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南泸溪家乡介绍分解.ppt

14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85185798
  • 上传时间:2024-09-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0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n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是湖南的西北门户,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境内有汉、土家、苗、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人口283万,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7个县,总面积15461平方千米,首府吉首为湘鄂渝黔边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湘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投资开发潜力极大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  盘瓠文化n盘瓠神话不仅在《风俗通义》、《搜神记》、《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诸多古籍中有完整的记载,而且至今在中国南方的苗、瑶、畲等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且作为始祖或重要的图腾崇拜《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清《一统志》、《辰州府志》、《泸溪县志》等均记载着盘瓠文化的发祥地为湖南泸溪在瓦乡人聚居区沅水流域的泸溪、沅陵、麻阳至今还流传着盘瓠神话  泸溪椪柑n泸溪椪柑是中国椪柑之乡——湖南湘西州泸溪县生产的优质、无公害椪柑千百年来,泸溪柑桔为历代朝 廷贡品,解放后曾大量出口,享誉甚高八十年代,由泸溪高级农艺师杨胜陶主持选育出的“8304”、“8306”两个椪柑优良株系,1990年获湖南名牌农产品称号;2003被评为中国消费市场公认畅销品牌,荣获中国特色食品2004上海博览会畅销产品奖,湖南省消费者信得过品牌和中国名优品牌;1999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是湘西自治州第一个获绿色食品证书的产品;泸溪县于2006年被国家认定为“中国优质椪柑生产基地重点县”,2007年荣获“中国椪柑之乡”、“全国无公害柑桔生产达标县”、“国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殊誉。

      泸溪椪柑具有早结、丰产特点一般单果重130克,果肉橙红色,汁多籽少,含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品质优,耐贮藏,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泸溪椪柑先后通过了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还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名牌农产品”和金奖、银奖等  n菊花石是一种以燧石结核为核心的碳酸钙集合体,花蕊部分是坚硬的硅制燧石,花瓣是由方解石晶体组成,存在于迄今二亿年前的早二迭流栖霞浅海和沉积灰岩层中菊花石石体面呈灰色或黑色,石中显现出一朵朵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天然白色花酷似菊花,因而得名  因泸溪碳酸钙制岩分布较广,故在很多地方都发现有菊花石其主要分布地是在浦市的高山坪灰洞坳岩门溪,浦市的麻溪口,白沙的岩头洞等地也有发现泸溪菊花石是古时当地人在山上劳作时无意中发现的它与众不同,石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瓣,夺趣天成于是,人们将其当作珍物取回,供奉于家中厅堂,或者陈设于书案偶尔也有人当作珍品送友或变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拓荒者的增多,部分识货的政客、商人或分或买,将菊花石运往外地,雕刻创利在泸溪菊花石外流的同时也使人们认识到这种岩石的珍贵所在   七十年代初,泸溪二中周建兵老师(岳阳籍),利用他掌握的知识、雕刻技术及在外所见,在课余时间到灰洞坳取菊花石琢成砚池和其他器皿,赠送亲友,深得好评。

      后求赠的人越来越多,身边的同事和当地有雕刻艺术的人也纷纷向他求师学艺,自那时起,泸溪菊花石雕在泸溪二中及周边开始兴起八十年代中期,为了发展民族职业教育事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二中开办了两个菊花石雕职教班,学员达60多人自此分散作业的单独艺人开始组成集群,成立菊花石雕作坊或工作室,并培养出了一批菊花石雕刻艺术高人,如李维杰,邓击发,余军,刘明生,李卫国,梁铁等 n  通过艺人们几十年的雕刻创作,石雕工艺由原来的浮雕和半浮雕发展成现今的园雕、镂空雕、透雕等雕刻艺人利用花纹特点,找出花团,理清花瓣,添枝加叶,把分散零星的花朵连接成有机整体,雕出生机勃勃的形态和独一无二的珍奇怪石,深得人们喜爱雕刻大师李维杰老师在95年雕出的砚台被赠送给尼泊尔国王2004年李维杰老师的作品“九龙宝瓶”被评为全国菊花石雕金奖  辰河高腔n辰河高腔俗称辰河戏,产生于明初辰河高腔是辰河戏四种声腔中的一种辰河高起源于江西戈阳腔,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明初随着湘西第一商埠浦市的不断发展和繁华, 由客商和移民将其传带入辰河地域后经与当地方言、民谣、宗教等的长期融合,形成独具魅力的曲牌体声腔艺术辰河高腔是当时沅水流域唯一的一个大剧种,有大小剧目400余个,多出自于传奇故事,且曲牌繁多。

