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上市公司MBO运作的案例分析.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76642381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内上市公司MBO运作的案例分析-03-05    目前国内热衷实行MBO的上市公司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民营公司和集体公司的创业者及其团队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加深,这些公司产权逐渐明晰,并最后摘掉"红帽子",实现了真正公司所有者"回归"的过程,如粤美的、深方大另一种是业绩有很大提高的国有公司,地方政府为了表扬对公司作出巨大奉献的管理层并鼓励持续发展,在国有资本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大背景下,把部分国有股权通过MBO方式转让给管理层,如宇通客车、鄂尔多斯等    由于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深圳方大和宇通客车、粤美的最早实行MBO,成为后来诸多公司的模式样本,因此我们对这3个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一:    粤美的----收购者:工会和高层管理人员    1、美的股份公司的渊源    原公司来源于1968年,由董事长兼总经理何享健先生带领23名街道居民集资和贷款开办了北溶公社塑料加工组,属乡镇集体所有制公司    1992年3月,组建成广东美的电器公司集团;同年五月,改组为股份公司;1992年8月改名为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MBO过程    美托投资成立于初,是由美的集团管理层和工会共同出资组建。

      管理层约20多人,约占总股本的78%,其中粤美的法定代表何享健为美托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25%;执行董事陈大江持10.3%;余下22%为工会持有    在4月10日,美托投资以每股2.95的价格,合同受让了美的控股持有9243.03万股中的3518万股    12月20日美托投资以每股3元的价格受让美的控股7243.0331万股(占总股本的14.94%)    至此,美托投资正式成为粤美的的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上升到22.19%,而美的控股退居为第三大股东,完毕公司控制权的转移    (注意:两次股权收购价都是低于其每股净资产值)    值得一提的是,顺德市开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为什么享健的儿子,两人合计间接持有美的股份公司30.68%的股权    3、MBO收购融资方式    (1)股权抵押贷款    股权抵押贷款采用了股权抵押的方式,管理层持股款先以10%的钞票支付首期持股费用,然后采用股权抵押获得融资来支付其他90%的持股款,后来再通过度期付款的方式来完毕的,而这部分持股款的来源是该公司此后持续的利润和钞票流    7月20日,第一大股东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以其所持有的粤美的法人股合计10761万股(占总股份的22.19%)向顺德市北溶农村信用合伙社进行质押贷款,合计贷款3.2亿元,贷款期限3年。

      美托公司的收购成本为3.22亿元,阐明收购资金几乎所有来自于股权质押    (2)钞票分红    美托收购后,可以获得钞票分红2152万元,投资收益率为7%    4、收购后资产重组措施:更换管理层,变革公司组织构造    12月27日何享健辞去总裁职务,改任美的集团CEO,保存美的股份公司董事局主席职务,显示美的进行高层管理人员大换班    6月17日美的酝酿家电事业部的分拆筹划,将美的家电分拆为4大事业部:电电扇事业部、电饭煲事业部、饮水机事业部、微波炉事业部,分拆后美的股份将由6大事业部变为9大事业部    5、收购前后业绩比较    美的公司经营始终比较稳健,赚钱稳定增长,产品赚钱能力呈增强趋势,并且主业很突出    案例分析二:    深圳方大----收购者:高层管理人员    1、股份公司渊源    1994年3月,由方大集团(以资产入股占股90%)与熊建明先生(以彩板系列等四个专利技术的使用权作价入股占股10%)合伙成立原公司    1995年5月15日,熊建明先生将其四项专利技术的所有权转让给原公司经调节后,方大集团拥有原公司81.125%的股权,熊建明先生拥有原公司18.875%的股权。

