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锅炉钢结构安装安全技术交底记录279.pdf
11页1 / 11 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DBS-T340-GL-001 工程项目名称 大别山电厂二期 2×660MW 扩建工程#3 锅炉钢结构安装 施工单位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 交底人员 交底地点 锅炉班组 交底时间 参加交底工种 安装工、起重工、架子工 参加人数 施工技术措施或作业指导书名称 #3 锅炉钢结构安装 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 审批人 作 业 区 域 存在 的 危 险 点和危险源 高空坠落、高空落物、物体打击等但不限于上述风险 交 底 内 容 详见附页 被交底人签名 见签字页 1 / 11 1. 作业项目概述 1.1. 锅炉构架为全钢结构,几何尺寸为 49m×70m,柱底板底标高为-1000mm,钢结构由柱、梁、垂直支撑、水平支撑等部件组成,炉前至炉后分为 K0、K1、K2、K3、K4、K5、K6、K7 八排柱,炉左至炉右分为 G1、G2、G3、G4、G5、G6、G7 七排柱 2. 作业顺序 2.1. 锅炉基础检查、 划线→钢结构的清点、检查→钢结构的划线→柱底板下螺栓安装→下段钢结构及平台扶梯安装→柱底板二次灌浆→中段钢结构及平台扶梯安装→柱脚灌浆→上段下层钢结构及平台扶梯安装→上段上层钢结构及平台扶梯安装→大板梁安装→钢结构整体验收 2.2. 缓装件 2.2.1. 为吊装板梁 K5 轴线 42 米以上横梁缓装。
2.2.2. G4-G5 之间 K5G4G5、K3G4G5 垂直支撑缓装,保留从炉后进炉膛道路,待锅炉主要部件安装后补装 2.2.3. 炉顶板梁间的连接梁及受热面吊杆梁将根据受热面吊装开口要求,与受热面吊装穿插进行 3. 作业方法 3.1. 锅炉基础检查、划线 3.1.1. 对土建移交的十字中心线进行复检确认 3.1.2. 以土建移交的十字中心线为基准线,复测钢结构各轴线间尺寸和对角线尺寸测量、验收工作必须在同一平面上进行 3.2. 钢结构的清点、检查 对钢结构的外观、 尺寸进行检查, 并对摩擦面的铁锈用铁丝或碗形刷刷去 3.3. 钢结构划线 以立柱划出柱脚底板的十字线, 并在立柱相邻两面上划出中心线, 并用红色油漆作出“▼”标记,复查每根柱头的1 米标高线质量要求 3.4. 下部钢结构安装 3.4.1. 钢结构采用单件吊装和组合件吊装相结合方式 ,按单元从炉前向炉后、 从固定端向扩建端进行,每一空间单元吊装后及时进行找正,找正结束,再进行下一单元吊装 2 / 11 3.4.2. 临时螺栓用于构件的安装定位,穿装时不能少于节点总孔数的 20%, 并不少于 2 颗 3.4.3. 下段钢结构立柱的安装 (1) 第一层立柱共有 43 根,立柱最重件 36.3t。
(2) 按照重量可将立柱分为 4~10 吨、15~20 吨、35~36.3 吨三个等级,根据重量等级不同选用钢丝绳及卸扣 (3) 每根立柱上端捆绑 4 根缆风绳,并固定好软爬梯及攀登自锁绳等安全用具 (4) 由于现场 FZQ1250 筒吊现不具备使用条件,故下段钢结构立柱吊装机械采用 QUY-50 履带吊和 272t 履带吊 (5) 重量 10 吨以下的立柱采用 16 吨马蹄形卸扣与专用吊具,用一对Φ19.5-6m 钢丝绳双点四股受力就位,QUY-50 履带吊采用 25m 主臂工况 (6) 重量 20 吨以下的立柱采用 25 吨马蹄形卸与专用吊具,用一对Φ28-6m 钢丝绳双点四股受力就位,QUY-50 履带吊采用 25m 主臂工况 (7) 吊装重量 30 吨以上立柱时,根据现场机械情况有以下 3 套方案: A. 若 FZQ1250 筒吊可投入使用,则使用一对Φ36-6m 钢丝绳双点四股受力和1 个 55t 卸扣与专用吊具连接好,K3G3、K4G3 柱使用 FZQ1250 筒吊吊装就位,K3G5、K4G5 采用 272t 履带吊, 履带吊采用 70.1m 主臂工况,布置在脱销钢结构 G4-G5 区域。
B. K3G3、K4G3、K3G5、K4G5 均采用 272t 履带吊,履带吊采用 70.1m 主臂工况,布置在脱销钢结构 G4 轴线上 C. 若 272t 履带吊不能投入使用,则使用 130t 汽车吊,汽车吊工况为 25.42m主臂,0t 配重,支腿全伸 (8) 柱脚中心线偏差±5mm,标高偏差±5mm,相互标高偏差≤3mm,柱间距偏差≤10mm,立柱垂直度偏差≤15mm,对接中心线偏差≤1.5mm,立柱对角线≤15mm 3.4.4. 横梁和斜撑安装 (1) 按图纸(安装时注意方向)安装即可 (2) 水平度偏差≤5mm,柱中心线偏差±5mm 3 / 11 3.4.5. 高强螺栓安装 (1) 高强度螺栓应顺畅穿入孔内,穿入方向应一致不能顺畅穿入时应用工具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径: 螺栓直径(mm) M16 M22 M24 扩孔后最大尺寸 20 26 28 (2) 高强螺栓的紧固顺序:仅用几颗螺栓的节点,拧紧次序为交叉进行,大量螺栓的节点,拧紧必须从中心向边缘进行 (3) 高强螺栓垫片和螺母安装方向正确 (4) 整个节点的高强螺栓均穿入后,用电动扭矩扳手预拧,初拧扭矩值: 螺栓直径(mm) M16 M22 M24 初拧力矩(N.m) 115 300 390 3.4.6. 初拧结束后,接着进行终拧,终拧力矩值: 螺栓直径(mm) M16 M22 M24 预拉力(kN) 100 190 225 终拧力矩(N.m) 230 600 780 4. 安全管理 4.1. 所有现场施工人员都应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场施工。
