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才白皮书.pdf
84页人才白皮书人才白皮书 (2012-2016) 二〇一二年九月·北京 2 人才行动计划白皮书人才行动计划白皮书 (2012-2016) 二〇一二年九月·北京 目 录 前 言 ....................................................................... 1 长城行动计划(本科生教育) ............................... 3 一、回顾与现状 ....................................................... 4 二、形势与挑战 ....................................................... 7 三、理念与目标 .....................................................10 四、方案与措施 .....................................................13 长城行动计划(研究生教育) .............................27 一、回顾与现状 .....................................................28 二、形势与挑战 .....................................................36 三、理念与目标 .....................................................39 四、方案与措施 .....................................................41 蓝天人才行动计划(2012-2016) .......................53 一、回顾与现状 .....................................................54 二、形势与挑战 .....................................................59 三、目标与措施 .....................................................64 四、机制与保障 .....................................................761 前 言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University)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 ,其含义为教师与学生的联合体。
1810 年,威廉·冯·洪堡建立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确立了现代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数百年来,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追求卓越发展之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办学以人才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不断创造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明、服务并引领社会的发展进步 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经走过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六十年来,一代代北航人心系祖国、胸怀天下,坚守“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践行“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秉承“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笃行坚卓”的崇高精神,在老一辈先驱者们创立的恢弘基业上创新进取、接续奋斗,缔造了“中国航空航天工程师的摇篮” ,在服务国家、造福社会2 的壮美事业中诠释了一所大学的历史使命,在传承文化、创造新知的壮丽征程中树立了一所大学的卓越精神 六十年沧桑砥砺,一甲子薪火传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航人以“传承、开放、超越”为主题,深入思考六十年办学治校的基本经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理念,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在创造知识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实现人才培养和创造知识的双轮驱动。
为此,学校紧扣 2012 年“校庆年” 、 “人才年”建设任务,审慎梳理未来五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卓越师资队伍的决心与愿景、目标与思路、办法与举措,采精撷要、编撰成册,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是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才白皮书(2012-2016) 》 长城行动计划 3 长城行动计划 (本科生教育) 4 一、回顾与现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 前瞻性、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历史使命,始终把追求卓越作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浓烈爱国情怀、宽广国际视野的新型工业化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国家优秀建设者和领导领军人才为己任学校现有学院 27 个,本科专业 59 个,全日制本科生在校生人数 13932 人, 专任教师 (不含博士后) 1908 人,生师比优于 13:12012 年春季学期共开设本科生课程1688门; 由1029位专任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其中教授 244 人,副教授 430 人 学校根据 “强化基础、 突出实践、 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在着力做好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通过工程训练、工厂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实验等实践环节,以及学5 科竞赛和科技竞赛等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校坚持强化教学中心地位,重视教学条件改善,促使教师教学投入程度和教学水平的显著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通过进一步整合优化校内外优质资源,着力构建“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加强对文化育人环境与实践氛围的培育, 基本形成了理、 工、文和国际化四类教育改革实验区,在全校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激励作用通过逐步推广“高等工程学院”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华罗庚班” 、 “文科知行班”等试验班的经验,逐步全面实施“一制三化” (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培养) , 实质性推进了研究型教学和本研一体化培养 “十一五”期间,学校高质量地完成了承担的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在6 主要涉及的 13 个特色专业中, 建成了 3 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 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门精品课程和 1 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涌现出 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3 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通过承担北京市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成了 1 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7 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9 门精品课程和 3 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涌现出 11 个北京市教学团队和 13 位北京市教学名师。
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 212项、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创业行动计划 25 项,有 715 名学生成为项目承担者 自 2005 年开始实施 SRTP 项目,累计投入经费 300 余万元,成功立项 1163 项,参与学生人数逾 3700 人,发表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 SCI 和 EI 检索论文 7 篇,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9 项 “十二五”开局以来,在强化“十一五”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学校以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教育部本科教学改革试点项目7 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改革力度两年来,改革效果初步显现, 学生科技活动持续取得优异成绩,以受资助项目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了 SCI 检索论文 4 篇,获批发明专利 6 项、软件著作权 2 项在学科竞赛方面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824 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励 470 人次,获奖情况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迄今为止,我校累计有 51 名本科生获得国家级成果奖, 8 人成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署名获奖人 二、形势与挑战 遵循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要以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为引领,立足于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把握创新思维养成的关键,实现培养模式的有益转变,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充分唤醒学生学习活力。
要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激励学生在研究和思考中学习、在发现和应用中学习, 有效执行 “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在创造知识中培养人才”的双轮驱动机制,才能8 使大学真正成为新知识和一流人才的孵化器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如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2010 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 ; 2011 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强调, “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 ; 2012 年,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又进一步指出, “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把内涵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 近年来, 学校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出发,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主题,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推出了大量创新举措,在人才培养的多个环节率先9 开展试点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还存在差距具体看来,教学还没有完全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输型教学”转变为“以传授学习方法为主的研究型启发式教学” ;学生学习还没有完全从“以掌握知识为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以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重的主动学习” ;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从“过于注重专业培养”转变为“注重通识加专业的全人培养”等 学校 2012 年度工作会上, 党委书记胡凌云指出,要切实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要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受到与北航水平相称的教育,要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进课堂,要加大优秀学生培养力度校长怀进鹏院士进一步强调,要牢记北航使命,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培养;坚持以教师为本,着力于教师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做出北航实质性、不可或缺的贡献 10 在总结北航 60 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今年甲子校庆年的主题确定为“人才年” ,围绕“传承、开放、 超越” 的宗旨, 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制定并启动了推进本科人才培养的“长城行动计划” ,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进行深入思考,真正把本科教育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基础,致力于构建通识与专业的培养模式,形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素养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培养体系,并通过切实的具体行动措施,进一步积极推进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适应个性化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在扎实实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三、理念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学校实施长城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11 目标该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点面结合, 突出了以局部突破促进整体发展、以整体发展推动局部突破的辩证改革思路 1. 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 第一,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推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格局在组织领导、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和评价体系等各方面都要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第二,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推进交叉培养和联合育人;推进小班化教学和导师制,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开展通识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第三,有效保证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改革以往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学业绩考核评价方式,科学建立教学工作量和质量评定机制,完善教师遴选和聘任制度 第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推进书院12 制学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