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里曼对米德的纠正(梳理).pdf
7页第一部文化决定论的兴起弗里曼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米德在萨摩亚做研究前后的时代背景以及米德自己的学术渊源,其中对生物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的形成和对峙的梳理是最主要的部分,以此来说明米德在田野研究过程中受到的预先目的和预先价值方面的影响第一章高尔顿、优生学和生物决定论生物决定论的发展历程是本部分的核心内容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震惊学术界,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自然选择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弗朗西斯·高尔顿,把这一理论应用于人类研究,认为在人类种族发展的过程中,自然选择也处于全面支配的地位,先天的作用优于后天高尔顿以此理论,提出优生学,并发动著名的种族改良运动其间,魏斯曼驳斥了“获得性特质可以遗传”的猜想,区分了自然选择和文化过程虽然赫胥黎和兰吉斯特也提出了文化过程与自然选择的区别,相信在作为人类的物种中存在两种相对自主但关系紧密的进化系统, 即遗传系统和外生系统,但是高尔顿等人依旧认为人类的遗传本质作用起着压倒性优势 20 世纪初遗传学说占有压倒性优势,在高尔顿等人的努力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在英美掀起了优生学运动时代背景,要!第二章博厄斯与文化和遗传之间的分歧这部分从出身、思想基础、实践研究讲述了博厄斯思想及其与遗传学说的矛盾。
在论述出身时, 与高尔顿进行了比较高尔顿出身于富有的贵族家庭,而博厄斯出身于“把1848年革命理想作为动力的家庭作者还论述了影响博厄斯的人物德国启蒙思想家——赫尔德:“我们生活在一个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席勒——习俗将我们分离;康德——“寻求求知”;狄尔泰——自由的思想主义;鲁道夫·菲尔绍——反对达尔文主义;魏茨——不同民族的文化多样依赖于其生活方式实践研究:对巴芬岛爱斯基摩人的研究在《原始人的心智》一书中,把文化从进化论和种族主义的推测中解放出来,认为文化是外源性的,提出文化决定论博厄斯文化决定论的提出!第三章文化决定论的兴起在美国,高尔顿的最大支持者是查尔斯·达文波特,他提出个更加极端的遗传决定论,认为罪犯、 妓女、低能都是由遗传决定的博厄斯及其弟子展开了激烈的反击,博厄斯提出“社会刺激远比生物刺激更为有效”,克尔伯把社会性称为“超有机体”然而染色体的发现,重新推动了优生学的兴起为了反击优生学,博厄斯的弟子克尔伯和罗维,把文化人类学从生物学中独立出来文化人类学和优生学的斗争,不仅是学术领域的,更是政治性和意识形态的斗争 文化人类学自称其掌握了真理,要压制一切与其不一致的地方,因而也是一种信仰体系。
米德的研究就收到了这样的压制文化人类学和优生学的继续斗争,促使博厄斯派米德前去萨摩亚研究的计划第四章博厄斯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虽然在博厄斯及其弟子的努力下,文化人类学独立并且日益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但是,随着遗传学的进步,高尔顿学会的成立,优生学取得了不断的发展,一些重要的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以支持优生学特别是1918 年同盟国胜利后,希望用优生学来修补无序、破碎的社会,优生学再次高涨博厄斯学派再次发起猛烈的反击,他们认为“文化差异不能作为种族差异的衡量标准接着,华生(行为主义)和杜威都加入了反对优生学的阵营论战陷入了胶着的状态,矛盾无法调和博厄斯提出了“什么是遗传性的,什么是非遗传性的”难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派米德去做调查文章接着分析了米德的学习历程,分析了她向人类学转向的原因和过程特别提到了露丝· 本尼迪尼特和威廉·弗尤丁· 奥格本的影响,前者相信博厄斯的观点——“人类首先是一种其反应‘人出生起就已经被他所诞生于其中的文化特性限制’的存在 后者认为“除非用文化条件来进行解释的努力已经山穷水尽,我们绝对不能用心理学来解释社会现象”这些人的观点,不仅促使米德转向文化人类学博士学位的攻读,而且这些观点深深影响了她的人类学研究。
