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速公路常见地高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簿.doc

8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59399643
  • 上传时间:2022-10-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7KB
  • / 8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高速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一章 软基处理一、填方路基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 1、形成原因: (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达不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复搅深度达不到要求或喷粉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未进展反插 (4)预压或超载预压沉降未稳定,即卸载 (5)软基处理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6)桩未打穿软弱层 2、防治措施: (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寸丁入深度、间距应达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应整桩复搅,喷粉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应进展反插 (4)应进展连续的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 (5)在现场进展试桩,按试桩结果调整设计桩长 二、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和错台 1、形成原因: (1)清表不到位,路基底存在软弱层 (2)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3)路基压实度不均匀2、防治措施:(1)应认真清表与时查明路基底是否存在暗沟、暗塘等2)沟、塘淤泥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3)提高路基压实度。

      三、路基出现滑裂面1、形成原因:(1)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承载力不均匀2)淤泥、腐蚀土去除换填不彻底3)填土速度过快2、防治措施:(1)软土处理要到位,并与时发现暗沟、暗塘等2)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与时发现侧滑苗头3)半填半挖路段按照规要求做好台阶4)板填半挖路段填筑结合面应彻底去除杂草、树根等第二章 路基工程一、路基碾压出现“弹簧〞1、形成原因:(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较多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3)翻晒、拌和不均匀4)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2、防治措施:(1)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难以粉碎,应进展两次拌灰并存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砂化·3)对产生的“弹簧〞应翻挖掺灰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压实度不够 1、形成原因: (1)碾压遍数不够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 (5)含水量偏离最优含水量规定值 2、防治措施: (1)确保压路机的质量与碾压遍数符合规定 (2)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 (3)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重叠 (4)应在土质接近最优含水量时进展碾压。

      三、路基积水严重 1、形成原因:(1)路基外表不平整 (2)路基外表未设横坡或出现反坡 2、防治措施: (1)路基压实前应整平2)路基外表应设2—4%的横坡 四、路基边坡被冲刷1、形成原因(1)过早的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与时跟上 (2)未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埂 (3)每次雨水冲刷后未与时修补路基 (4)边坡未植草防护 2、防治措施: (1)削坡后边坡防护工程应与时跟上 (2)应设临时急流槽、拦水埂和排水沟 (3)应与时修补冲刷沟4)大雨过后应与时组织人员上路排除积水 五、压实层外表松散 1、形成原因: (1)施工路段偏长,拌和粉碎、压实机具不足 (2)粉碎、拌和后未与时碾压表层失水过多 (3)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低于最优含水量过多 2、防治措施: (1)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差在规定围 (2)适当洒水后重新进展拌和碾压3)结合压实机具情况,科学的安排施工路段 六、路基外表网状裂缝 1、形成原因: (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 (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且未能与时覆土 (3)压实后养护不到位,外表失水过多 2、防治措施 (1)采用合格的填料,膨胀土采取掺灰处理 (2)在填土接近最优含水量时与时碾压。

      (3)加强养护,防止外表水分过分损失 (4)认真进展施工安排,科学划分施工段落 七、路基外表起皮 1、形成原因 (1)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不均匀且失水过多 (2)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 (3)碾压机具不足,碾压不与时,未配置胶轮压路机 2、防治措施: (1)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均匀且与最优含水量差在规定围2)认真进展施工技术管理,与时调整每层填土厚度3)配备足够适宜的机具保证翻晒均匀、与时碾压八、路基压实度超百1、形成原因:(1)未认真进展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误差较大2)路基填料不均匀3)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功偏大2、防治措施:(1)在取土坑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认真进展标准击实试验,不同土样应分别进展标准击实试验2)选择均匀的路基填料 九、路基灰土灰剂量不均匀 1、形成原因:(1)路基土〔膨胀土〕的砂化不充分2)路基掺灰未按工艺要求划格洒灰3)拌和不均匀,细度不够4)使用的袋装生石灰粉重量不足2、防治措施:(1)液限较大的粘性土〔膨胀土〕应充分砂化2)严格按施工工艺进展洒灰、粉碎拌和,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展拌和3)或采用集中拌和4)假如使用生石灰粉应加强单袋重量和钙镁含量抽检频率十、路基灰土灰剂量不足1、形成原因:(1)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未按固定打格洒灰。

      2)石灰堆放时间过长;或拌和碾压不与时3)较长时间堆放的石灰未覆盖〔4〕使用的生石灰粉掺有大量石粉,钙镁含量低〔5〕使用的袋装生石灰粉重量不均匀2、防治措施:(1)确保石灰掺量 (2)生石灰消解后要在7-10天与时用完;袋装生石灰粉应随用随进,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三天3)堆放时间较长的石灰,应用彩条布或土覆盖,使用前重新测定有效钙镁含量,必要时重新调整灰剂量4)洒灰后应与时拌和碾压5)使用生石灰粉时要加大测定钙镁含量和每袋重量的抽查频率 十一、路基边缘局部压实度不够 1、形成原因: (1)压实机具未走到边缘 (2)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进展超宽填筑、超宽碾压 2、防治措施:(1)路基按设计要求超宽填筑2)控制碾压工艺,压路机一定要行驶到路基边缘十二、填石路堤未能达到规定的压实要求1、 形成原因:〔1〕碾压机具质量偏小〔2〕碾压遍数不够〔3〕填石材料大小分布不均,空洞太多〔4〕厚度过大2、 防治措施:〔1〕确保压路机质量与碾压遍数〔2〕填石材料大小应分布均匀,无杂草、树根等不宜材料〔3〕应人工逐层摆放平稳,孔洞用小石块或石屑嵌压密实〔4〕厚度应控制在50厘米以下,最大粒径不能超过层厚的2/3。