      如源于佛经中的《目连戏》是描写目连救母的故事而自古沅水流域信奉鬼神,故古辰河民间祭祀活动盛 行,为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目连戏》成为辰河高腔的代表作品《目连戏》成为了辰河高腔的代名词n辰河高腔比西方国家的意识流艺术还要早,辰河高腔《目连戏》有 48本,原本在河堤上搭台演唱,在捉茅人请神开台戏时(即导语中描写的剧情),青面獠牙的鬼魅持着真刀真叉,冲入附近阴森的荒郊坟野,抓拿“三魂七魄”而在戏中的《抬灵棺》时,所有的乡村首士都要参加迎接,而且 经过每家都要烧香跪拜,由于表演超出舞台的限制,参加人员不但只有演员,还有更多的群众所以说,辰河高腔不但开创了演员与观众互动的舞台表演的先河,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n正是由于辰河高腔的古老原始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她的艺术价值为国际艺术界所赞赏法国巴黎东方艺术馆馆长班巴诺先生,到泸溪观看了“目连”戏后,回国广泛宣传1998年,巴黎秋季国际艺术节邀请了泸溪县剧团的辰河高腔戏《目连救母》在巴黎、巴塞罗那等地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方戏曲艺术的瑰宝” 浦市古镇n浦市古镇位于泸溪县东南部,沅水中游西岸,由于水陆交通的便利,是隋唐以来中国大西南物资集散的重要商埠。

      全盛时期,浦市镇拥有13省(地)会馆、24座货运码头、45条巷弄和72座寺庙道观因而文化底蕴的深厚、商贸文化的繁荣、宗教文化的兴盛,使其享有“湘西四大名镇之首”之美誉,同时也是“神奇的东方艺术瑰宝”“东方戏曲活化石”——辰河高腔的发源地,是红二、六军团革命活动主要根据地     保存完好的高山坪古驿道是中国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延伸,经此货物通道可达云、贵、川、渝,甚至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各国,更是汉、苗民族冲撞和融合的产物是全省乃至全国迄今保护最完好的驿道 至今,现存古窨子屋205栋,古石板街2条,古驿道11华里,新石器时代遗址、战国古城墙遗址和战国以来历代古墓183座n2006年6月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n2010年被评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凤凰古城n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地理位置可概括为:“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古城建于清康熙年间,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巫傩文化n巫傩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在商周时期就极为盛行,《周礼》、《论语》中均有明文记载傩面具就是出于这种“重祭祀、信鬼神”的巫傩文化,是它的重要表象之一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演化,它已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   泸溪县傩面具种类繁多,有12生肖、36诸天罡以及地狱判官、小鬼、牛头马面等等按功用造型可分为祭祀面具、驱鬼面具、战争面具、开山面具、跳香面具等,并被广泛应用于驱鬼逐疫、傩戏、祭祀等多种民俗活动, n体现了一个民族或一方人群的生活风貌、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   由于科学的普及和人们思想的进步,近几十年来巫傩文化已逐渐销声匿迹,所以从事傩面具雕刻的匠人们也越来越少泸溪县仅梁铁、刘明生依然在雕刻傩面具,并在其艺术形象上有所突破   他们雕刻的傩面具形象狰狞凶猛、怪异奇特、咄咄逼人表现手法上多采用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夸张变形手法,强化傩面具造型的艺术感染力,达到震慑鬼神的目的另外,他们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抓住神灵性格特征对眼、鼻、嘴进行变形处理,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艺术造型上的惊人概括能力。

         他们的傩面具作品《驱邪先锋》、《龙神》、《雷公电母》等被省文化厅选送参加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对这一文化现象和他们的雕刻技艺、艺术成就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赶尸n赶尸是传说中可以驱动尸体行走的法术,属于苗族蛊术的一种,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蛊有黑巫术和白巫术之分,赶尸属于白巫术赶尸时间白天和晚上都可以,但是为了避免惊吓到路人,所以赶尸多是在夜晚进行,这也给赶尸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想象着密林山路之中,成队的死人游走于惨白月光之下,这诡异的情景真是令人毛骨悚然赶尸的人是两个身穿道袍的法师,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师傅和徒弟赶师傅和徒弟,不打灯笼,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一面走一面敲锣,使夜行人避开,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在一个以上时,即用草绳把他们联系起来,每隔六七尺一个夜里行走时,尸体都带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   n湘西的蛊术和湘西的赶尸一样,到现在也没人能指出它的真实情况来和赶尸不同的是,放蛊几乎湘西地区都有流传,而赶尸主要流传于湘西沅陵、泸溪、辰奚、叙浦四县n巫蛊巫蛊为一种操纵毒虫,并以咒诅害人的巫术,也叫蛊蛊、蛊术蛊术属于黑巫术的一种,盛行于部落型态的传统社会之中。

      n在学术上,巫蛊也称作蛊毒蛊毒巫术巫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