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不可复制的云南映象.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9691964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0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不可复制的“云南映象”                    摘要:由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主创策划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自2003年公演至今,创下了国内外演出市场的一个奇迹研究和探讨《云南映象》成功的经验,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不可复制四个字入手,将《云南映象》的成功归功于其优越的产品特质以及培育环境上,对其他旅游演艺产品打造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云南映象;不可复制;市场运作2003年8月8日,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首次亮相,从昆明走出去,席卷全球截止至今,《云南映象》全商业化演出近4000场,遍布海内外42个城市,创造了六个中国舞坛之最:阵容最大,巡演时间最长,演出城市最多,上座率最高,票房收入最好,演出场次最多《云南映象》演艺产品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其不仅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而且也取得了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得到业界肯定和好评在年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比赛中,赢得了五项大奖(共设置了十项大奖):即最佳编导奖、最佳服装设计奖、舞蹈诗金奖、最佳女主角奖、优秀表演奖(打鼓设计)笔者认为,《云南映象》的成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化的不可复制性,这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牌影响力不可复制2003年上演至今,《云南映象》已经连续上演12周年从制作包装这一方面来说,《云南映象》并不优于《宋城千古情》,场景宏伟也不及《印象?刘三姐》,然其长久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了《云南映象》不可复制的品牌影响力首先,《云南映象》根植于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不可复制的文化内涵造就品牌影响力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中的一些艺术瑰宝,运用舞蹈艺术的手法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浓缩的民族文化载体在改编上,杨丽萍及其团队凭借个人的市场敏锐力和艺术直觉,一改传统民间舞蹈过于零散分乱小气的局面,从生命与爱的角度叙事,选取了一系列质朴的印象引导观众进入文化的想象空间,如:日、月、水、火、林等自然现象同时,将一些有利于市场的元素有机整合在演出当中例如:《2014版云南映象》中增添了4岁女童的表演,巧妙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抢亲”中男人抱不动心爱的女人,女人爽快抱起男人的情节非常符合贴近大众文化,瞬间抓住观众眼球最后,笔者认为《云南映象》的品牌影响力与杨丽萍的个人影响力密切相关云南的孔雀成就了杨丽萍,一部《雀之灵》让世界认识了杨丽萍,认识了中国云南《雀之灵》之后,全世界都在关注云南的民族文化不可否定,“杨丽萍”的个人影响力帮助《云南映象》打破了市场壁垒,成功进入旅游消费主流市场。

      甚至在现用的画面以及纸质宣传中,杨丽萍的形象依旧占了大篇幅二、时空环境不可复制继《云南映象》之后,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陆续打造了《云南的响声》、《孔雀》、《十面埋伏》三部演出,在成熟的市场运作以及杨丽萍的艺术影响力之下,票房依旧乐观然影响力却无法超越《云南映象》笔者认为,除品牌影响力之外,《云南映象》不可复制的时空环境,成就了它难以超越的高度首先,从其宏观环境来说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处于飞速增长的阶段,世界的目光纷纷转向中国,掀起“中国热”经济增长的背后就是文化的复兴,云南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自然而然成为焦点之一此外,2003年文化产业开始兴起,民族文化产业应运而生,云南作为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出台《云南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保护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成为时代主流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云南映象》提供了素材和创作源泉;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云南映象》的顺利推出奠定了基础,因此《云南映象》不是空穴来风、横空出世其次,就其市场环境来说,云南旅游业的发达促使昆明成为云南旅游的核心枢纽,《云南映象》在昆明定点演出,即填补了昆明无民族特色鲜明高品质旅游演出的空缺,又确保了《云南映象》的客流量。

      同时,云南旅游演艺市场在前几年虽然出现了众多旅游演艺产品,例如《印象?丽江》、《希夷大理》、《梦幻腾冲》等等综合艺术形式、舞美制作等多方面来看,可以媲美《云南映象》的却寥寥无几三、演出模式不可复制自《宋城千古情》之后,旅游演艺市场欣欣向荣,各大旅游热门地区纷纷依托当地民族风貌,打造一场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演出印象”系列占诸西南片区市场,然而《云南映象》的成功却望尘莫及笔者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云南映象》独一无二的演出模式首先,区别于“印象”系列,《云南映象》艺术团从策划、编排开始就定位于标准剧院型舞台演出原生态舞蹈集,兼顾艺术与商业,目标受众广泛几乎涵盖整个社会群体同时《云南映象》定点演出以及国内外巡演的演出模式,较“印象”系列更为灵活,受众面积更大而“原生态”的特质在于,演出人员的75%是非专业舞蹈人员,这些舞蹈演员都是由杨丽萍及其团队直接从云南农村的田间地头直接走出来的,在上市初期以其原生态的力量美、体魄美感染着观众而演出中使用的是真实的少数民族器具而非舞台化了的道具,带有着浓重的民间色彩而伴随民族文化的逐渐变迁,再想打造出一场《云南映象》已经不可能了总结深沉厚重的民族文化是《云南映象》的核心竞争力,之后《云南映象》恰如其分的抓住荷花奖以及国外巡演的机会,顺势营销。

      正如世界上再难有一个像云南一样拥有七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的地区一样,《云南映象》诞生时的机遇也再也不会有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云南映象》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