第二部分米德的萨摩亚研究这部分首先梳理了米德在萨摩亚做田野研究中的问题和《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的写作过程,及分析了米德田野研究的失误,也分析了成书过程中受到的本尼迪克特的影响接着,弗里曼综合性地简述了米德研究的结果,并对米德的结论提出初步的质疑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章,弗里曼分析了米德创造人类学神话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第五章米德给了博厄斯一个绝对的答案这一部分, 先讲述了米德的田野工作其认为, 米德出发前的准备不足——没有田野研究的知识, 不会萨摩亚人的语言;选择塔乌岛,没有与土著人一起居住,不能深入的了解萨摩亚的文化;研究时间不足,只有三个多月;信息主要靠提供者的二手资料;由于研究期间的飓风,人们忙于重建,没有机会目睹社会仪式的机会;由于性别,不能参加酋长级别的会议其次, 米德与本尼迪克特的联系,在研究中严重受到“通过文化模式的研究来达到对人类行为的理解”的影响米德后期参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院民族志的工作,影响了米德对自己研究的投入最后,作者梳理了米德成书的过程而本尼迪克特对美国西南部的研究,更加深信“在所有人类文化中,行为的传统模式决定着人类本性的形成”,这一观点影响了米德的分析和写作面对研究复杂的难题,米德没有研究人行为中的生物学因素和文化变性的因素的实际互动,而是取道寻取“反例”;在寻找反例时,由于没有科学的生物学训练,直接排除了生物性因素。
米德的书,因为符合并为博厄斯的观点取得了例证,被其基本接受;并且书的内容也符合了当时社会的普遍情绪,也证明了华生的行为学观点,被社会人士普遍接受这样,文化决定论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第六章米德对萨摩亚人的描述弗里曼在涉及米德在《萨摩亚人的成年》的描述时, 认为米德把萨摩亚社会描述为轻松的社会, 忽视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总之,在米德的眼里, 萨摩亚“没有‘宗教信仰的忧虑’,‘没有与父母的冲突’,也‘没有对性的困惑’来扰乱她们的心灵,萨摩亚女孩们的发展是‘顺顺利利的、 无忧无虑的、 轻轻松松的’的,她们‘毫无痛苦地 ,, 几乎不知不觉的’长大了 ”他认为米德的研究,回避了竞争、 冲突、基督教的影响、 惩罚, 轻描淡写等级制度米德的描述需要!第七章神话的形成米德的研究符合美国人们当时对苏联的膜拜以及疯狂的性自由崇拜的需要,为文化决定论者和环境主义者提供了证据,得到了行为心理学和人类学家的接受和鼓吹其它学科,也积极的借鉴米德的成果美利坚图书馆更是把米德研究结论推向了世界虽然有些人类学家,例如霍尔姆斯, 的研究结论与米德的根本性的相反或者有所出入,但是由于当时的知识氛围, 或把原因归结为时间变迁引起的变化,或认为是“描述的”不一致。
米德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书籍来维持自己的神话社会背景,参考!第三部分对米德结论的反驳这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弗里曼依据自己的田野研究,并借鉴其它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对米德的研究进行了深刻的反击,认为米德描绘的萨摩亚社会是“充溢着普遍的随和性,没有青春期的压抑与苦恼,男女之间的性爱更是十分愉快的舞蹈”的结果是根本性的失误而在弗里曼的眼里,萨摩亚是一个“有着严格的基于血统的等级制度,有着对少女童贞的极度崇拜,自杀率和侵犯行为发生率高,青春期冲突非常普遍”的社会选择重要的点讲!第七章米德研究的历史背景弗里曼认为, 米德的研究与其先前的研究有严重的出入,而且米德自己的调查和结果也有很大的出入 萨摩亚在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米德认为当时的情况有所改变的说法并不可靠米德做田野时, 萨摩亚正处于混乱的阶段,而当时调查团的研究反映了萨摩亚人的反抗萨摩亚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依照谱系制定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等级制度是通过对谱系的不断重复和对礼节的重视加强的,但是暴力冲突依旧容易发生;萨摩亚建立了高度专制的等级制度,酋长分为象征酋长和议事酋长,酋长的地位很高;日常生活中,按照阿努的座次和卡瓦饮酒仪式的分发次序来确定等级。
