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工业分布.doc
4页美国的工业分布美国的工业分布2010-05-19 05:52美国工业的分布大体上分为三大地区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全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这里南部工业区过去以农业为主由于这里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较东北部小,美国工业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形成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基地太平洋沿岸的狭窄平原和谷地,是西部工业区的集中地带,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美国工业以技术先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生产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而著称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生长取得巨大进展,工业设备能力与生产规模都大大超过世界其它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目前,美国的主要工业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电力、铜、铝、硫酸、乙烯、汽车、飞机等的产量,以及微电子工业、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领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轿车、家用电器、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计算机芯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则在近年内落到了日本、德国等国后面美国工业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起密西西比河,东至大西洋沿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北至密执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岸以南,以及新英格兰的南部。
这一工业密集的东西狭长地带,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其面积只约占全国的 8%,但却集中了美国 1/2 以上的制造业,成为全国工业最集中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州,一些与军事有关的新兴的工业部门,如造船、飞机、导弹、电子、汽车装配等得到巨大发展南部得克萨斯等州的产油区,已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70 年代以来,经济和人口出现南移现象被称为“阳光地带”的南部和西部工业发展较快,其速度大大超过东北部地区美国工业生产的特点:第一,工业生产规模大第二,部门齐全,体系完整第三,新兴部门和尖端技术发达第四,工业生产分布不平衡在东北部,所属十四个州的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 8﹪,却集中了 50﹪ 制造业,80﹪的刚产量和 90﹪的汽车产量在西部工业带,航空、造船、电子和导弹等工业部门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 10﹪在南部工业带,石油、化工、造船和军工等工业部门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 20﹪工业分述:电力工业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发电装机容量、机组容量、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始终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全国发电量为 3000 亿千瓦小时时(1947),用了 20 年的时间翻了两番,1967 年达 13000 亿千瓦小时以上。
电力增长的超前系数(电力弹性系数)达 2左右此后的 20 年,由于“石油危机”等因素,电力增长速度减慢,年平均增长率为 3~4%,但仍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1989 年,全美总发电量为29582 亿千瓦时,装机总容量为 6.85 亿千瓦,居世界首位发电用能源占一次能源总消费的比重为 33%这一比重逐年增长,反映了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到 2000 年,这一比重将增至 45%以上用电构成主要是三大用电部类:工业用电占 38%,生活用电占 34%,商业用电占 26%随着工业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单位产值电耗上升,而单位产值能耗却不断下降,如 1960 年每美元产值电耗为 0.9千瓦小时,能耗为 1.65 千克标准煤1980 年,前者增加到 1.25 千瓦小时,而后者却下降为 1.35 千克标准煤与此同时,生活用电水平也不断提高1980 年,美国年人均生活用电为 9536 千瓦小时,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美国电力工业的所有制格局由私营电力公司、联邦政府经营的电力局、市政公营电力公司和农电合作社 4 种形式的电力企业构成,并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初开始形成,一直延续至今私营电力公司几经合并,已由 2000 余家变为 240 家,其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占全国总数的 78%; 联邦政府经营的 6 个电力局(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邦维尔电力局、西南电力局、阿拉斯加电力局、东南电力局和西部地区电力局)和 1900 家市政公营电力公司,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 20%和 19%。
农村电气化计划由 1936 年开始执行,由内务部的农村电气化局(REA) 向全国各农电合作社贷款,经 20 多年的努力,全美基本实现农村电气化现有农电合作社 1000 余个,装机 1850 万千瓦美国的发电能源主要是矿物燃料,火电比重一直占 70%左右,火电中又以煤电为主,特别是 1973 年“石油危机”以来,煤电比重不断增长,1984 年煤电比重由 1972 年的 44%增加为 56%,油电和天然气发电相应地由 37%下降到17%与此同时,由于易开发的水电减少,水电比重由 15.6%下降到 13.3%;核电比重由 3.1%增加到 13.5%美国现有火电装机 4.97 亿千瓦早在 1930 年,世界第一台 20 万千瓦机组在美国投入运行;接着在 1955、1960 和 1965 年分别投入了第一台 30 万千瓦、50 万千瓦和 100 万千瓦机组这是单机容量迅速发展的高潮时期,大致每隔 5年左右单机容量翻一番,这对加快电力建设速度、降低造价和发电成本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此后,由于发电效率和运行可靠性方面的原因,放慢了机组容量增长的速度煤炭工业 美国的煤炭生产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 3 个地区,即美国三大煤田:阿巴拉契亚煤田,主要产焦煤;中央煤田,主要产动力煤,现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地区;还有就是西部煤田,且产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2006 年西部地区的煤炭产量达 6.19 亿吨,占美国总产量的 53.3%,主要生产矿山为露天矿;其次是阿巴拉契亚地区,为 3.90 亿吨,占美国总产量的 33.6%,主要生产矿山为地下矿;中部地区的产量为 1.52 亿吨,占美国总产量的 13.1%。
