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纸媒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中的数字修辞研究.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0862201
  • 上传时间:2021-1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纸媒公众号新闻标题中的数字修辞研究 罗莹摘 要:选取人民日报公众号2017年3月至6月发布的所有文章的标题共计1 806条为样本,对标题中的数字修辞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样本中有53.43%的标题使用了数字,有些标题会利用数字构成对比、夸张、节缩、借代等辞格,有些标题也会以非辞格形式来巧用数字公众号新闻标题中的数字修辞通常能达到增奇添趣、化繁为简、强烈对比、突出主题等修辞效果,但部分标题在使用数字时不够得体,导致修辞效果欠佳只有不误用、不滥用、不浮夸,妙用数字,才能给标题锦上添花关键词:;新闻标题;数字;修辞:H152 文献标志码:A :1001-7836(2018)05-0126-04数字是对物质世界进行精确量化的工具,是用来客观记录事物数据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客观生活实际,与数字密切相关单纯的数字罗列是平淡乏味的,但当数字进入到句子中,置身于一定的语境时,不仅有计数的功能,还常常具有其他文字无法替代的巧妙的修辞效果,故新闻采编者在新闻标题中常常使用数字来增强表达效果随着公众号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纸质媒体都创建了公众号,拓展了新闻传播的渠道公众号的新闻题文分离,每一个标题就是一个超链接,呈现出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同的信息传播特点,广大用户浏览新闻的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通常是以对新闻标题的兴趣度决定是否点击浏览,故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字因其独特的修辞效果在公众号的新闻标题中也频频出现为了了解新闻标题中数字的修辞情况,本文选取了人民日报(号:rmrbwx)2017年3月1日至6月30日发布的所有文章标题共计1806条为样本进行分析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说“人民日报关注人数近1300万,影响力居公众账号第一”[1]鉴于人民日报公众号强大的影响力,通过对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中数字的修辞进行分析,可给广大新闻采编者在新闻标题中运用数字进行修辞提供很好的借鉴一、新闻标题中数字的使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在1 806条样本中使用数字的标题共有965条,占总数的53.43%可见,新闻标题中数字的使用频率较高,超过了五成新闻标题中的数字通常有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两种书写形式根据表达的需要在新闻标题中使用的数字类型不一:一般使用确数但概数也偶有出现;常用基数也有序数;还有分数、百分数、小数、倍数、比等现举例如下:例(1):【提醒】3人感染SK5病毒死亡,医生被隔离?真相来了!(3月1日)例(2):江底挖出万余件战乱宝藏!中国考古界搞了个大新闻(3月22日)例(3):【提醒】定了!下月起,干这种事获利超5000元即可入罪(5月10日)例(4):【健康】早上第一杯水喝什么,全世界的医生都推荐它!(4月23日)例(5):【夜读】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負责给你好心情(4月30日)例(6):【关注】首家共享单车倒闭!创始人:90%的车已找不到(6月20日)例(7):这个小官有多贪?最小的一笔0.27元!(5月25日)例(8):这的薪酬比北上广高两倍多,为何留不住人?(4月3日)例(9):1746∶1!公务员“联考最热岗位竟然是这个……(4月23日)例(1)中使用的数字“3”是确数,而例(2)中的“万余件”是概数,此处只需传递出“宝藏数量多”之意,因此无须确数;例(3)的“5000”是基数,例(4)中的“第一杯”是序数;例(5)中用分数“十之八九”就指明了人生不如意是常态;例(6)中的百分数“90%”反映出丢失的共享单车占总数的绝大多数,损失之惨重不言而喻;例(7)中的小数“0.27”运用得非常巧妙,连0.27元都贪,这个小官的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跃然纸上;例(8)用倍数“两倍”来突出高薪和留不住人的矛盾;例(9)中的比中悬殊的数字让公务员“联考”最热岗位的热度溢于言表。

      不同类型的数字根据主题需要在标题中被使用,不仅凸显了主题,也让标题变得更加新颖别致、多姿多采二、新闻标题中数字的修辞简单的数字在新闻标题中加以巧妙运用,就能被赋予丰富的含义辞格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辞格仍是新闻采编者喜爱的润色标题语言的法宝,同时他们也利用其他非辞格的积极修辞方式来提高标题中数字的表达效果一)运用与数字相关的辞格新闻标题中数字的修辞首先体现在辞格的运用上,修辞格的运用可以形象地概括新闻事件,表现主题,冲击读者的视觉在965条含有数字的标题中,有202条标题运用了修辞格,占总数的20.93%样本中,含数字的新闻标题的辞格运用情况如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闻标题中运用的辞格有对比、夸张、节缩、借代、反复、层递、换算、析数等,其中对比、夸张和节缩运用得较多,三者占辞格运用总数近90%如:例(10):挑战世界最险!中国这个隧道太难了,5分钟车程工期13年……(6月7日)例(11):【荐读】87岁老奶奶颤巍巍走上台,敲下钢琴键一瞬间,全世界安静了(4月1日)例(12):两会来了!这8件事与你息息相关(3月3日)例(10)中的“5分钟”和“13年”两个数字悬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这个隧道修建的艰难,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例(11)中“一瞬间,全世界安静了”运用了夸张的辞格,让读者似乎身临其境,领略到了这位87岁老奶奶精湛的钢琴演奏艺术例(12)中运用了节缩的辞格,用“两会”来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得标题简洁而不冗长在对样本的统计中,虽然反复、层递、换算和析数运用的频率并不高,但其运用的效果也值得一提例如:例(13):为多争取2秒,他谈到16轮,誓让五星红旗在0时0分0秒准时升起!(5月2日)例(14):70后不愿、80后不会、90后不提……现在的农村谁在种地?(4月11日)例(15):3年搬运700个西湖到北方,这项大国工程堪称世界第一!(6月12日)例(16):【健康】7个长寿“药”,3个床下做,4个床上做!只要坚持效果惊人(5月15日)例(13)中,“0时0分0秒”中数字“0”反复出现,而不是表述为“0时整”,突出了当时的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兼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筹备组的组长安文彬,为了让五星红旗在1997年7月1日0时整准时升起在香港而秒秒必争地捍卫国家主权的拳拳爱国心层递是将语言排成从浅到深,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轻到重,层层递进的顺序的一种辞格[2]例(14)中,“70后、80后、90后”通过数字的层递,展现了农村青壮年普遍不愿种地的令人担忧的现状。