      〔5〕加强沉降量观测的频率十三、土石混填路堤未能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1、形成原因〔1〕碾压机具质量偏小〔2〕碾压遍数不够〔3〕填筑材料大小分布不均〔4〕厚度过大2、防治措施:〔1〕确保压路机质量与碾压方法和遍数〔2〕填石材料大小分布应均匀,无杂草、树根等不宜材料〔3〕较大石块应人工逐层摆放平稳,孔隙用土或石屑填充密实〔4〕厚度应控制在30—40厘米以下,最大粒径不能超过压实层厚的2/3〔5〕辅以其他方法检查压实度十四、石方路堑边坡易滑坡、坍塌1、 形成原因〔1〕施工时采用大、中型爆破,损坏了边坡岩体〔2〕边坡坡度未达到设计要求〔3〕坡顶上有大体积堆积物、松散石未与时去除〔4〕坡顶排水不畅2、 防治措施〔1〕石方开挖接近边坡坡面时,必须采取光面或预裂爆破,防止扰动和损坏边坡岩体〔2〕按照典型断面所示,准确的修整边坡〔3〕彻底去除边坡上松散石、危石〔4〕与时去除坡顶堆积物,必要时辅以临时排水沟〔5〕软石、风化石应采取机械开挖十五、土方路堑路槽积水、翻浆1、 形成原因〔1〕土方路堑路槽外表不平整〔2〕路槽外表未设置横坡或有反坡〔3〕路槽底面位于过湿土或翻浆土上面2、 防治措施〔1〕碾压前应整平。

      〔2〕路槽外表应设置2%—4%的横坡〔3〕去除过湿土、翻浆土,换以透水性好的土质〔4〕做临时运输道路的路段,应在其外表预留30厘米厚度,待到路面施工前再开挖第三章 路面工程(一)路面底基层 一、灰土〔二灰土〕抗压强度不合格 1.形成原因:(1)石灰剂量不足,石灰等级较低,粘土粉碎不够,拌和不均匀2)灰土抗压试件制备不标准,高度超标,密度较小3)试件养生温度湿度不符合要求,养护期间失水过多 2.防治措施:—1.0%个百分点2)采用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较高的石灰,并充分消解3)土块粉碎至规定尺寸,拌和应均匀4)灰土试件高度误差应在±0.2mm围5)试件应用塑料膜覆盖养生,养生温度湿度应在规定围二、灰土〔二灰土〕底基层外表起皮1.形成原因:(1)灰土含水量过大或过小2)灰土表层失水过多,未与时碾压3)碾压未按先轻后重的原如此4)灰土拌和不均匀 2.防治措施:(1)灰土的含水量宜大于最优含水量1%时开始碾压,并与时压实2)与时去除粘附在压路机上的灰土,并去除出路面以外3)应按先轻后重的碾压程序逐步压实4)对外表起皮层应与时去除出路面以外,标高用基层引、足,也可与时刨松厚度不小于10cm打碎洒水拌和均匀后再压实。

      5)严格按放样线施工,不得采用贴补薄层的方法补足高程三、灰土〔二灰土〕外表松散1.形成原因:(1)灰土表层含水量较低,不能压实2)灰土表层冻坏松散3)冬季覆盖土水分下渗,使底基层外表吸水而涨松4)灰剂量不足或石灰失效过期2.防治措施:(1)高温枯燥气候,碾压过程中应适当洒水2)做好灰土过冬的防冻措施3)可采用含水量较小、透水性小的土作为覆盖层,且碾压密实四、灰土〔二灰土〕外表开裂1.形成原因:(1)碾压含水量过大2)用土塑性指数过高3)地基沉降尚未稳定,地基沉降不均匀2.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2)选用符合规要求的土料或铺筑灰土底基层,采取二次掺灰的方法降低土的塑性指数3)地基沉降速率连续两个月不大于5mm/月时再施工底基层4)裂缝处应加铺土工格栅或土工织物后再施工基层五、灰土〔二灰土〕外表“鼓包〞1.形成原因:(1)灰土底基层碾压完毕后尚有过火石灰未消解2)消解石灰未按规定过筛2.防治措施:(1)生石灰应在使用前一周洒水充分消解2)消解石灰必须通过10mm筛后才能使用二)路面基层〔底基层〕 一、水泥稳定碎石〔砂砾〕抗压强度不合格 1.形成原因:(1)水泥剂量不足2)水泥质量等级较低。

      3)抗压强度试件制备不标准4)未能保湿养护5)碎石级配、质量不符合要求6)水泥稳定碎石〔砂砾〕拌和不均匀7)水泥稳定碎石〔砂砾〕成型后养护温度偏低2.防治措施:(1)选用符合质量要求的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