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891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文论之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考研题库.doc
5页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891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文论之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考研题库一、名词解释1. 新乐府运动【答案】新乐府运动是指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棋等倡导发起的诗歌革新运动他们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 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2. 文学批评【答案】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既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学活动整体中的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传播与接受,又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其涵盖内容宽泛,从作品评介到理论研究都包含其中,在西方几乎是文学研究的同义语狭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艺学的范畴,是文艺学中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研究形态它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提高。
3. 发愤著书【答案】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提出的文艺观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发愤著书”对后来的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有很大的影响 4. 神思【答案】神思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神思就是艺术想象活动在刘勰之前,顾恺之、陆机等人都曾经对艺术想象活动有所论述刘勰吸取了顾恺之、陆机等人的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艺术是一种突破直接经验的心理活动,并在《文心雕龙神思》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跨越时空的想象和活跃的灵感来自作者的秉性才识,虚静的心境,深邃的思索和高度自由的内心状态5. 文道一贯【答案】文道一贯是朱熹倡导的文学观点他强调文道统一,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枝叶,二者不能分开,反对“文以贯道”。
主张人们只要修道明理而力行不倦,文便能随道的产生而产生,好的文章便是文道合一的产物他强调道外无物,也就是强调道外无文他坚决反对道自道、文自文的看法 6. 皎然《诗式》【答案】皎然《诗式》是唐代著名的理论批评专著,共五卷,作于贞元五年其第一次把佛教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引来论诗,以意境说为核心,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诗歌的特质、诗歌的创作、诗歌的风格等问题,为我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意境说的诞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以后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司空图、严羽、王士稹等一派诗论的先声《诗式》第一卷总论诗歌创作的种种问题外,其余四卷分别论用事的各种方法及其优劣高下,并分别摘引前人诗句近五百条以为例证 7. 《诗》可以兴【答案】《诗》可以兴是对诗的美学作用的深刻认识它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兴”是说诗是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8. 《左传》【答案】《左传》是一部成书于战国初期的编年体史书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本书全面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本书的作者直书无隐,褒贬分明本书因其记事记言,追载附载、夹叙夹议而体例完备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9. 直寻【答案】“直寻”是钟嵘针对五言诗提出来的创作观念钟嵘在《诗品序》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从感物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中寻词觅句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情”的摇动,而不靠用事用典在创作过程中,将当时、当地的真情实感用简明、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直寻”的基本内涵直寻”开启了中国诗学的新视野、新思路,显示了新的理论追求10.七宝楼台【答案】七宝楼台是南宋词论家张炎对吴文英词的比喻张炎《词源》卷下称:“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意谓语言魅力,结构离奇,而意思不相连属数百年来,或言晦昧,或言组钉,多数人对吴文英的词不理解,总未能说清吴文英词的好处吴文英词的突变性章法结构是具有超前性的,类似于现代意识流手法因此,古人吴文英的指责是可以理解的,而吴文英在章法结构上贡献也是值得称赞的 二、简答题11.《沧浪诗话》的主要思想答案】《沧浪诗话》是严羽著关于诗的理论批评著作,约写成于南宋理宗绍定、淳化间它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沧浪诗话》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互有联系,合成一部体系严整的诗歌理论著作,在诗话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严羽的《沧浪诗话》有系统的理论主张,特别是提倡以禅喻诗、强调“别材”“别趣”、以“妙悟”和“兴趣”为中心、师法盛唐的诗学思想1)提倡以禅喻诗严羽的诗禅说和他以前的诗禅说相比,有明显的历史继承关系,但也有较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以禅喻诗提出诗歌艺术的美学特征严羽的诗禅说是非常明确、非常自觉地从反对“江西诗病”的角度提出来的,是为了说明诗歌艺术的美学特征,所以他所说的悟与江西诗派的悟是不同的、甚至对立的他“妙悟”的对象是诗歌艺术特有的、和一般非文学文章不同的“兴趣”。
②以禅喻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严羽诗禅说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妙悟为中心分别阐述了“识”、“第一义”、“顿门”、“透彻之悟”、“镜花水月”等五个互相联系、又逐步深入的基本要点识”,不是指一般的理性认识,它在佛学中是指内心对外境的判别,对诗歌艺术高水平的鉴赏能力,要靠认真学习优秀诗人作品来培养,必须“熟参”第一义之作,方能有“真识”因此初学诗时“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这一点非常重要,如不从第一义悟入,就会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乃至“愈骛愈远”,如能以“汉魏晋盛唐为师”,则“久之自然悟人”,这就叫作“直截根源”,也就是“顿门”这样的悟才是“透彻之悟”,而不是“一知半解之悟”所以,严羽的诗禅说比他以前各家之诗禅说,是大大地高出一头的,在理论上也都要深刻得多,系统得多它对后世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绝不是偶然的2)“别才”、“别趣”《诗话》特别强调诗歌艺术的特殊性,提出了“别才”、“别趣”的中心口号《诗辨》云:“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不涉理路,不落言荃者,上也这里所说的“别趣”,是指诗歌作品有别于一般学理性 一、名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