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民法》考点分析.docx
15页公务员考试《民法》考点分析第一节:概述考点一:民法概念1'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民法是社会 主义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点二: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2、平等、自愿、等价原则3、公平、诚实信用原则4、遵守法律和政策的原则,民事活动应(遵守法律),没有法律的应当 (遵守国家政策)5、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民事活动应尊重社会公德,不得 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第二节民事法 律关系的主体 考点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调整的 具有(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即具体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关 系)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公民和 法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考点二:公民1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的资格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到死亡)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或 履行民事 义务的能力根据公民的(年龄和精神状况)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的精神状况正常的人具有完全 民事行为能力16- 18)周岁的精神状况正常的公民如果以自己的合 法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可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4一一 18)周岁的公民为限制民事 行 为能力3)、无民事行为能力:(14周岁)以下公民或者精神病人3、民事行为能力必须以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无从 谈起 民事行为能力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不一定有民事行为能力,有民事行为 能力的人一定有民事权利能力考点三:法人1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 民事义务的(组织)2、法人应具备的条件:4条(D、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始于(依法设立或登记的事实),终于(法人依法撤销或解散)的法律事实一般是同始同终法人 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都是由(成立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所决定的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考点一:民事法律行为1'民法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的合法行为2、成立要件(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1) '实质要件: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 社会公共利益2)、形式要件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默认形式)三种考点二:代 理1 '《民法通则》规定:代理人在代理的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 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2、代理关系的特征:(1) '代理人在(代理的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活动3)、代理主要实施的是(民事法律行为)4)、被代理人对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3、《民法通则》规定:代理包括(法定代理、委托代理、制定代理)4、代理权的行使:(1) '代理人应在(代理的权限内)行使代理权2 )、代理人应为(被代理人)的利益而形式代理权3)、代理人在行使代理权是不得(滥用代理权)第四节物权与所有权考点一:物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1'物权是指(权利主体)在法定的范围内享有(直接支配其物)并(排除他 人干涉)的民事权利2、物权的特征:(D '物权是一种(对世权),它的权利主体总是(特定的人),而义务 主体则是(不特定的人)物权主体以外的任何人都是义务主体,负有不得 侵犯的义务2)、物权的客体是(独立特定的物),而非(精神财富或行为)。
3)、物权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同一物权不能有两个不相容的物权 (4)、物权的内容是对(物体)的直接管理和支配5)、物权具有(追及权和优先权)考点二:财产所有权(唯一完全的 物权)1 '财产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处分、使用、收益)的 权2、与其他物权相比具有如下特征:(1) '财产所有权是一种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2)、它是唯一完全的物权3 )、具有强烈的(独占性、排他性)4)、其客体总是独立特定的(物体和财产),而不是(智力成果和行 为)5)、所有权相对于债权具有(永久性)3、所有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其中(处分)权是所 有权中带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第五节债权考点一:什么是债及其特征 1'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 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 人)2、债的特征:(D '从反应的社会关系看,债是(财产流转)的法律表现,反应(动 态的)财产关系2)、从法律关系的主体看,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债权 人、债务人都是特定的3)、从法律关系的客体看,债的客体不限于(物),还包括(行为)。
4)、从法律关系的内容看,债的权利主要表现为追求(债务人为或者不为 的)一定行为债权人权利的实现须以(债务人的一定行为)作条件5)、从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看,致使债产生的事实或行为,既可以是合法 的,也可以是非法的非法的如侵权之债考点二:债产生的根据及其法律依据及其分类1 '债发生的根据是(产生债的法律事实)2、债发生的主要事实依据有(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1 )合同,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是债得以产生(最主要和常见)的法律事实2)不当得利,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而收益,致使他人受损害,其性质不是受益人实施的违法行为3)无因管理,指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 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4)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单方实施的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的不 法行为3、债的分类主要有五种:关键是记住对应关系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特定之债与(种 类之债);简单之债与(选择之 债);主债和(从债)考点三:合同的概念特征、分类、基本原则及其订 立的程序1 '合同的概念: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 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2、(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
3、合同的分类:(1) '根据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分担,分为(双务合同与单务合 同)2)、以当事人去的权益是否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分为(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3)、根据合同是否交付(标的物)为生效要件,分为(诺成性合同与实践 性合同)4)、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分为(要式合同与非要 式合 同)4、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5、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包括(要约与承诺)两个步骤考点四:合同的效力及失效、变更、撤销1、无效合同的情形:(2) '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2、出现下列情形,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 撤销)合同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以订立合同显失公平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 况下订立的3、效力待定的合同,经有权人追认后有效,否则无效(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2)、五代理权的人以他人的名义订立的合同;(3)、无处分权人订立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例题:张三在周大福珠宝店购 买了一根千足金项链,回家后才发现时镀金的铜项链,该合同的性质是()A无效的合同B可撤销或变更的合同C效力待定的合同考点五:合同责任包括(违约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1 ' (缔约过失责任)指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一方假借订立合同实施损害对方 利益为目的的行为或实施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而造成对方损失时应 负的赔偿责任2、(违约责任)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 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考点六:合同的担保1 ' (保证)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 证人按约定向债务人(履行债务或承担债务)的行为2、(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权,而将财产抵 押作为担保的方式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财产折 价或者拍卖后得价款优先受偿抵押物是(不动产)3、(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动产质押)指将动产交 由债权人占有,不履行义务时,债权人依法拍卖受偿权利质押)是指以(汇票、支票、仓单、提单)等依法可以质押的权利出质作为 债券担保的质押方式4、(定金)是为担保合同的履行,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另一方给付一定金额。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义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方不履行义 务应(双倍返还)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考点七:债的履行和终止1 '债的履行是指(债务人)全面地、正确地履行债所规定的义务,使(债权 人)的权利得到完全的实现2、债的终止(履行、抵消、提存、双方协议、混同、公民死亡或法人终 止)第六节知识产权 考点一:什么是知识产权及其内容和法律特征1'知识产权又被称为(智力成果权),指(公民、法人)对自己的创 造性 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在内的民事权利2、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其他科技成 果权)3、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1) '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2)、它的(客体)必须有能为人感知的(客观形式)和(首创性、新颖性)3)、它具有(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考点二:著作权1 ' (著作权)是指对自己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创造品)依法享有的(人身 权和财产权)等民事权利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同(版权)系同义 语2、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3、著作财产权包括(再现作品获得报酬权、演绎权一一复制权)。
4、我国对作品实行(自动保护原则),作品在(完成时)即取得著作 权考点三:专利权1 '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依法享有的 专有权即独占权2、申请原则:(先申请原则)和(一件发明只能授予一件专利的原则)3、专利权的期限:发明专利权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 为(10年),均从(申请日)算起一一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算起4、专利权的保护: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 求书)内容为依据,(说明和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外观设计专 利)以表示在图书照片中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考点四:商标权 1 '商标权具有(时间性、专有性、地域性)的特征2、商标权的取得在我国应遵守(注册原则)和(先申请原则)注册 原 则,即商标专用权的取得必须进行商标注册,在我国绝大多数产品自愿注 册,但对(卷烟、药品)等商品采取强制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