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殿导游词共6篇.doc

53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41456268
  • 上传时间:2023-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93KB
  • / 5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金殿导游词(共6篇)第1篇:金殿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去游览金殿金殿坐落在昆明东北郊的鸣凤山上,这里古时禽鸟翔集,鹦鹉尢多,人称鹦鹉山明代又多有孔雀往飞于此地山林,人们以为是凤凰,因此这里又称为鸣凤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鸣凤山上有许多故事和传说,到时候我将--给各位讲解金殿到了,请大家跟我到鸣凤胜境中寻仙访道从山脚过迎仙桥到达鸣凤胜境石坊,坊背题书 玉虚孔衢,玉虚指仙境,孔衢指通道,意思是通往天宫圣境的正道路边立有吕祖碑上面写着唐高风正节吕真人洞路几个大字相传明朝祟信道教的云南巡抚陈用宾应梦中神仙指引到此相会,遇到一位用两口锅相扣煮芋,绳牵小羊的穷苦老人,只因以貌取人,有眼不识金镶玉,辨不出此人正是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吕洞宾),痛失了上天为仙的好机会痛定思痛,陈巡抚在此建了迎仙桥和吕祖碑,并认定此地是洞天福地,便修筑了著名的金殿道观从迎仙桥到太和宫途经三道天门在宽阔的石级两边,松柏森森、林涛阵阵,步行其间感到天高、山大、路宽、林深、心旷神怕,如临仙境此间意境用一个 放字便可概括迎仙桥到一天门有七十二级台阶,一天门到二天门经二十六级台阶,它分别代表着道教的三十六天是,七十二地煞,这一百零八位神仙是玄武大帝的属下。

      当你步入天门之时,就进入了真武帝君的法门,三座天门又代表了在大罗天之下,三十三天之上的太清天、上清天和玉清天,这是道家认为的最高境界攀登石级,经过三天门,只有不畏艰苦、攀登求道,才能进入道家最高仙境现在我们到了太和宫太和宫门外的红墙上有明代留下的鹦鹉春深四个大字,写得饱满圆润、苍劲有力因鸣凤山又被称为鹦鹉山,山中四季如春,春深似海,所以鹦鹉春深就题得恰到好处了进了太和宫门,一座光彩夺目的棂星门矗立眼前大家请看根星门上的对联:天台高百尺,东林竹舞,一半青山一半云;帝道满三千,上谷龙飞,无双玉宇无双地此联写景抒情,赞颂了秀丽佳景又颂扬了道家的法力无边棂星门一般多建于孔庙之内,棂星指天田星,人们祭祀棂星以祈五谷丰登门两旁有青狮献瑞、白象呈祥;上端横匾上题有洞天福地棂星、青狮、白象以及道教横匾集中在一起,突出体现了我国寺、观中佛、道、儒三教共处一地的特点在此建棂星门,表现了道家 尊天必尊道,尊道亦尊天的思想沿着两旁种满迎春花的小道往前走,望着左右长长的配殿,人行其间,各位一定觉得视线、神情在随之收敛,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种意境用收字便可概括上完台阶,眼前这座青砖所围的建筑被称作紫禁城,是明朝万历年间陈用宾所建,迄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细看城砖有大小之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小城砖是道光年间遭地震损坏后修补上去的,而大城砖为明朝始筑城上小楼是供奉魁星的魁星楼城门口右边是明朝所植玛瑙茶花,花开九芯十八瓣,直径达七寸左边是一株玉立婷婷、花大如斗的白玉兰每到花开时节,茶花红似火、灿如霞,浓装艳丽;玉兰花白似玉、洁如雪,淡抹素雅两花相映,美不胜收进入城门,眼前一亮,好一座古香古色,钟毓灵秀的金殿,这就是我们今天观光的核心金殿并非金造,实乃铜铸明清时期,云南铜产量全国第一,云南东川等地的铜每年都要运到湖北城陵矶铸钱因战乱道阻,数年生产的铜都未能运出鹦鹉山道观道长徐正元呈请世袭黔国公沐昌祚和云南巡抚陈用宾,模仿湖北武当山天柱峰铜殿的式样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铸成了第一座铜殿铜殿建成之时,辉煌无比,金光耀目,称为金殿明朝后期,云南沐氏家运日衰,认为铜乃西方之属,能克木(沐),竟将其败势归咎于铜殿,于明朝崇帧十年(1637年)将第一座铜殿迁到宾川鸡足山眼前这座铜殿是平西王吴三桂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为求助于神道庇佑在清康熙十年(1671年)铸造的各位请看:铜殿下筑须弥座式台基,高1.5米,金殿建于两层石砌台基上,第一层为青石砌就,沙石勾栏,栏上浮雕二十四孝图,第二层是大理石栏,中间是一条雕有龙风云纹的陛石。