4.2. 作业人员进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禁止现场嬉戏 4.3. 工器具应配备安全尾绳, 登高作业要有工具袋, 防止掉落, 使用时注意周围,防止伤人 4.4. 所有工器具、 安全用具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起重工器具、 机械应处于良好状态 4.5. 吊装人员不得站在起重物上,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4.6. 吊装时, 吊车转动区域和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作业人员要统一思想, 统一配合和统一指挥 4.7. 在横梁上行走前必须设置水平扶手绳(通过专用夹具与钢结构相连) ,工作人员将安全带挂在扶手绳上后方可行走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及有关规程规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4 / 11 4.8. 作业人员进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禁止现场嬉戏 4.9. 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将安全带挂在上方牢固处,若无挂点, 则按规范设置水平扶手绳 4.10. 施工过程中消除施工现场“四头”即焊条头、铁丝头、碎木头、烟头 4.11.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漂浮物的控制 4.12. 危险源分析及评价 4.12.1. 危险源:设备运输 产生后果: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滑落 预防方法:运输设备的重心应与车辆的承载重心相吻合; 对超重、超宽、超长、异形件的运输应用倒链捆绑牢固,并设专人监护整个运输过程;运输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5 公里/小时。
4.12.2. 危险源:吊装、抛锚过程 产生后果:机械设备事故、起重伤害、高处落物、物体打击 预防方法: (1) 应围绕设备吊装、抛锚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组织机构,以保证设备的运输、吊装、抛锚、安装等各项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2) 根据吊物的重量安全合理地配备各类起重工器具(如钢丝绳、 卸扣、 倒链等)的规格、数量 (3) 所有用于起吊作业的起重机械、工器具等在使用前应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认合格并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4) 设备安装前,应对施工环境、安全设施等进行全面确认,经检查确认所有条件满足要求后方可施工 (5) 钢丝绳应防止打结或扭曲,钢丝绳不得相互直接套挂连接严禁钢丝绳与任何带电体接触, 钢丝绳不得与设备棱角直接接触,应在棱角处垫以半圆管、木板或其他柔软物,并应绑扎牢固 (6) 倒链的起重链不得打扭使用倒链停留较长时间时应用手拉链搭索起重链,防止倒链滑链,并加设保险钢丝绳 (7) 抛锚钢丝绳应做好防护,防止被电火焊击伤 (8) 对抛锚物体要有定期检查和确认单 (9) 吊装过程中如有故障,任何人不得擅离职守,必须听从指挥 5 / 11 (10) 起重机械操作工不得无证操作,操作人员须服从专职指挥人员的信号操作;起重指挥信号应明确、无误,信号不清时操作人员应停止操作,并通知指挥人员重新指挥或调整联络信号;操作人员应服从任何人发出的危险停止信号,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室, 操作人员工作过程中注意力应集中, 严禁误操作,起吊过程或中间停顿阶段,不得离开操作室。
(11) 现场起重指挥和机械操作人员,禁止戴口罩指挥和戴耳套或听音乐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2) 设备起吊前, 须检查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和其它安全设施等, 确认在正常状态时才能开工吊物吊离地面约 10cm 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起重区域设隔离区,并配置监护人 (13) 风力达到 5 级时, 不得进行受风面积大的起吊作业; 遇有 6 级及以上大风、大雾、暴雨等恶劣气候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14) 设备搬运、吊装过程中不得有碰撞,不要将头、手、脚等伸到吊件下方或之间,以防压伤,严禁在吊物下方行走和逗留 (15) 高处作业人员不允许双手推扶正在吊装就位的设备 (16) 设备起吊前应确认其上无浮置物 (17) 严格遵守“起重十不吊” (18) 加强施工过程的现场控制监督力度, 主管技术员、 安全员、 施工负责人应到场进行指导监督工作 (19) 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组织分工, 并形成记录, 使每个施工人员清楚施工流程和施工中的危险点及注意事项,明确各自岗位和责任,精心施工 4.12.3. 