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沉香阁导游词(慈云禅寺)全文导游词.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306453986
  • 上传时间:2022-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沉香阁导游词(慈云禅寺)全文导游词 沉香阁又称慈云禅寺,位于上海市南市,初创了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是上海市著名的佛教比丘尼道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1943年,现代名僧应慈法师应沉香阁住持苇乘之请,驻锡沉香阁,在这里首先开讲华严初祖杜顺(557-640)所著《华严法界观门》,从此,慈云寺(沉得阁)成为应慈汉师在上海弘扬华严宗的道场 应慈(1872-1965年)法师自称为华严座主,一生教演《华严》,深受国内外宗教界的敬仰他法名湿亲,安徽歙县人,26岁在普陀山出家,28岁在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后到金山、高旻、天宁等寺参学,依明性、寄禅、大定、月郎、冶开等名僧为师,后随月霞法师研究《华严经》,毕生致力于宏扬《华严经》教义,对近现代华严宗的传播影响很大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因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该宗又称首宗华严宗认为,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的显现,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宣传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和顿入佛教的思想 应慈法师随月霞法师在上海华严在大学、虞山兴福寺华严讲堂讲授《华严经》1922年,他到杭州西湖菩提寺,潜心专修《华严经》。

      随后数十年,应慈法师在江苏、浙江、山西、上海等地传播华严宗教义,并在常州、上海等地创办华严学院,培养僧才1948年,主持华严法会事务晚年应慈法师常住沉香阁,仍弘扬演教,讲学不辍,自律为四壁有经皆可读,一年无日不参禅 应慈法师是位爱国爱教的佛教界代表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府的政策法律,拥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54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7年,又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1962年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1985年,明旸法师为纪念应慈法师圆寂二十周年题词一首: 佛学耆宿仰应公,德重道高四众崇 一片丹心爱祖国,大悲宠愿护禅宗 经谈般若真空理,教演华严玄妙功 二十年前撇手去,今朝又显六神通 文化大革命中,沉香阁被工厂占用为了落实宗教政策,市政府花大力气协调各方面关系,搬迁工厂,将沉香阁移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现沉香阁内还建有应慈法师纪念堂,每天都有许多国内外信徒、游人前来瞻礼、参观 1989年落实宗教政策,开始边修复边开放经上海市佛教协会与市文管部门研究,决定按照明清古建筑格局修复沉香阁。

      经过五年整修,沉香阁又重现了明清时期的旧貌四柱三间三牌楼的山门,基本保存了原有的石柱和部分构件;天王殿正中奉天冠弥勒、韦驮、四大金刚;大雄宝殿中奉卢舍那佛、文殊、普贤、梵王、帝释,两旁为十八罗汉坐像,扇墙后为海岛观音;后殿为全寺主体建筑沉香阁 观音楼前后三进,两边耳房为配殿、僧寮,结构完整,布局紧凑 现在的沉香阁,中轴线上,第一个建筑是修复的明代石牌楼,飞檐斗拱,气宇轩昂,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的匾额沉香阁悬挂在上面 第二进是天王殿,天冠弥勒、韦驮和四大天王像全部新塑装金天王殿里,一般都塑有四大天王,故称为天王殿明清以后的四天王像,基本成为定式,即东方持国天王,白面,手执琵琶;南方增长天王,黑面,手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红面,手执一条龙或蛇;北方多闻天王,绿面,手执一柄大宝幢(雨伞) 佛教中认为,四大天王,能护佛护法护国土护众生,佛教信徒从四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宝(宝剑挟风、琵琶调音、宝幢喻雨、龙蛇喻顺人之心意),能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风调雨顺 天王殿的正中,面南而塑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佛教中是受佛授记,继佛之后在世间教化众生的未来之佛,故又称为弥勒佛。

      沉香阁内,塑的是弥勒尚在兜率天内院时,现菩萨法相的天冠弥勒像现在大多数寺院都塑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像相传在五代时,浙江奉化有一个名叫契此的僧人,常常蓬头垢面,手里拿一个布口袋,乞讨于街上,人们都叫他布袋和尚某年农历三月初三日,端坐圆寂之前,说了一首偈子: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常不识佛教徒认为他就是弥佛的化身,而且他慈眉善目,使人见了都能生欢喜心,所以一般的佛教寺院中都将他塑为布袋和尚相 弥勒的背后是韦驮天将像,佛教中说他常常手执降魔杵,巡游东、西、南三洲,面对佛尊,守护佛法,称为三洲感应是寺院的守护神,老百姓又称他为韦驮菩萨常见的韦驮像为立像,一种是双手合十,降魔杵横搁于两臂弯中,另一种是双手扶杵柱地,或左手扶杵柱、右手叉腰,面对大雄宝殿,注视出入之人个别寺院也有将韦驮塑为坐像的,如江苏如皋定慧寺内,就塑坐、立各一尊韦驮像 第三进是大雄宝殿,迎门的一副楹联,是新加坡吴伟业居士所献,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成都比丘尼道场铁像寺和爱道堂的住持隆莲法师所撰书: 沉沦人尽渡载三千佛子一叶舟中; 香水海无边礼百亿法王千花台上 大殿正中须弥座上端坐报身佛卢舍那佛,文殊、普贤,大梵天、帝释天分列两旁。

