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完整版).doc
9页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完整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3、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A.金aU B.锰Mn C.氦he D.银AG4、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5、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6、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7、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8、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 B.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 D.取用固体粉末10、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甲烷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11、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氮原子-N2 B.钙离子-Ca+2 C.氯化铁-FeCl2 D.氦气-He1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 B.CH4O C.CH4 D.C2H4O1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1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6、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A.滴管 B.研钵 C.药匙 D.镊子17、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18、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这与空气中的哪一种物质有关(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19、“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N>M B.生成H2的质量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 D.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化学是以自然界的物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等.指出下列研究涉及食盐的哪个方面.(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它的味道:______;(2)食盐中含有哪些元素:______;(3)食盐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______;(4)向食盐水中通电得到的物质是什么:______.2、生活中许多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
1)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_______ (填“单质”或“化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都具有可燃性,试写出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形似足球的石墨烯(C60)可以用于超导、催化领域,它是由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构成的3)木炭、活性炭都具有_______的结构,因此都具有吸附能力,请写出活性炭的一种用途_____3、请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试管外壁有水时,不擦干直接加热_______;(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____;(3)用嘴吹灭酒精灯____;(4)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C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3)若用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还应对装置C做如何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_,若收集完时发现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2、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B的原因是 ___ ;C的原因是 ___(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___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称量锥形瓶中的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9.4g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______g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____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2、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实验1234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CO2的质量/g1.763.524.4M(1)哪几次反应矿石有剩余?___________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D3、B4、C5、B6、B7、C8、B9、D10、B11、C12、D13、B14、B15、C16、C17、B18、B19、B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性质 组成 结构 变化规律2、单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2 2CO 分子 疏松多孔 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除装修甲醛(合理即可)3、试管发生炸裂 会腐蚀滴管的胶头 会引起灯内酒精燃烧造成失火 标签被腐蚀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管 集气瓶 KClO3KCl+O2↑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试管底部是试管炸裂 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D 没有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灭酒精灯所以水槽水进入热试管底部是试管炸裂 AD2、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C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 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 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1.0(2)1.6(3)3.4g2、(1)第3次;(2)4.4;(3)80%页码 / 总页数。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