      独具匠心的须弥座使金殿更加雄伟高大、庄重威严方形的金殿为仿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同为 7.8米,四壁由三十六扇格子门组成,上面铸有龙凤吉祥、花草鱼虫、云龙麒麟等图案,铜殿脊檩上镌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1671年)大吕月(十二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铜殿四角有盘龙石柱衬托,四周由十六根圆柱支撑,斗拱飞檐、龙飞凤舞、精美无双这是我国现存最大(占地180平方米),最重(250吨),保存最完好,铸造最精美的铜殿,这是我国的一件国宝,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金殿是道教中正一道教派的道观殿中供奉着真武帝君铜像,高1.5米,披发跣足、仗七星剑、执七星旗,着黑衣、踏龟蛇真武大帝又称玄武相传在黄帝时期,净乐园善胜皇后梦游御花园,吞下阳光后十四月,三月初三时左胁裂开产下太子,顿时瑞云缭绕,异香芬芳太子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受玉清圣祖点化前往太和山修炼,成道后被玉皇册封为镇天玄武大将军,统领北方而真武修炼的太和山也被改称为武当山,取非真武不足以当此山之意传说在周武王伐封的战争中,真武大帝降服了变化为苍龟、巨蛇的水火二魔,归降后的龟蛇屡立战功,被玉皇封为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和太玄火精赤灵尊神,随真武调用。

      殿中真武两旁龟将勇猛威严,蛇将气字轩昂一旁有金童持卷、玉女捧印道教诸神仙都有作为侍从的金童、玉女而真武的金童玉女特指周公和桃花女周公以占封为生、开业三十年从无差错自从遇上桃花女却屡屡不灵,周公知道桃花女功业不浅,然而心中不服,托人说煤将其娶回家中作儿媳准备慢慢收拾谁知一害再害无一成功,弄得狼狈不堪真武大帝出面结束其恩怨复归天位,从此他们就当了真武帝的听差兼秘书,掌握法宝、符印,书记三界神仙的功过善恶,成为真武大帝的得力助手铜殿柱上有联赞道威武镇南滇,七星耀处河山朗;神灵终北极,一剑飞来海宇清铜殿前后各有一匠,前书南无量寿佛,后题北极玄武一佛一道佛道结合,又为金殿一奇铜殿外有左右相对两个铜亭,内奉水、火二将在殿右前方有一条高 10米的铜制旗杆,上悬日月七星锁山旌七星铜旗高悬,象征北极玄天普护生灵旗上铸有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旗周围有二十八宿什么是二十八宿呢?早在远古时候,人们将天上的星辰分为二十八个群落称二十八宿,按它们位置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群落,每方为七宿,根据这些星辰排列的形状想象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玄是龟、武是蛇),称为四象四象被玉皇封为镇守四方的大神旗子上端有日月,旗中是北斗七星,整个铜旗为镂空镶嵌。

      七星旗的建筑年代早于现在的铜殿,是陈用宾建筑第一个铜殿时铸造的铜殿两侧各有一株明代紫蔽,已有四百年历史紫薇夏初开花,因花期长而红艳又被称为百日红当年吴三桂同陈圆圆游金殿,当寒冬腊月时,人们在殿外烧火炭,通过铜壁传热,室内温度宜人;到三伏盛夏,两人常坐在紫蔽树下谈笑纳凉自进入紫禁城,整个空间急剧收缩、人们的视线和注意力全部聚焦于金殿上,一切的景物都作为金殿的衬托和铺垫,成功地突出了主题,此种意境用个扬字便可包括铜殿后面这个院落叫净乐天宫中间修建了供奉太上老君的老君殿回廊小院中桂花叶茂枝繁,花开时节,满院飘香院落建筑石基高大、四周用围墙围起,一个抑字包括了此间意境归结起来,金殿建筑群包括三宫、四门、十大殿放、收、扬、抑四字诀就包含于绝妙的建筑布局艺术中,一放一收、一扬一抑,突出主体,层次分明,创意新颖,有张有弛铜殿北侧是典型的中式四合院,现辟为金殿文物陈列馆馆内陈列着太和宫保存的明清以来的珍贵文物包括铜器、瓷器、字画以及真武伏魔制怪的七星剑和吴三桂用过的木柄大刀馆外一字排开,有八个石碑,碑上刻有紫气东来、百鸟朝凤、魁星点斗等反映道家思想的字画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中国金殿博览苑此苑于1995年建成。

