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小区消防安全管理须更高一筹.doc
4页高层小区消防安全管理须更高一筹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高层住宅社区日益增多,这给消防工作带来更加艰巨的考验,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消防管理体系,是新时期高层住宅社区物业管理单位面临的新挑战在管理单位落实各项防火工作的过程中,实际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难点,而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火灾隐患,绝不容小视 首先是物业管理防火意识淡薄,重防盗轻防火一方面物业管理单位员工自身缺乏消防知识,不少保安和工作人员在对一些基本消防常识的认识上都是一片空白,就更谈不上管理了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单位对消防器材的管理不当,忽视了消防器材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有一些小区物业为防止灭火器材丢失给灭火器箱上锁,万一发生火灾,灭火器何处取?还有一些小区灭火器材严重不足,甚至连最基本的消防桶、沙箱、铁锹、灭火器等基本消防设施都未配置;除此之外,消防器材缺乏保养的现象也很时有发生自动消防设施停用或损坏;消防水泵、烟感探测器等消防设施没有定期检测保养,造成某些高楼的水泵轴承生锈、泵房蒙满灰尘、水泵漏水、探测器失灵等问题;甚至有些高楼管理人员因嫌消防设施维护起来比较麻烦,干脆将该套系统予以关闭,倘若发生火险,将失去预警疏散人员并组织有效灭火自救的机会,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是居住在高层住宅的业主自身缺乏安全意识,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干扰了防火工作的有效性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是应设为防烟楼梯或封闭楼梯的,但在平常使用过程中,部分住户为了方便,把前室或楼梯间常闭的防火门用杂物顶住,使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大量的有毒浓烟就会沿楼梯间扩散到上层,人员无法通过楼梯疏散到地面 此外,新建小区自身也存在一些客观原因,增加了防火工作的难度一是装修时间无规律小区交房后,有的业主抓紧装修,有的业主可能到来年再装,大型的高层住宅小区的装修可能持续2-3年,加之装修队伍参差不齐,可燃装修材料大量使用,用电不规范等等原因,使小区长时间处于防火敏感时期 随着 社区防火工作的新情况增多,给物业管理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探索高层住宅小区消防管理工作有效途径,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建立一种多元化合作管理机制,使防火工作形成规范,纳入日常管理的范畴 作为管理者,首要的问题是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制,树立起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条明确规定: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在管理范围内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2)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3)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4)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
规定明确,但决非朝夕就能完成,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应该成为经常性工作,使物业管理人员增强消防安全观念,为消防管理工作提供思想保证和能力支持;保证小区内各类固定消防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完整有效,并定期维护保养,绝不能出现消防通道上锁堵塞、灭火器过期、烟感温感探头失效、消火栓无水或损坏等情况一旦出现火情,管理人员要做到会报警、会组织人员疏散、会组织扑救初起火灾 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资源,形成群众共同参与社区管理、专业化管理的局面,这是规范和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住宅小区管理者应配合辖区街道办事处,发挥其协调职能作用,组成社区消防志愿组织、巡逻队,形成坚强有力、扎根民间的消防管理防护网络加强小区内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发放防火安全材料,设立消防宣传栏、消防漫画,以及“楼道消防文化”等宣传途径,为居民普及防火、灭火及火灾逃生、安全疏散等消防基本知识,使消防安全宣传率和群众知晓率达到百分之百,从而形成人人具有消防安全意识、人人具有一定消防安全自防自救能力的“群众消防”文化 社区物业管理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断加快家庭消防设施建设步伐,指导家庭配备灭火器材,组织演练,提高业主自救能力高层住宅发生火灾自救是最为重要的。
消防救援车辆最高伸展至50米,大约可到达高楼的十三四层,但超出此高度的高层住宅楼比比皆是,一旦出现火灾,现有的装备则鞭长莫及作为高层住宅的业主,应该自备必要的消防、逃生工具,积极参与防火实战演练活动,提高抵御火灾的能力,火情发生时可以进行科学自救和灭火 高层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已成为新时期消防工作的重点之一,管理者须与时俱进,全面掌握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工作的新特点,构建起成熟规范的管理制度,使高层住宅社区的消防管理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