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河流域生态修复方案.doc
20页大凌河流域生态修复方案1大凌河的概况大凌河上游分南、西两支,南支发源于建昌县水泉沟,西支发源 于河北省平泉县泉子沟,两支于喀左县大城子镇东南汇合流经朝阳、 北票、义县、凌海等市,于凌海市的南圈河与南井子之间注入渤海, 总河长397 km,省内河长373 km,主要支流有大凌河西支、深井河、 牤牛河、细河等在流域内,由西向东平行排列着努鲁儿虎山、松岭 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从山地、丘陵过渡到山前倾斜平原,至渤海 西岸,呈阶梯式降低大凌河流域面积12812.8 k m 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6603.2km 2, 占总面积的51.3%,多年平均输沙量2620万吨大凌河流域水资源总 量为19.6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8.55亿立方米,地下水9.1亿立 方米,人均水量301.3m3,是我省的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年内分配 不平衡,大部分降水集中在 6~9月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 土流失面积11835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59.2%,土壤侵蚀模数为 年均0.25〜0.50万吨/km2,森林覆盖率仅18%,是全省水土保持重 点治理区2大凌河流域生态修复的必要性人类在河道整治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给河道带来了致命 的后果,导致河道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现已发展到了必须尽最大可能 修复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或重建河道生态系统的境地。
究其原因如下: (1)生物多样性减少河道整治改变了水体流动的多样性,许多生物 栖息地环境改变甚至消失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对河道 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提倡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⑵自净能力降低天然河道均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水泥衬底和护 衬割裂了水体与土壤的关系,使水体与土地、生物和环境相隔离,导 致河道的自净能力降低为了保证河道水体功能符合预定功能的要 求,必须确保河道有较大的自净能力3)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受阻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开发、处理,必须 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人与河道之间的关系,维护河道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故河道的生态修复不仅是对传统河道整治的补 救措施,也是今后河道整治的良好借鉴模式4) 洪涝灾害的危害增加河道被裁弯取直使河道变窄加深,硬化覆 盖使河床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河道泄洪功能减弱,给防洪带来了隐 患,导致洪灾总体风险不断增加2.1大凌河流域存在的问题2.1.1水资源严重短缺大凌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378 m3,不到全省人均占有量 的1/2,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 ;而单位面积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985m3/ hm2,是全省平均值的1/3,全国的1/8。
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并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丰水年与枯水年水量相差最高可达 34倍大凌河上游多为山区段河道,洪峰陡涨陡落,造成汛期洪灾频发, 而非汛期无水可用的局面2.1.2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大凌河流经城镇、工矿企业的生活和工业废水、 污水多数都不经 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中,特别在枯水季节径流减少而排污总量不断增 加,造成排污量远大于河道纳污能力,河道水质污染严重 2009年大凌河干流11个水功能区监测结果达标区仅有 2个,达标率为18% ; 大凌河西支、凉水河、牤牛河及第二牤牛河等支流的4个水功能区均 超标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对供水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严峻挑战2.1.3生态环境脆弱辽西地区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植被退 化严重,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明显不足,而且林龄短,郁闭度低, 树种单一,草场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另外辽西地区多为稀 疏草地和旱作耕地,在干旱、少雨、大风等气候条件下,极易发生风 蚀,导致沙尘暴问题2.1.4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防洪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农村段堤防多集中在下游平原区,石窗 子以下有连续堤防111.5 km ,但多为20世纪80年代前陆续修建的, 堤防质量较差,防洪标准较低。
中上游及支流地区多为山地,乡镇村 屯一般地势较高、远离河道,重要防护对象较少,除部分零星段堤防 外无大规模连续堤防城市段目前均已建有堤防,一般主城区段堤防 基本达标2.1.5治理与保护管理薄弱大凌河中上游河段现状无堤,河道管理范围不明确,虽然进行了 确权划界,但侵占河道现象依然严重,部分河段主河道被耕地、林地 挤占的只剩十几米的宽度,造成河道自然行洪能力严重萎缩由于排 污与河道治理分属不同部门管理, 缺乏统一监管,造成水环境破坏严 重3治理以及修复方法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缓冲区恢复、植被恢复、河道 补水、生物-生态修复、生境修复等技术其中,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是目前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方法缓冲区是河流与陆地的交界区域,如河边湿地、河谷或洪泛平原 在河流两岸各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区是重要的河流生态修复方法 缓冲区修复可起到分蓄和削减洪水的功能 其次,河流与缓冲区河漫滩 之间的水文连通性是影响河流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此外,河岸缓 冲区还具有其他修复作用,包括将洪水中污染物沉淀、过滤、净化, 改善水质;截留、过滤暴雨径流,净化水体;提供野生动植物的生息 环境;保持景观的自然特征;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休闲空间等。
