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的挑战6-07.doc
3页九十高龄的管理大师写给所有有雄心的经理人和知识工作者的世纪箴言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第六章自我管理 管理你的下半生如同前瓯所说,史无前例地,个人的工作生涯将比组织的生涯更长这将带来全新的挑战一〃 下半生要做什么? “我们不能期待30岁时任职的公司,在我们60岁时仍然存在同样,四五十年从事相同的工 作,对一个人来说也太久了,他会退步、感到厌烦、丧失所有工作中的乐趣,成为H己以及 周遭所有人的负担然而,对于顶尖的人物而言,却不见得会有这种现彖例如印彖派伟大逝家莫奈(Claude Monet),即使几乎完全失明,仍然每夭工作12个小时,80岁时还完成了不少杰作最重要 的后印象派大师毕加索(Pablo Picasso), 70多岁时开创了独特的风格,直到90多岁过世 Z前仍然创作不辍但这些毕竟是极少数特例,当代中世纪时期,住在同一条街上的人从事 同一种行业,生活在同一个地区的人种植同样的农作物,每个人对其他人的工作都了如指掌, 从來不需告诉别人他做什么,也不需要问别人在做什么而少数特别行业的人如专业人员、 独立工作者,同样也不需要告诉任何人,他在做什么今天,大部分的人都与他人共同工作,分担不同职务与责任。
例如前面所提到的一位业务出 身的营销副总裁,他熟悉销售丁•作,但是对于定价、广告、包装等从来没有做过的T作,他 可能一窍不通所以负责这些工作的人,必须让这位副总裁了解他们的T作内容、工作理由、 工作方法,以及预期目标如果副总裁对这些高级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不了解,错并不在他,而在这些人木身,因为他们 没有尽到对教育副总裁的责任相对地,这位副总裁的责任,就是要让所有的共事者了解他 对营销的看法,他的目标他的工作方法、他对H己与对其他人的期待即使是完全了解“工作关系〃重要性的人,通常也不会告诉他们的同事,同时也不会问他们 因为他们害怕被认为冒昧、过分好奇或是愚笨他们错了!任何人向他的同事说:"我最擅 长……我的工作方法是……我的价值观是……我想专注的贡献是……我所期待的结果 是…?ciuot;所得到的冋报总是:〃这真是太有帮助了!你怎么不早告诉我〃物理学界的两位大师,普朗克(Max Planck)以及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都在40 多岁完成了物理学上的重要成就但是随后普朗克开创了两次新的工作生涯,1918年(60 多岁时)他重新组织了徳国的科学研究,直到1933年纳粹强迫他退休为止。
随麻在1945年, 希特勒(Adolf Hitler)失败Z示,他以近九十高龄重新领导再建徳国的科学研究爱因斯 坦则在40多岁的盛年退休金业主管频传中年危机,原因多半都是厌烦大多数主管活到了 45岁,早已攀上事业生涯的 高峰20年来的反复磨炼,让他们在工作上驾轻就熟,但是同样的丁•作己不再意味着学习、 贡献、挑战与满足,而以后却还有20多年的路要走所以,重视白我管理的人,会逐渐走上 开创第二事业之路当工作懣味着体力劳动时,一个人根木无须担心他的下半生,继续体力T作就是了幸运撑 过40年工厂或铁路的劳苦岁月,没有退休年龄屈满Z前〃鞠躬尽瘁〃的话,便可以H由白在地 度过余生然而今天,大部分工作者都是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者做了 40年相同的工作Z后, 并不会真的〃鞠躬尽瘁〃,却会因为缺乏挑战性和一成不变而感到厌烦因此,管理自己,日 益需要为自己的下半辈了预做准备发展第二事业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实际去开创一个新事业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跳槽,例 如,大型企业某个事业部的财务长辞职担任中型医院的财务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完全 转换跑道,换一个行业去做例如,企业主管转任政府公职或去念神学,或者,做了 20年的 中层经理人放弃原有事业去念法律,成为小镇律师。
第二种规划下半生的方法,是发展平行的工作有许多经营原来事业相当成功的人,以全职、 兼职或顾问等方式,继续留在木行,同时另外兼任一份平行T作,通常是为某个非营利性机 构,每周T作若干小时例如,负责教会管理T作,或者担任木地女童军协会会长他们也 可能经营某个受虐妇女收容中心,或在图书馆担任儿童书籍管理员,扌H任学校董事等等 第三种方法,就是所谓的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这些人同样把原本的事业经营 得非常成功,也热爱现有工作,但是工作不再带来挑战,所以他们虽然继续从事原有工作, 投入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们再创事业,多半是非营利机构例如有名的生涯规划作者布福特(Bob Buford),他一手创立的电视公司,多年来经营得非常 成功,后来他创立了一个同样很成功的非营利性机构,如今他又要另外成立一个机构,专门 指导社会创业家,如何在经营原有事业Z外,同时管理自己的非营利性组织能够管理白己下半生的人,也许仍然只有少数大多数人可能还是选择退休安度余年但是, 正是这些能将丁作生涯转变为H己与社会改善契机的少数人,将成为未来的领导者与典范, 也是未来〃成功的故事〃的典型想要管理下半生,有一个先决条件:必须及早准备。
你必须在进人Z前,早已有所动作我 所认识的社会创业家,都是在原有事业尚未发展至高峰Z前,就已经开始为心中选定的第二 事业奠定基础及早发展第二种人生兴趣,还有另外一个理由人生不如意事,I-常八九, 有时难免会遭遇重大的挫折能干的T稈师在42岁时,错失晋升机会;优秀的大学教授在42岁时,发现白己争取不到知 名学府的聘书工作挫折Z外,可能还有家庭悲剧:婚姻破裂、痛失了女……在这些时刻, 第二种人生兴趣,便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比方,工作上受挫的工稈师,也许会在教会 司库的工作上找到成就感家庭破碎的人,也许会从外界活动中发现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 知识社会,是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但是,期待人人都会成功只是幻想对大多数人来说, 能够避免失败,已属不易有人成功,必然就有人失败正因为如此,重要的是要让每个人 都能找到一方可以有所贡献发挥影响力的人生领域,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有分量换句话说,开创人生的第二领域,不论是开创第二事业、平行事业或者社会事业, 都可为自己带来成为一个领导者、受到他人尊敬、成为成功人士的机会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