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案.docx
4页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0《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嫂、恳、筛”等11个生字,会写“郎、爹、歹、”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好歹、稀罕、成家立业、相依为命”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 从语言文字中理解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4. 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教学重难点:1.认识“嫂、恳、筛”等11个生字,会写“郎、爹、歹、”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好歹、稀罕、成家立业、相依为命”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 从语言文字中理解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二. 了解民间故事,简介作者1. 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故事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地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霞绢绿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地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名I•之功,贪欢不归。
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2. 《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民间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3.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叶圣陶(1894〜196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教育家、现代作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童话有《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刊》《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4. 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 自读课文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2)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3) 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 学生交流汇报:(1)指名读生字“嫂、恳、筛、歹、罕、梭、狱、酿、磕、拘、落”2)去拼音开火车组词3)出示生字:“郎爹嫂辆歹罕纱妻趟托泳婚辈挨”4) A指名读认B小老师领读C开火车认读生字5) 分析生字并指导书写。
6) 给生字“辆酿”加一加,变成另外的字7) 给生字“郎纱趟”换一换,变成另外的字8) 分析多音字“落挨曲”9) 找出新词、理解词语,并集体齐读10) 借助语境理解词语:勤勤恳恳成家立业恋恋不舍相依为命3. 你还值得哪些含有“牛”字的成语吗?九牛一毛多如牛毛牛刀小试对牛弹琴气冲牛斗汗牛充栋4.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孤苦伶仃的牛郎关心老牛,与老牛亲密无间,以及在老牛的指引下与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妻的故事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 读读想想:(1) 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试着给课文分段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并标出自然段2) 想想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2. 学生交流汇报:生1: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第一段(1-4):介绍牛郎的凄惨身世,他和牛关系亲密第二段(5-8):哥嫂分家产并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通过自己的努力安家第三段(9-13):老牛指引牛郎结识织女第四段(7-11):牛郎结识织女,二人结为夫妻生2: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的身世凄惨,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四. 课堂练习,巩固字词1.我能拼正确,还能写漂亮SCOzixihandiema()()()y6uyOngjiehunwujuwushu()()()2,火眼金睛辨字形郎()嫂()趟()辈()朗()搜()躺()悲()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牛郎织女》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认识和会写本课中的生字,对课文中生词有所了解在学习字词的基础上能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理解课文,能够想象故事中所描绘的画面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1.把生字抄写的作业本上;2. 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七.板书设计10.牛郎织女(一)langdiesdoliangdaihanshd郎爹嫂辆歹罕纱qitangtudy6nghunbeiai妻趟托泳婚辈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