植被恢复是最普遍的河流修复的重要技术方法 植被可以通过影 响河流的流动、河岸抗冲刷强度、泥沙沉积、河床稳定性和河道形态 而对河流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合理分布的植被还有助于减轻洪水灾 害、净化水体,提供景观休闲场所和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水是河流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也是维持河流系统健康 的重要因素不论是规定水库最小下泄流量,还是引水、废水回用补 水等,都有利于增加河流流量,提供输沙、自净、供水和生态功能需 水量对于水量不能满足其基本功能的河流,补水措施尤为重要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曝气复氧、底泥污染控制、生 物强化人工河道、自然河道生态塘、生态沟渠、生态修复耦合系统、 生态护岸等技术,是生态修复和构建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和谐统一的 主要技术裁弯河流的恢复则可利用弯曲河流消耗河流能量强化河流的自 净功能,同时恢复河流的天然景观,是实现流域中河流回归自然的重 要改造措施鱼道恢复则是近年来河流系统生态修复中最受关注的问 题之一西方国家在进行河流修复时普遍注意了鱼类通道的重建水生生物群落修复技术,利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以及水生生物的基 础生物学特性,以人工和生物调控相结合的方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条 件,通过引种移植、保护和生物操纵等技术措施,系统重建水生生物 多样性。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是与河流各项功能相对应的 通过这些修 复技术,使得各项功能恢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从而达到恢复河流系 统健康的目标由于生态修复技术是将河流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整 体考虑,因此每一项恢复技术都可能对多项功能修复产生作用3.1修复方案修复方案的确定需要包括四个步骤: 明确修复阶段,排列优先次序,制定修复措施,维护修复成果在搞清具体河流的受损功能、受 损程度和河流所受的约束条件后,便可首先确定河流修复所处的阶段 然后,据此根据对各个河段特征和问题的认识、 受损程度和修复的难 易程度对河段修复次序进行排列,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有效的修复 方法3.2确定修复范围划分封育区,分为无堤段和有堤段的划分,无堤段应该按照一定 的水利计算进行确定判断确定封育区,有堤段的划分就是利用堤坝作 为分界线3.3针对水土流失的方法331植树造林生态林的建设,根据上下游不同河段河道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的 在堤防内侧、封育区边界补植一定宽度的生态林带, 上游河段生态林 宽度为10 ~ 20 m,中下游河段生态林宽度 20 ~ 100 m植物的种类不应该单一品种的,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单一,缺乏多样性,而且植 物也最好不要栽植的过于规矩平整,良好的生态系统总是物种丰富 的。
最好是可以形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植物纵向结构, 横向植物多种多样332人工湿地根据大凌河水污染现状,在干流城区段下游、支流入汇口、重点 排污口处等主要污染源下游通过修筑拦河坝(截潜坝、橡胶坝),形 成人工湿地,借用国内外现已实施运用的人工湿地建设经验, 充分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改善小区域生态环境的特性同时考虑与河道 其它生态工程相结合,进而达到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提高生态用水 量和护岸固坡的综合效果3.3.3植物种类选择生态林、灌木带及湿地植物的种类选择,根据河道现状的生态环 境条件,植物种类选择要充分考虑生态适宜性、植物多样性及景观多 样性的植物生态功能,应具备主根深扎、根系发达、枝叶茂盛、抗风 能力强、耐水湿、耐寒又能够耐瘠薄土壤的抗性强植物种类,同时考 虑经济、美观和易管理的要求选择的植物种类同时应具备较强的抗 病虫害能力植物选择杨树、柳树、槐树、榆树、杞柳、紫穗槐、沙棘、蒲草、 芦苇、水葱等可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考虑选用其它乡土品种同时形成高中低的空间结构,这样更有助于生物群落的形成,334后期管理在风景旅游景区,应注意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在当地物种生长较好的地区,应加强景观营建 为目的的群落化植被景观建植。
不仅考虑植物的绿化效果,还要注重 植物的景观效果可参考试用的树种乔木如馒头柳、旱柳、锦新杨、 北京杨、家榆、杏、侧柏、刺槐等;灌木如荆条、小叶锦鸡、胡枝子、 水蜡等在耕地比重大的地区,要适当压缩农业用地面积陡坡耕地要有 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对保留的坡耕地要进行梯田建设在农村地区,应该注意大规模的养殖场不能够进行野外放牧, 这 样极其容易破坏刚刚建设好的树木和草坪 可以鼓励当地的人在河道 封育区栽植树木,并且允许在树木长大后有自己采伐的权利, 并且可以继续补充新的植物这样可以更好的做好恢复植被的工作3.4水质改善多年来人们为了得到自身的利益和发展, 在大凌河周围建设了许 多工厂,污水都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河中, 超过了河水的自净 能力,给大凌河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虽然人们现在对大凌河进行 了很多得努力,但对水质的改善需要长久的时间才能够看到效果, 才 能回到以前的状态例如大凌河锦州段主要接纳来自河的上游与义县和凌海境内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流域有废水排放的工业企业分布 77家,具有较大影响且废水年排放量在10万t以上的企业主要有11家,主要隶属于 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业、火力发电业、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专项 化学用品制造业等。
2009年工业废水排入量为1711. 9万t,同比上 年减少126. 4万t,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的47. 8% ;入河污染物 总 量为32220. 5t,同比上年减少11599. 6t,占全市水污染物排放 量的86. 1% ;大凌河锦州段首要污染物为化学耗氧量,排放量为 32147. 6t,占该河系污染物总量的99. 8% ,等标污染负荷占该河系 污染负荷的95. 7%其中位于凌海境内的锦州金城造纸有限公司是 最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总排放量为 31777. 1t,占大凌河污染物总排 放量的98.6%,等标污染负荷占大凌河的 97. 1% o大凌河流域锦 州段受纳重点工业污染源化学需氧排放总量 32147. 6t,流域工业企业分布69家;重点工业污染源氨氮排放总量 54. 6t,流域工业污染 源分布19家;大凌河流域受纳重点工业污染源石油类排放总量 18.27t虽然这个排污量再减少,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以及水 中的生物正常生存,因此还是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3.4.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废水处理方法可按其作用分为四大类,即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 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1)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 的呈悬浮状态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常用的有重力分离法、 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