危险源:焊接及使用氧气、丙烷切割 产生后果:火星飞溅及燃烧爆炸、触电、引起火灾 预防方法: (1) 施工现场的电焊机、 氧、 丙烷气瓶笼应放置在现场指定位置, 保证数量充足,避免长距离拖放皮带。
电焊机一二次线、 气管皮带确保完好, 走专用通道 (2) 焊工应衣着整齐,穿绝缘鞋按要求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3) 施工现场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 (4) 动火作业前清除施工区域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 6 / 11 (5) 焊接或切割时,在工作地点的下方设置可靠的挡火设施,防止火星飞溅、废弃物下落 (6) 施工过程中随时将焊条头回收清理在焊条头筒内施工结束后, 将焊药皮等清理干净,切断电源 4.12.4. 危险源:磨光机使用 产生后果:触电、火星飞溅伤害眼睛 预防方法: (1) 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连接正确、牢固 (2) 电缆或软线完好、插头完好 (3) 开关动作正常、灵活、无缺损 (4) 电气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机械防护装置完好 (5) 施工中, 所有配电箱保证数量充足且定置放置所有移动电源盘均实行一机一闸保护,移动电源盘在进出线末端均采用防电线拉脱措施 (6) 加强对用电设施和电动工具的检查维护电动工具定期进行检测,并有明显检测合格标识,所有移动电源盘和电动工具都有台帐并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7) 砂轮片有缺损或裂纹时严禁使用,打磨作业时必须正确佩带、使用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
严禁将切割片当砂轮片使用角向磨光机使用应符合如下规定: A. 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 B. 磨光机所用砂轮外缘的安全线速度不得小于80m/s C. 在切割作业时,砂轮不得倾斜有效半径磨损至三分之一时,需更换 4.12.5. 危险源:钢结构安装人员在高空作业、行走 产生后果:高处坠落 预防方法: 正确使用“三宝” (1) 在横梁上行走前必须设置φ13mm 的水平扶手绳(通过专用夹具与钢结构相连) ,工作人员将安全带挂在扶手绳上后方可行走 (2) 每层作业面形成后,及时搭设符合规范的脚手架通道及工作平台 (3) 每层钢结构平面结构形成,应立即在下方布置好安全网 7 / 11 4.12.6. 危险源:钢结构吊装就位时高强螺栓穿装需要使用大量的橄榄冲及使用撬杠 产生后果:高处落物 预防方法: (1) 橄榄冲和高强螺栓使用专用工具包 (2) 使用撬杠时,支点选择正确,且牢固 (3) 高处作业时,严禁双手施压 (4) 撬杠应系好安全尾绳(高空) ,以防滑落伤人 (5) 作业前检查环境,减少和避免立体交叉作业 (6) 高强螺栓的存放要有专用场所和存放箱,平台要放置物料回收箱。
5. 附录 附录一 钢结构划分区域图 1 / 11 附录一 钢结构划分区域图 K0K1K2K3K4K5G1G3G4G5G7K6K7K6.1G1G2G4G6G7123 41 / 11 签 名 页 项目:大别山电厂二期 2×660MW 扩建工程 编号:DBS-T340-GL-001 序号 部门/工种 姓名 序号 部门/工种 姓名 1. 26. 2. 27. 3. 28. 4. 29. 5. 30. 6. 31. 7. 32. 8. 33. 9. 34. 10. 35. 11. 36. 12. 37. 13. 38. 14. 39. 15. 40. 16. 41. 17. 42. 18. 43. 19. 44. 20. 45. 21. 46. 22. 47. 23. 48. 24. 49. 25. 50. 日期: 年 月 日 2 / 11 补 充 交 底 签 名 页 项目:大别山电厂二期 2×660MW 扩建工程 编号:DBS-T340-GL-001 序号 部门/工种 姓名 序号 部门/工种 姓名 1. 26. 2. 27. 3. 28. 4. 29. 5. 30. 6. 31. 7. 32. 8. 33. 9. 34. 10. 35. 11. 36. 12. 37. 13. 38. 14. 39. 15. 40. 16. 41. 17. 42. 18. 43. 19. 44. 20. 45. 21. 46. 22. 47. 23. 48. 24. 49. 25. 50. 日期: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