统架构封闭,不易于加入新的功能且容易引起宕机80年代至90年代国外银行,曾经试图更换这些系统,但大多归于失败,如花旗银行10亿美金的工程最终没有取得成功 虽然,更换新的核心银行系统,难度极大,但银行还在思考,为什么还要将大量新的应用放在不灵活的且过时的系统上面?所以更换新的核心系统的努力还在继续,只是吸取了80年代90年代的教训:银行必须采取新的策略去更新核心应用系统,以保证成功! 这些策略和市场趋势概括起来有: 用核心银行提供商的解决方案替换自我开发的核心银行系统。
100强的银行70%的银行将去寻找 "核心银行提供商的解决方案(Vendor built solutions)",即购买软件包 主机方案的规模性得到验证主机的核心银行方案,将继续流行是因为它的规模性得到证实尽管主机的技术没有新技术灵活,它的维护成本需要进一步下降 浏览器方式的解决方案(browser-based solutions)市场上将会有更多的以浏览器方式出现的核心银行解决方案 目前国外大多数银行并没有将核心银行更换置于业务发展的最高级别,因为它的风险性但个别将老系统迁移到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的成功经验,和更换后带来的好处,刺激了其它银行更换系统的决心他们认识到了好处大于风险: 极高的效率 信息容易访问 加入新的应用不会引起系统宕机的能力设计原理国内外银行目前所处的金融环境,对核心银行系统的影响 银行经营环境,客户,产品、服务体系发生较大变化 银行业的经营绩效取决于三个主要的价值策略市场 对上市的银行或即将上市的银行,股东(即使是国有控股)的价值决定了银行改革的方向为适应WTO形势,以下三种趋势决定了新一代核心银行业务系统必须支持银行选择不同的业务战略方向银行发展3大趋势 国有银行改革已经纳入国家改革战略,银行上市意味着商业银行面临金融监管体系的变化(将面临不同国家的不同金融监管),股东价值体现开始变化。
国有银行对国家经济的地位,会逐步将证券市场与银行资本的互动市场化 过去几年银行经营的前景已经改变,还将继续改变 目前银行利差是30年来最低的,这迫使银行发展非利差性业务,提供多种服务,对客户提供收费业务等,将是银行经营改变的主要方向 客户已经从以前的单纯储蓄,变为了具有金融意识的、渠道中性没有忠诚度的客户,要求银行提供一站式理财服务事实上,具有实力的客户已经在利用银行的建设资金与房屋贷款进行了新一轮的投资但银行不能说了解这些客户,而是随波逐流这里的银行风险基本由国家承担 而新的竞争者又在作什么业务?以上海为基地的外资银行,江浙一带的民营银行可能是"改变中的银行经营前景"的收益者过去几年银行经营的前景已经改变,还将继续改变银行新的竞争形势 银行要了解客户,识别客户收入与客户分布银行非利息收入在银行的收入比例逐步扩大,有些银行40%的收入要来源于非利差收入 这决定了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重要性 了解客户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 65%的收入是30%的优质客户提供银行需要这样的客户为保留他们要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在国有大银行,几千家优质客户提供绝大多数收入来源,在目前金融环境下,也不足为奇。
快速地开发先进的金融产品成为了竞争的要器 15%的收入由80%的客户提供这反映银行并没有开发出满足这部分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仔细分析,这可为银行改革提供了方向同样,核心银行系统要提供适合这类客户群?quot;金融产品"可参阅介绍"产品工厂"的概念 20%的客户使银行收入负增长这需要银行进行引导,减少这部分客户使用昂贵产品和服务的机会,以降低成本这种方便银行业务人员操作,又不至于影响银行形象的解决方案,同样需要核心银行系统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 各种了解客户,识别客户的功能是新一代核心系统的核心这需要核心系统内的"企业级客户信息系统(Enterprise CIF)"的支持银行普遍采用新的金融模式:提高效率,差异化经营,提高经营的弹性这三个关键需求决定了金融机构的解决方案的基本需求国有银行、股份制和城市商行控制国内经济的主体,优势是明显的但提高效率,增加弹性尤其是风险防范意识,进行差异化经营,是未来与外资银行、灵活的民营银行进行市场竞争取胜的不变的真理 风险监管和控制,跨渠道集成,客户关怀,分行再造,前后台流程再造是国内银行目前可以开始起步的工作核心银行系统受银行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银行的经营环境在发生变化,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提出了要求 能够支持银行选择的业务创新方向 金融产品建制的能力 以客户为中心,完整的客户关系视图 先进数据结构和业务流程处理架构 高效报表管理 实时数据更新, 24x7, 较少批量处理 基于可重用的组件 多行、多货币和多语言 所有渠道一致的服务 清楚地接口定义 可增长,规模性 低操作成本,低维护成本 核心系统,业务驱动?还是IT驱动?这里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是,必须第一步要定义业务策略和远景;策略描述业务蓝图或银行业务结构;蓝图必须设计为支持业务结构;应用架构必须与数据架构紧密结合;长期的集成需要开发式的平台 新一代核心系统是否能以业务策略驱动,在国内尚是未知数。