          为了符合《深圳经济特区股份有限公司条例》的规定,熊建明先生将其在原公司持有的18.875%的股份转让给香港集康国际有限公司,股权性质为外资股集康公司于1995年3月23日在香港注册成立,其中熊建明先生持有集康公司股份98%    2、MBO过程    6月20日经发公司将其所持有的4890万股深方大法人股转让给邦林公司,占总股本16.498%,每股转让价格3.28元(低于每股净资产3.45元),转让总金额为16039.2万元人民币9月经发公司将其持有的1110万股深圳方大法人股转让给邦林科技,每股转让价格为3.55元人民币(高于每股净资产3.45元),转让总金额为3940.5万元人民币    9月经发公司将其所持有的4711.2万股深圳方大法人股转让给时利和公司,每股转让价格为3.08元人民币(低于每股净资产3.45元),转让总金额为14510.496万元    此后,经发公司不再持有深圳方大的股份,而邦林公司和时利和公司分别持有深方大6000万股和4711万股,成为公司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    邦林公司和时利和公司事实上就是为了收购经发公司所持深圳方大股份而成立的而邦林公司6月7日,熊建明持股85%;时利和公司是深圳方大除了熊建明之外的其她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共同出资成立的,成立时间为6月12日。

          本次收购后,熊建明个人持股份约7208万股(占股本总额的24.3%),成为公司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    3.融资方式    (1)股权质押贷款    8月4日邦林科技以其所持有的深圳方大法人股4890万股(占总股本的16.49%)向银行进行质押贷款,质押期为3年    11月12日第二大股东深圳市时利和投资有限公司以其所持久有的深圳方大法人股合计4200万股(占总股份的14.17%)向银行进行质押贷款,期限为三年    (2)钞票分红    按照公司股本构造,邦林公司可以获得钞票分红600万元,投资收益率为3%;时利和公司可以获得471万元,投资收益率为3.2%;其中熊建明个人可以获得720万元    4、经营业绩    案例分析三:    宇通客车----收购者:高层管理人员和公司外其她私人    1、股份公司渊源    在原郑州客车厂的基本上经定向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客车厂始建于1963年,是交通部在河南省唯一的一家公路客车生产厂    2、MBO过程    3月,由23个私人出资成立上海宇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其中21个私人系上市公司宇通客车的高层管理人员,法人代表汤玉祥同步也是上市公司的原总经理(现为董事长)。

          6月,郑州国资局合同将所持有的宇通集团2110.3万股转让给上海宇通,占总股份的15.44%,上海宇通成为第一大股东(转让价格没有发布)    3、融资方式    上海宇通公司可以获得钞票分红1266万元假设其按照每股净资产转让(也许比这个价格低),成本为13172.7万元,投资收益率为9.6%    4、经营业绩    国内上市公司实行MBO操作特点    通过以上3个案例的分析,可知国内上市公司在进行MBO操作时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1、实行MBO的上市公司大部分起步带有私人性质,如美的由何享健先生开办,深方大是熊建明先生带着专利技术启动的但宇通起步公司----郑州客车厂为国有公司    2、 实行MBO上市公司股权构造在整体上比较分散,流通股比例较高,管理层进行MBO后,管理层所持股权比例平均低于30%,以相对控股为多    3、 收购人构成差别比较大:大部分都是高层管理人员,美的考虑了一般员工,深方大和宇通客车重要是管理人员,其中宇通还波及公司外的私人    4、 都采用间接受购的方式,通过设立收购私人控股的有限公司为收购主体,达到对上市公司的相对控股    5、 都采用合同收购的方式,定价方式基本参照净资产指标,但法人股转让价格往往在净资产基本上进行折让,国家股转让价格高于净资产。

          6、 股份多分次转让粤美的的第一大股东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是分两次先后向美托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了3518.4万股和7243.0331万股的法人股,合计10761.4331万股这样可以缓和融资压力    7、 MBO发生在公司业绩比较稳定的时期美的和宇通处在业绩稳定增长期,而方大主业经营比较稳定,但费用增长超过了收入    8、 受让方资金重要来源于对收购后股份公司股权的抵押贷款和钞票分红利润分派多采用钞票分红除美的有小比例送股外,深方大和宇通客车都只采用钞票分红的方式,并且宇通的比例很大    9、受让方一般都承诺股份受让后来的一段时期内(半年或一年)不转让所持上市公司的股份按照国内《证券法》的规定,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对所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毕后的6个月内不得转让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承诺一年内不转让所持粤美的的股份邦林公司承诺在完毕受让股份过户手续后的半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深圳方大法人股作者:段海虹 范海洋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