要求严格顺从的等级制度,造成了普遍的矛盾,而教育孩子遵从等级则需必然会用到惩罚第八章等级弗里曼认为米德模糊了象征酋长的权力,实质上裁决权和宣布权都是由象征酋长拥有的萨摩亚的等级制度,根基于其神话,虽然现在已经皈依基督教,但是萨摩亚人依旧相信其神话 在等级的任何层面上都存在对头衔的激烈争夺,由于头衔引发的暴力冲突或战争时有发生,这样的争夺不仅发生在酋长之间,也发生在家族之间、村庄之间、不同社会政治组织之间萨摩亚人极力保护自己等级的权威,于是一点违反权威的细节都会引起严重的争吵或者冲突第九章合作与竞争与米德对萨摩亚社会为合作的社会、不存在竞争或竞争被弱化到可以控制的描述不同,弗里曼认为竞争存在于等级制度之中,无论是青年人的棍棒打斗游戏,还是酋长们的高技能的捕鸽比赛,都表现了萨摩亚人的斗争意识萨摩亚人还很在乎竞技比赛的结果,因为这样的比赛决定着个人的地位,因而常常会引起怨恨,甚至引发武斗或者仇杀议事酋长在演讲方面也要竞争发言权,头衔的授予需要竞争,这种竞争有时候会引发暴力冲突虽然外来的统治抑制了竞争引发的严重后果,但是竞争依旧普遍存在,上到大酋长、 下到普通的人们都存在着强烈的竞争另外,萨摩亚人群之中也存在着群体的竞争,无论是家族之间、村庄之间,还是家族的内部,都存在着这种群体的竞争。
群体竞争”是萨摩亚的政治基础宗教制度之间,也存在着可笑的竞争在筹集教会经费时,教区之间、家族之间、村庄之间都有竞争教育中,也存在着竞争第十一章攻击行为与战争萨摩亚并不像米德所说的缺乏“侵略性”,而是具有很强的侵略性,并且好战威廉姆斯证实, 酋长之间因为被暗杀而引发战争,战败者被残酷的杀害世仇战争是持续久、危害大的一种暴力冲突殴斗是萨摩亚人的特点,而且殴斗的范围广、时间长在萨摩亚,即使女子也富有攻击性萨摩亚的殴斗每10 万人中 40 起,远远高于全球其它地区和国家对战败者的处罚也异常的严厉,一般会被杀害, 甚至会被烤着吃, 还会用鞭尸的方式侮辱祖先战争的胜利者得到人们的鼓励和尊重战争处于复仇与惩罚的渴望,是为了政治地位的争夺,而非米德所谓的“礼仪性”的竞争最大的征服者具有最大的权利,勇敢精神被看做是男子汉的重要品质,男子以战死沙场为荣第十二章异教和基督徒异教中, 没有庙宇, 没有广场祭祀, 但是异教徒信奉很多神,使用“口头崇拜”的方法,最高神是塔加洛阿-阿- 莱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主要根据出生时正在祈祷的神确定异教中, 还有专门灵媒的设置,主要由象征酋长担任萨摩亚是高度宗教化、有宗教制度的民族。
基督教传入后,由于与原有宗教的十分相似,故被迅速的接受,基督教在萨摩亚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家长要求年轻的女孩子入教,成为信徒被看做是保护贞操的措施,严禁婚前性行为 牧师代替象征酋长成为了灵媒,教义严格的约束着青年男女罪孽的感念已经深入人心,忏悔的行为经常发生第十三章惩罚对酋长依从的加强是通过惩罚实现的,无头衔的人必须严格的依从酋长以前, 对侮辱酋长者实施严格的惩罚,绝不宽恕律例触犯者,甚至要驱逐整个家族,针对个人的处罚措施更是各种各样 现在,虽然严格的惩罚被罚款所代替酋长如果不听从福努会的决定,也要受到惩罚,惩罚有福努会决定即使信仰不同,也会得到驱逐第十四章孩子的抚养萨摩亚并不像米德说的,人与人之间充满冷漠的感情,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相互依赖萨摩亚的孩子实质上普遍依恋自己的父母或者照顾自己的人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小单位明显存在,孩子与其年长姐姐的关系无法取代与母亲的关系如果父母去世,孩子的反映会非常的强烈萨摩亚崇尚惩罚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严格要求,经常暴打孩子没有家长的同意,孩子不可以随便离开家,离开家的孩子会被强制追回,甚至处以“剃光头发”的惩罚任何年长者都有惩罚孩子的权利,有些权威者对孩子的惩罚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母亲既是爱孩子者也是惩罚孩子者第十五章萨摩亚人的性格与米德不同,弗里曼的研究表明,萨摩亚人的行为中含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在宗教活动中, 萨摩亚人表现出明显的感情色彩在日常生活中, 萨摩亚人的喜怒哀乐都会有明显的外露 萨摩亚人易恐惧,而且复仇和仇恨的心理长期存在这些心理,是他们在儿童时期被强制施加那种规训的产物另一方面, 成人必须学着隐藏自己的一些情感,年轻人或者未成年人对权威人士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