      苑中仿照我国现存铜殿按1:2比例用珍贵的楠木经仿铜处理建成它们分别是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宝云图,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重207吨;湖北武当山金殿,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建,80多吨;山西五台山铜殿,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 建,50吨;山东泰山金阙,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建,20余吨这些金殿设计精美,轩昂巍峨,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通过比较,我们也进一步了解到昆明金殿在全国铜殿中首屈一指的地位 参观完博览苑以后我们出南门,过长廓,但见满山的云南油杉,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此处树木苍翠挺拔,花草郁郁葱葱,微风拂来,满园清香,令人心旷神怕如沿南侧小路进发便可到达茶花园茶花又称山茶,为云南八大名花之首,也是昆明市的市花茶花园内植茶l万多株,占地150亩园中荟萃了云南、广西还有华东等地精品名种如狮子头、恨天高、早桃红更为难得的还有号称茶花皇后的金花茶金殿茶花园占地面积之大,茶花品种之多,均为全国之冠每当春寒料峭,满山遍野山茶怒放,花大如斗,红白相间正所谓万紫干红,春色满园 ,展示了云南山茶甲天下的风采山坡上绿草如茵,遥望草坪上双连六角鸳鸯亭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在小路两旁,一座座仿青铜雕塑作品映人眼帘,这是金殿公园新建的青铜文化景廊。

      早在3000多年前的我国商代晚期,云南就有了铜矿的开采冶炼技术,开始铸造和使用青铜器到了距今2000年前后,从战国至西汉时期,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古滇国青铜文化,它是云南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铜鼓、贮贝器铜笙、铜枕、铜俎就是那个鼎盛时期青铜器的仿制品我们首先看一看滇王金印1956年11月,在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的发掘中,发现了一颗阴刻着滇王之印四个篆字的金印,重90克,印面边长2.4厘米见方上有蛇钮印把,大家仔细看:蛇首昂起,蛇身盘曲,背有鳞纹,十分生动、精美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古滇王国存在的历史事实,也进一步证实了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庄娇王滇,以及汉武帝赐滇王金印的真实性大家再过来看,这就是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古墓中著名的牛虎铜案:一只凶恶的老虎咬住了牛尾,母牛腹下保护着一只小牛它反映了不畏强暴和母爱的主题思想整个铜案构图新颖,造型完美,重心平稳,动静统一这个铜案是古代祭祀时用于放置祭品的器物据说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看过实物后给了极高的评价,他指出:战国时期的这件青铜铸器表明当时的科学特别是力学水平已经十分高超,雕铸品用后尾的虎与硕大牛头构成了平衡,而腹下的小牛又降低了铜案的重心,真是妙不可言。

      牛虎铜案堪称青铜器的珍品,也是云南青铜文化代表和象征奇特而精美的云南青铜器,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的奇丽瑰宝继续向前,只见一座金碧辉煌,巍峨挺拔的钟楼雄峙于鸣凤山巅,此楼建于 1983年,楼高30米,共3层,每层12个飞檐翘角,犹如36只展翅欲飞的鸣凤楼上悬挂着一口铜钟,高3.5米,口径周长 6.7米,重14吨,铜钟上铸有大明永乐二十一年岁在癸卯吉日仲春造距今已有570多年历史此钟原排中国古代大钟的第三位:第一为北京大钟寺大钟,铸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重46吨,第二为南京大钟亭大钟,铸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92年)重23吨到了1989年,经测定,北京钟楼上的大钟重 63吨为新钟王,它铸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这样昆明金殿的大钟退居第四此钟曾悬挂在昆明宣化楼上,用来报警报时为了更好保护这一文物,政府拨专款修此钟楼刚才有一团友提出:为什么永乐年间有这么多大钟?究其原因,在于燕王朱棣借清君侧而发动靖难之役夺得皇位战争中死难的将士百姓无数,明成祖上台后又施行瓜蔓抄,滥杀建文帝的文武大臣,受株连死伤者数万人之多为稳定人心,巩固皇位,遂大作水陆道场超度亡灵。

      永乐大钟就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钟内外大都铸满经咒,据说祭祀祈祷时,每敲钟一下,就等于念钟上经文一遍,以此来超度灵魂上行下效,一时间铸钟之风盛行全国各位团友,今天感觉不虚此行吧?郭沫若先生游完金殿后曾赋诗一首,我把它作为金殿之游的总结:天门开胜景,不觉道途赊;金殿千秋业,红梅几树花茶香清椅席,松籁净尘沙;蝶翅迎风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