东北部原来是美国最大的燃料开采地,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开采重点已经逐步移向南部油气工业 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的西部油田(主要在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及其浅海地区,以及内陆的俄克拉何马州),石油产量占全国的近 1/2,天然气产量约占全国的 80%其次为加利福尼亚油田(占全国产量的 12%),主要分布在洛杉矶附近1967 年于阿拉斯加北部发现了新的大油气田据估计,阿拉斯加大陆架可开采的石油储量为 12 亿吨,占全国可开采储量的 1/3,现已大规模开采,1988 年产量近 1 亿吨,占全国产量的1/4,成为美国新的石油基地美国为了把南部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运到主要消费区——东北部,修建了 30 多万公里的输油管和 40 多万公里的输气管,并有大量油船专门向东北部运油在墨西哥湾和大西洋沿岸(以纽约为中心的各港市),以及沿五大湖的许多城市中,都建有大规模的石油加工厂(1991 年美国共有炼油厂 192 座,原油年加工能力为 7.66 亿吨),加工原油能力为国内石油产量的 2 倍因此,除加工本国原油外,还加工从中东和加勒比地区等进口的原油汽车工业 美国汽车工业是本世纪刚兴起的一个工业部门,汽车制造业的分布特别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在以布法罗、辛辛那提和珍妮斯维尔为顶点的三角形地区内,其中以底特律周围地区最为集中,底特律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业中心。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总部都设在底特律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 年,美国汽车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1290 万辆后逐年下降,美国三家最大的汽车公司都出现了 10 亿美元以上的亏损为此,这三家大汽车公司都在 80 年代着手进行了企业调整和改革经过 80 年代上半期的改造与调整,美国汽车工业到 80 年代后半期渡过了难关,使美国汽车产量连续几年保持在 1100 万辆的水平,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均居世界最先进行列其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高居榜首,福特汽车公司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克莱斯特汽车公司排在日本日产汽车公司、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之后,居世界第七位进入 90 年代以来,因受美国国内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汽车工业再次陷入困境1992 年 2 月,通用汽车公司宣布,3 年内关闭 12 个工厂,裁员 1.6 万人,到 1995 年,该公司将关闭 21个工厂,解雇 7.4 万名职工这是美国汽车工业衰落的一个缩影1991 年,美国共销售汽车 1230 万辆,比 1990 年下降 11.5%,为 1983 年以来最低水平通用、福物和克莱斯特三大汽车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所占的销售份额也下降了4%,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68.9%。
三大汽车公司的亏损额高达 70 多亿美元这一境况使布什总统 1992 年初访问日本时,也要带上三大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以帮助美国汽车工业渡过难关航天工业 航空航天业对美国的贸易平衡贡献最大,每年达到 210 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美国航空工业是美国国防工业的核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航空工业部门,其产品主要用以满足美国国防部的需求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其总体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导致国防经费大幅度削减,对军用航空产品的需求急剧减少,生产能力出现严重过剩国防预算从 80 年代的顶峰时期已经削减了 1/3,采办资金下降了大约 67%,军用飞机的销售额从1987 年的 437 亿下降到 1997 年的 314 亿美元,导弹的销售额从高峰时期的 142亿下降到 1997 年的 52 亿美元92 年以来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后,民用运输业不景气,民机工业亦受到冲击,民机的销售额逐年下降,95 年销售额 239 亿美元较 92 年下降 40%,96 年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复苏,民机工业开始回升,1997 年销售额为 406 亿美元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民机市场和国防预算的不断削减,美国航空工业为自身的发展,正进行着大规模的调整美国的航天工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钢铁工业 美国的钢铁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以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为中心的大湖带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消费区随着各地小钢厂的纷纷涌现,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美国过去钢铁工业高度集中的状况,分散趋势进一步加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州西南部,俄亥俄河上源阿勒格尼河与莫农加希拉河交汇处17 世纪后期为一毛皮贸易站18 世纪中叶,法国殖民者在此建立据点迪尤肯堡1758 年为英国殖民者夺取,改今名1816 年与附近一些移民点合并1837 年宾夕法尼亚运河建成,1851 年铁路通达,该地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工商业迅速发展1936 年曾遭洪水严重破坏40~50 年代实施城市重建规划取得成功,基本上控制了洪水和工业烟尘污染 美国最老的钢铁工业中心附近有优质大煤田,通过大湖和内河廉价运入苏必利尔的铁矿石又当大湖区和大西洋沿岸中部两大制造业带之间的有利位置,发展钢铁工业条件优越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中叶,在国内钢铁产品供应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有“钢都”之称在钢铁工业基础上,建立了重型机器制造、化学、原子能、电气器材、金属加工和运输机械等工业50 年代以来,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相对下降。
目前炼钢能力约占全国 1/5许多大工业公司总部的所在地,著名的有美国钢铁公司、海湾石油公司、罗克韦尔国际公司、威斯汀豪斯公司等拥有美国第一座完整的核动力工厂和工业用核反应堆化学工业 发展的初期,主要生产酸、碱等基本化工产品,之后,有机合成化学工业逐渐占优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有机合成化学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化学工业的分布也从五大湖沿岸和东北大西洋沿岸迅速转移到了石油资源丰富的墨西哥湾一带石油化工是美国发展最快的化工部门其布局特点是与炼油厂密切结合,建立大型石油加工与化工基地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原油产地,当然也是石油化工最集中的地区,仅在科珀斯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