      顶上精工雕刻的藻井,整个大雄宝殿顶上,有348尊贴金小佛像围绕卢舍那佛,按佛教《梵经》经义,象征这所庄严的比丘尼道场,严持比丘尼348戒佛前供桌和桌上五供具都按明代式样配置大殿两侧是装金十八岁汉大殿南端东钟西鼓,晨钟暮鼓修持诵经 进入大殿后的宽敞天井,空地上有一座三层铜制宝鼎和一对石灯台广场周围建筑都是两层楼阁,东西两厢的楼上东边是专供海外女宾来寺院时的四套客房,按春夏秋冬季节特点布置有明式床寝家具,但配有现代化的卫生设备西楼上是沉香阁常住比丘尼们的寮房楼下东庑是客堂,千手观音殿和伽蓝殿,伽蓝殿内供有一尊明代木雕伽蓝神关羽像西庑是祖堂,祖堂内供着沉香阁(慈云禅院)历代祖师莲位,和1943年起即卓锡于此、并一生弘扬《华严经》的华严座主应慈法师的莲位 天井正面的建筑,可以说是全国独特的从庭院向上看,正中四根立柱架起一重飞檐,檐上一个悬空亭阁,东南西全部落地窗这就是全国闻名的沉香阁的阁,赵朴初居士为之题额为南海飞渡沉香大士宝阁登两侧的楼梯而上,立即可闻到芳香馥郁,到此方是真正的沉香阁虽然名称为阁,实际上,阁只是凸出向外的十乎方的小阁,放几把明式单背的椅子和高脚花几而已 阁的后面的就是一个观音殿,上面张挂着绣有南海宝筏飞渡沉香大士的欢门和四条风幡。

      正面一个大佛龛,龛前一张明式楠木大供桌,明黄色瓷五供具,恰到好处地陈列在供桌上,二尺高的缕空香炉内,飘出缕缕檀香味佛龛两侧有铜制伽蓝神和两童子像佛完内供的就是沉香观音这尊沉香观音,又名如意观音观音呈坐像,原高三尺,是用特别名贵的沉香木雕就,故而得名屈右足于坐上,右肘倚于右膝上,左手支撑于座上,头微右侧,作凝思状,花冠缨络,庄严慈祥传说,据《隋书》记载,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派大臣常骏出使南方国家,赐赠中国工艺品等礼品,赤土国回赠沉香观音一尊,常骏回到长安,正值隋炀帝巡游扬州,常骏等从淮河乘船赶往扬州,途上遇风翻船,沉音观音沉落淮河直至明代潘允端发现后,奉回上海,建阁供于此处据说原来每逢雨天,沉音芳馥四溢可惜文革之中不知去向 现在的沉香观音,是由沉香阁住持观性法师1990年专程去泰国,从泰国募集到一段极其珍贵的真正的沉香木,价值一万多美元运回上海,配以上等檀香木,照原样放大重雕而成,其神态和工艺水平,不逊于原像阁的楼下为慈云堂,里面装修、布置简洁古雅,正中北壁一长几、一八仙桌、两张靠椅,两侧各四张靠椅,居上空地一张园拼桌,四个鼓形园凳全部明式红木所制,无桌围椅披,高雅而有气度;所有摆设,不过是左右各一座黄梨木独幅屏风,红木长几上一大理石插屏和一对花瓶而已。

      正面壁上一幅彩描观音中堂和两副对联,分别由赵朴初居士和真禅法师所撰书: 赵朴初所撰为: 花海沉思洞明自性; 旃檀香风恒可众心 真禅法师所撰为: 无我无人观自在; 非色非空见如来 慈云堂西面是贵宾接待室东面是方丈室,现沉香阁住持为观性法师观性法师,现已85岁高龄,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曾任南市区人民代表、区政协委员,又兼慈修居住持由她带领这两个比丘尼道场的六七十比丘尼和二十多位佛学院尼众班学尼熏休修持沉香阁东北部重建了一幢明式建筑的小楼,现为应慈法师纪念堂,堂额为赵朴初居士所题底层是一个小法堂,二、三楼陈列着反映应慈法师生前弘法利生事业的珍贵照片、著作、手迹和遗物 二楼堂中应慈法师遗像两侧,真禅法师为其亲教师所书对联: 霞月宗风不坠佛海圆融曾讲三译华严冗称教主; 永怀无私慧照幸侍师门灵山盛会依然一真法界 应慈法师(1882一一1965),俗姓余,安徽歙县人一生以弘扬华严宗为宗旨,自号华严座主,晚年又起别号拈花老人16岁依普陀山明性禅师出家,1900年依宁波天童寺寄禅法师受具足戒,先后参镇江金山寺大定1扬州高旻寺月朗常州天宁寺冶开、扬州宝轮寺月霞法师等高僧。

      1906年与月霞等同得法于冶开法师,成为临济宗第四十二世,法号为显亲以后随月霞法师讲经、办僧教育1917年任常熟兴福寺方丈同年末,月霞法师圆寂时,嘱应慈法师:善弘华严,莫作方丈次年春,应慈法师即辞住持与持松,自任监院此后,终身以弘法讲经为己任1943年起移锡慈云禅院(原为比丘道场,即现沉香阁),二十年间多次讲三十(卷本)《华严经》、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建国以后,自1953年起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1954年任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7直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62年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4年被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一直连任至1965年圆寂于沉香阁应慈法师在遗嘱中,希望后辈弟子及学人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学习,加强改造,拥护政府政策法令,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至要至要 沉香阁的东部,建有一幢综合楼楼下是能供二三百人用餐的斋堂,在佛教节日和香期中,为佛教信徒们供应有广东风味的素斋在二楼上,还设有一个小巧精致的餐厅,古色古香,装饰有贴金的宝相花图案尤其是一幅精美的壁塑,按河南巩县石刻原样复制的北魏帝王礼佛图,更显得古雅庄重这个餐厅在上海佛教寺院,甚至大宾舍馆中,也可称得上第一流的。

      楼上是上海佛学院尼众班的教室和学尼们的案房,每庙都有二十多位学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