      例(15)中,运用了换算的辞格,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输水100亿立方米形象地换算成“700个西湖”,让人们对100亿立方米这个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水量有了感性认识,豁然开朗,感受到了输水量之大例(16)用了析数辞格,将“7”分解成“3”和“4”,非常巧妙,让读者印象深刻二)以非辞格方式巧用数字在新闻标题中,除了运用有固定形式的辞格来提高表达效果外,采编者们也会运用非辞格的其他积极修辞方法来巧用数字、凸显主题主要运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数字调换两数成趣在标题中有时会同时出现一组对应的两个数字,构成这两个数的数字相同,只是顺序调换了一下,这样的两个数并举,新颖别致,通常能强化语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例(17):【健康】她85岁,比58岁的人还年轻她的三三养生法,人人可复制(4月5日)例(18):【荐读】从十七岁到七十岁都不能放弃的10件事(6月10日)例(17)中“85”和“58”的个位数和十位数顺序调换,具有对比的作用,强调了85岁的她凭借她的三三养生法变得年轻,让读者记忆深刻例(18)中“十七”和“七十”的个位数和十位数顺序调换,两个数字连用构成的年龄范围涵盖了人生的青年时期到老年时期,突出了这10件事在人生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2.单位换算缩放数字单位换算,是指同一性质的不同单位之间的数值换算有时标题根据主题需要,将数字进行单位换算,将人们在描述该件事物常用的单位换算成不常用的单位,使数字扩大或缩小来强化主题两个进行单位换算的数值其实是等同的,但读者的心理感受上却不相同例如:例(19):爆发了!为了这1元钱的生意,数十亿资金疯狂涌入!(3月2日)例(20):1073天,还是中国帮韩国人了却了这最痛的心愿(3月23日)例(19)中,乍一看标题有些难以理解,“1元”和“数十亿”这两个数字太悬殊,该条新闻是关于共享单车的,每个共享单车公司的营业收入如果按日计、按月计都会远远超过1元,以摩拜共享单车收费为例,是每半小时收费1元,标题就选择了“1元”这个单价,是为了尽量缩小这个数字来拉大和“数十亿”的差距,以凸显资金的大量涌入例(20)中,当天数较多时,人们通常会用月和年来表达,但该例中却用了“1073天”而不是“2年11个月多”或者“近三年”,以天计仿佛拉大了时间的长度,渲染了韩国人的悲痛和急切的心情3.数字推移接近读者一些行业领域的生产数字、统计数字除了少数读者能看懂,绝大多数的读者不知所云,新闻标题中运用这样的数字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运用此类难以理解的数字时采编者往往会把它们换算成倍数、百分数等让读者对该数字的总量有一个基本认识,或是延伸一步显现该数字背后的信息,表现出它们和读者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经过这样推移后就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例(21):动真格!辽宁省政府一口气砍掉85个处室,占总数10%(3月18日)例(22):这项制度30年来首次大改革!关系7300万人!(5月19日)例(21)中的如果仅有“85个处室”,绝大多数读者不知道辽宁省政府部门中的处室总量是多少,后面补充说明了“占总数的10%”,这样读者就能真正体会到辽宁省政府精简机构的力度了例(22)中如果只有前一句话,读者能捕捉到“有一项已经30年的制度进行了改革”的信息,但和普通老百姓的关系大不大就不得而知,标题中后一句话把数字推移到普通老百姓上,读者也许就是这“7300万”中的一员,其就会迫不及待地点击浏览了4.多数并举铺排渲染大多数标题中的数字不超过两个,但有的新闻标题中会列举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串数字,可以使标题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对新闻事件的描述也更全面,能增强标题的感染力,更传神地概括新闻事件例如:例(23):【荐读】19岁武警战士身中13弹,仍追击800米擒获歹徒(6月6日)例(24):【提醒】騙子得手17亿,这个骗局涉31个省份,3万人上当……(6月21日)例(23)中连续用了“19岁、13弹、800米”这一组数据,再现了一个年仅19岁身负重伤却仍与歹徒殊死搏斗的武警战士的光辉形象。

      例(24)中通过“17亿、31个、3万人”这一组数据,从涉案金额大、范围广、受骗人多这三个角度揭露了这个特大网络传销案的危害之大三、新闻标题中数字的修辞功能新闻事实离不开数字,数字的使用能使新闻传递的信息准确、真实,让读者更为信服在新闻标题中恰当运用数字修辞,能增强表达效果新闻标题中的数字的修辞功能主要有如下几种,见表2:(一)标量显异,增奇添趣数字的基本功能就是计数标量功能,量化的数字放在标题中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描述,如果数字一旦超乎寻常,无须多言,便能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样本中,运用数字来标量显异、增奇添趣的标题共有295条,占数字标题总数的30.57%,占比近1/3,较多地发挥了数字的这种修辞功能例(25):《人民的名义》仅10天就过审,审委组给出了八个字的评价(4月5日)例(26):哈萨克斯坦第一条轻轨:中国造!施工挑战零下50度超低温(6月9日)例(25)中热播剧《人民的名义》过审仅需“10天”,这就激发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