上一代的银行核心系统是由IT部门为主,技术架构驱动的欧美大银行90年代新一代的核心系统集成,基本是由业务因素驱动,由业务部门主导这种差异是否会导致核心系统本质区别尚待观察,但差异是明显的 业务策略: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服务体系,金融产品制造,风险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混业经营,资本证券化,利率市场化迟早要发生的这是银行战略决策部门要考虑的因素 如上图所示银行经营的6个能力1产品制造,2内部处理,3洞察力,4服务提供,5基础设施,6风险和金融计划是银行管理层要考虑的业务策略 应用结构,数据结构是核心系统的功夫所在考虑未来的业务发展趋势,在新一代核心系统或核心应用模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这一代系统区别于上一代系统的本质这是银行IT部门要计划实施的 业务架构:是业务部门(Line Of Business)关心和决策的(图所示)但就国内银行的现状来看,这是一块"软肋"在进行核心系统建设时引进银行业务咨询公司不失为一项明智的举措 模型化银行主要思想和功能模块及IBM的方法论 银行核心发展系统发展的4个阶段主要功能银行核心业务功能 银行的核心业务功能可以用上图表达银行界经过几代核心系统的开发,发现可以用简单的概念模型化数据,流程和业务功能。
IBM公司经过10多年的努力,提出并成功实践的IFW提出了9个最基本概念 Involved Parties(参与者)- 与业务有关的人和组织 Locations(地点)- 地方、地址、地区 Product/Services(产品)-- 能带来收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Conditions(条件)- 因金融产品、合约等不同的变化的因素 Arrangements(合约)- 参与者之间达成的 合约、合同、协议等 Resource Items (资源项)- 银行提供的金融设施,存折、卡、抵押品ATM等 Events(事件)- 事情的发生,银行业务活动,银行交易等 Business Directions(业务方向)- 决定银行业务变化的规定:目的,规则、政策 Classification(分类)- 分类,以上8类都没有的概念,如市场区隔、风险等 在九个概念中,参与者(Involved Parties)包含了核心银行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客户,机构,银行职员职位,第三方机构;事件(Event)包含了,交易,促销活动等概念合约(Arrangements),提供了记账(Accounting)、与客户合约(如贷款合约,外汇买卖,贸易结算合约);条件(Conditions)包含利率/费率/期限等;产品(Product),金融产品是国内系统中缺少的概念,下节将专门讲述。
读者是否发现,任何一句在银行发生的金融活动,都可以用以上9个概念描述呢?如 我(Involved Party )现在(Condition)开(Work flow)一个存折(Resource Item); 他(Involved Party)在昨天(Condition)在储蓄所(Locations)的ATM(Resource Items)上取了(Work flow)100元(Conditions);这里还隐含着使用借记卡(Product,金融产品 其中,提到的Work Flow就是IFW提到的CBP模型,"取钱"就是工作流里的"动词"不难发现既然银行活动能用自然语言表达,那么用计算机模型语言表达也是可以实现的,这不就是人类发明计算机语言的初衷吗?这就是,金融界普遍进行模型化的去实现"核心银行系统"追求的目标 简而言之,将业务需求,业务范围用数据模型(计算机语言中的"名词")、工作流程模型(计算机语言中的"动词")和功能模型(规则参数)表达出来,就能整体把握"核心银行业务"的整体,建造出核心银行的部件;再选择较好地"核心银行架构",建造出核心银行业务应用这就是90年代开始的模型化银行热潮,西方的大银行一般都有独立于"核心银行系统"之外的"银行核心业务模型",这样可以保证,即使核心银行系统结构落后,但银行业务应用保持相当的先进性。
从这个理念出发,也产生了多种银行经营IT部门的模式,如美国的几大银行,只在改进"银行核心业务模型"上完全由银行内部人员完成,"核心银行系统"的构造完全交给IT公司完成,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保证银行业务的先进性才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保持"核心银行系统"软件包的先进不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银行业务功能上图所示,站在银行经营的角度要求,核心银行支持银行经营的6个能力:1产品制造,2内部处理,3洞察力,4服务提供,5基础设施,6风险和金融计划核心银行系统架构将银行的业务功能,转换到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架构是现代核心银行应用系统建造的过程 结合上文的分析,银行经营环境变化,对核心银行系统的建设提出的要求西方银行是如何运用模型化银行的思想进行新一代系统开发的呢?以下几节将举例介绍,"核心银行模型"这里概括"核心银行应用模型"的主要方面: 它是在IFW 9个概念基础上,建造的数据模型,工作流程模型和功能模型 核心模型 Party and Party role 模型机构/法律实体 模型客户模型金融产品模型金融记账(Financial Record Keeping)/金融资产(Financial)模型分类(Cla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