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高空坠落致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docx
5页一例高空坠落致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林丽洋 赖丽莉 姜香云【摘 要】总结一例高空坠落致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在多模式阵痛的同时使用“过床易”正确搬运患者,避免二次损伤,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正确处理二便功能障碍,做好便秘、失禁的护理,指导患者早期系统的进行功能锻炼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定期随访患者,目前患者仍在康复医院,心态良好,能自行间歇导尿,排便规律,在轮椅上生活部分自理Key】脊柱骨折;截瘫;失禁;护理R473 A 1672-3783(2020)01-0188-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意外事故发生率增加;其中,高处坠落伤是事故致伤的三大原因之一[1]高处坠落致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的患者伤情最严重、预后最差,不仅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更加重了家属的经济及照顾负担,使家庭生活质量明显恶化[2]我科于2018年9月25日收治一例高空坠落致使脊柱骨折脱位伴截瘫的患者,急诊行腰椎骨折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多学科合作加速康复,患者病情好转,转康复医院,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男,30岁,高处坠落致头、胸、腰部外伤伴双下肢感觉障碍7小时,120转入急诊,CT示:L1椎体骨折伴椎体向前滑移,椎管错位连续性中断;右腰大肌肿胀伴周围血肿。
查体:腰背部骨性后凸,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0级,双乳连线以下感觉减退,双侧腹股沟以下感觉缺失,大小便失禁,留置导尿,全身多处软组织擦伤急诊行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因多次转运,患者过床搬运时疼痛主诉明显;患者术后主诉腹胀腹痛,未排气排便,予胃肠减压、禁食、静脉高营养支持,术后第4天恢复排气排便,拔除胃肠减压管;此后,患者仍存在腹胀、排便困难,腹部CT排除腹腔感染、梗阻后,医嘱予自主进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同时予腹部按摩、灌肠处理,患者腹胀缓解术后第10天,患者出现大便淋漓不尽失禁情况,药物肠道调节,至术后20天患者排便规律术后第21天,患者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0级,脐以下感觉减退,腹股沟以下感觉消失,病情平稳,转康复医院2 护理2.1疼痛护理疼痛是患者最主观的感受,也是其产生焦虑的重要因素多数脊髓损伤患者几经周折才到达具备治疗资质的医院,搬运过程中易造成患者的剧烈疼痛及二次损伤[3]骨科护士要有预见性,为患者转运时做好疼痛评估及处理该患者至急诊手术过程中多次搬运,入病房时患者痛苦面容,侧卧位,脊柱后凸畸形明显,主诉腰背部持续性刺痛、胀痛,疼痛评分5分,拒绝医护人员触碰及搬运,值班护士耐心向患者解释损伤性疼痛的规律性,安抚患者,遵医嘱予曲马多100毫克肌注,15分钟后患者疼痛缓解,疼痛评分2分,征求患者同意后使用“过床易”进行转床。
正确使用“过床易”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4]患者在后期搬运时会主动要求使用“过床易”2.2尿失禁护理脊髓损伤后造成排尿功能障碍可伴随终生;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寿命低于发达国家,泌尿系统并发症是导致其晚期死亡的第一原因[5]间歇导尿使膀胱定期充盈和排空而达到生理性状态,较留置导尿,间歇导尿可有效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6]该患者脊髓严重损伤,排尿反射消失,留置尿管期间指导家属做好会阴部的清洁,责任护士早晚落实会阴护理护士长邀请康复专科护士进行专题讲座,重点讲解间歇导尿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责任护士针对留置导尿期间的注意事项及间歇导尿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使其在康复过程中有良好心态该患者住院期间未使用间歇导尿,尿培养均为阴性随访了解到,患者转入康复医院后配合医生进行了间歇导尿,目前能独立操作,膀胱功能恢复良好2.3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的护理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肠道蠕动变缓、肛门括约肌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缺失令患者无法控制排便,出现便秘、腹胀、失禁、排便耗时延长等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7]。
患者术后3天肛门一直未排气,主诉腹胀,考虑为脊髓损伤休克期麻痹性肠梗阻,予禁食、胃肠减压,排气后拔除胃肠减压管予辉力灌肠辅助患者排便,同时药物调节肠道,从饮食、环境、定时排便、下腹部按摩4个方面促进排便,最终患者顺利排便期间患者一直感腹胀,严重时予肛管排气,腹部CT排除术后腹腔感染后,静脉营养改为自行进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此后患者腹胀感逐渐减轻术后10日患者出现大便淋漓不尽,药物调节肠道,观察患者肛周粘膜皮肤情况,在肛周涂抹隔离保护剂,保持床单位整洁;合理搭配饮食,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最终患者排便情况改善,未发生失禁性皮炎2.4功能锻炼脊髓损伤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行动能力,行动能力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回归社会有着重大意义功能锻炼总体应遵循早期、系统、循序渐进及持之以恒的原则针对该患者,指导其床上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肺部锻炼,伤口引流管拔除后摇高床头,预防肺部感染患者双上肢肌力正常,指导患者行主动锻炼,使用握力球加强上肢肌肉力量,鼓励其自己刷牙、洗脸、拿水杯等,为日后自理能力打下基础对于瘫痪的肢体,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行被动锻炼,此外在术后第7天行下肢CPM机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挛缩。
坐立锻炼,长期平卧后坐起会出现头晕现象,开始摇高床头30度,之后在腰部支具保护下逐渐过渡到扶坐、自坐、床边坐患者出院時在家属协助下佩戴腰围床边坐起,能自主进食、洗脸刷牙,自理能力评分为25分3 小结脊髓损伤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高不下,脊髓损伤患者均存在行动能力、二便功能障碍、疼痛等问题,康复时间长、花费巨大总结一例此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在多模式阵痛的同时使用“过床易”正确搬运患者;正确处理二便功能障碍,早期系统的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其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Reference[1] 李兵,阮海林,葛文汉,等.院前急救创伤1753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3,35(10):1353- 1354.[2] 李翠花,窦淑萍,葛娜,等.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01):52-56.[3] 封亚平.脊髓损伤早期处理[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03):118-122.[4] 钱炎萍,徐菁莉,赵云.胸外科术后“过床易”在护理临床应用对患者疼痛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39-140.[5] 罗玲.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6): 69-70.[6] 林曼舒.實物模具健康教育联合排尿日志在脊髓损伤患者自我间歇导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7):84-86.[7] 张文豪,杨德刚,李建军,等.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4):401-40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