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在历史和现实之间阅读西宁.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488562
  • 上传时间:2018-03-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32.96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特22012年 9 月 26 日 星期三专刊部主办责编 郭建强版式 赵新丽校对 丹莲押96369采访日记本报记者李皓图片说明①靓丽的游人为自己、更为西宁留影 邓建青摄②旧时西宁街头的建筑 庄学本摄③西宁迈向生活之城、幸福之城 邓建青摄④旧时西宁街景资料图片⑤西宁市民的快乐生活 邓建青摄⑥老西宁街景资料图片可是,历史上的西宁,长期 被人们误读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 《兵车 行》 中这样写道 “君不见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柳中庸 在《凉州曲》中这样感叹:“青海 城头空有月, 黄沙碛里本无 春 ”明代郭登在诗中发出这样 的感叹:“青海四年羁旅客,白发双泪倚门亲 ”直到上世纪六 七十年代,还有许多人,闹出误 以为青海与青岛相去不远的笑 话 在人们的心目中, 这样的 词 汇 始 终 与 青 海 相 连———边 关,征战,风沙,羁旅……我在 想, 是什么原因让古人发出这 样的感叹? 在了解了这些诗人的履历后,我蓦然发现,这些诗 人对青海的描述, 大多出自他 们的想象,他们中的许多人,并 没有来过青海, 这也就让我弄 明白了, 那些真正到过青海或 是在青海久居过的诗人们的作 品中,青海是另一副模样。

      西宁 的价值,因为这样的误读,长时 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历史和现实之间阅读西宁公元前121年, 西宁作为 一座城镇的记忆开始了 这一 年, 西汉名将霍去病在湟水之南设立了西平亭 亭, 是西汉政权在边疆地 区实行的一种制度, 它兼具了军事和邮政的双重功能 西平 亭的设立, 是西宁建制史的开 端9月 23 日阴◎西宁古城的羌人流韵在考量西宁的历史时,有 这样一个事实不应被忽视 在 世界上著名的城市中, 纽约的 历史不过几百年, 巴黎的历史 不过千余年, 而伦敦的历史只 有两千年 在这些历史名城面 前, 西宁是当之无愧的 “老大 哥”往事越千年 其实,西宁有 人类居住的历史要比这长许 多 1973年, 大通回族土族自 治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陶 盆, 书写着古老羌人的豪情和 浪漫 1948年,考古学家裴文中在西宁市城北区马坊乡小桥村 村北发现了沈那遗址, 这一发 现, 将人类在西宁地区的繁衍 时间,上溯到了四千多年前 考古证明, 羌人作为河湟 地区的主人始终生活在青海大 地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 了较高形式的文明◎不同文明交相辉映不仅只有羌人, 历史上 的西宁, 少数民族政权频繁更 迭。

      位于西宁城西区的虎台, 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凉王朝的 重要遗迹, 至今已有1600多 年的历史 这个存在不足20 年的王国属于鲜卑族 西宁南绕城快速路边, 有 一段(约300米)土筑古城墙, 它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 是 吐 蕃 唃 厮 啰 青 唐 城 的 遗 迹宋人李远 《青 唐 录 》 有 载:“城枕湟水之南, 广二十 里, 旁开八门, 中有隔城, 以 门通之, 为东西二城 其规 模之宏阔, 由此可见一斑 因为地缘的优势, 西宁自 古以来, 就是唐蕃古道和丝绸 之路的交会地 历史上的西 宁, 商贾云集, 商贸繁荣 而 文成公主、 法显等历史名人都 曾在西宁留驻 无怪乎,1936 年范长江来到西宁后, 要盛赞 “西宁的市街颇有北平那样古色古香的外景 古装的商店, 庄严的牌楼, 和辉煌的机关, 都表示出这座古城的来历不 浅 西宁是真正的历史名城 东汉以降, 西宁乃至整个 河湟地区, 就是中央政权移 民、 屯兵的重要地区 汉文化 源源不断地涌入, 使得这片土 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 与此同 时, 汉文化在河湟地区和多种 民族的文化融合, 最终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河湟文化◎一座具有包容气质的西部大城如今, 走在西宁的大街 上, 你会在同一天领略到至 少三种以上的民族生活场景 和文化形态。

      西宁已将古老 高原上最悠久、 最精彩的文 化集纳融汇 西宁有两大广场, 无论冬 夏, 几乎每天早晨和傍晚, 这 里都会举办气势磅礴的锅庄舞会 看着舞者娴熟的舞步, 蹁 跹的舞姿, 许多初来者都会以 为, 他们都是藏族 其实不 然, 长期的和睦相处, 早已在 西宁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 你的文化形态, 在全国并不多 见 事实上 , 今 天 的 西 宁 人 交流的主要语言, 并非地地道道的青海话 走在西宁的 街头, 只要你留意, 你便会 听 到 全 国 各 个 省 份 的 方 言 , 就会发现挂着全国各省份牌 照的车辆 西宁就是这样, 在开放中 保留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特性, 在包容里, 创造出了属于自己 的文化品格◎被误读的西宁⑥①②③④⑤今天的西宁, 迎来了又一 个新的文化定位 “中国夏都” 的美誉早已深入人心 有研究 者表示, 西宁市区平均海拔2230米,恰好达到人类所需氧 气的平均值,西宁因此是最适合 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而加快建 设青藏高原现代化中心城市战略的提出,更是再一次赋予了西 宁融入时代步伐的契机 西宁在蜕变, 它有历史的 深邃,又有时代的风华◎一次历史性的蜕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