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docx
4页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纪念碑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 事业努力奋斗教学重点】: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说明顺序【教学难点】: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方法】:1、资料助读法 2、讨论点拨法【课前准备】: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PPT课件 剪辑视频【时 间】: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彩色图片)同学们,我想大家都认识图片上这座高大、巍峨的建筑物这是耸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那么雄伟庄严,令人肃然起敬那么这座纪念碑有多高、用什么建造、又是为了纪念什么人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周定舫,一同去瞻仰、了解这座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二、初读文章 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积累生字词(1)生字注音 瞻(zhān)仰 (yǎng) 矗(chù)立 奠(diàn)基 砌(qì)墙 伟绩(jì) 天堑(qiàn) 镶(xiāng) 嵌(qiàn) 发髻(jì) (2)、解释词语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遥遥相对:遥遥,形容距离远远远地相互对着 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 2、学生谈论自己的读后感受从文章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课文主要介绍的内容,对课文内容还存在着哪些疑问等要求语言努力做到简明、流利教师给予适当鼓励)三、研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顺序1、阅读1---3自然段,思考:(1)、哪几个词体现了作者对纪念碑总印象、概括总特征学生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巍峨、雄伟、 庄严(2)、搞清纪念碑的位置及说明顺序a、学生划出关键词,结合资料,画出纪念碑的方位简图学生交流后展示并回答,教师对于学生回答应给予肯定) 位置:“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多媒体展示广场平面图: b、 顺序:按照作者的活动顺序把纪念碑介绍到读者面前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碑前→踏上台阶→到了平台”活动顺序清晰,由远而近,把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以及整个形象介绍得明明白白 (3)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了那些内容?学生根据课文回答,教师板书:交代了建碑的时间(决议兴建的时间和动工兴建的时间)碑身的规模 (用具体数字与天安门比较)建碑的特殊材料 (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建碑的重大意义。
2、阅读4—6自然段,了解纪念碑的结构,结合资料思考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学生根据课文回答(展示纪念碑各部分彩图)(1)结构图示: 四周 汉白玉栏杆 正面 题词 碑身 背面 碑文 纪念碑 两侧 花纹 小碑座 雕刻 碑顶 大碑座 10幅浮雕归纳:这部分主要介绍了纪念碑的四周栏杆、碑的正面题词和背面碑文、碑身的装饰以及大碑座四周的浮雕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高度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现了 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是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的阐述2)分析说明顺序:a、由下而上:台阶——平台(双层汉白玉栏杆)——碑身——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b、由正面而背面:题词——碑文c、先四周后中间:碑身四周——碑身——碑心石归纳: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等整体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3、阅读6—10自然段,简要介绍大碑座四周十块浮雕的内容,结合多媒体资料介绍,学生标出十幅浮雕的具体位置,并分析说明顺序。
(1)东一:“虎门销烟” (2)东二:“金田起义”(3)南一:“武昌起义” (4) 南二:“五四运动”(5)南三“五卅运动” (6) 西一:“八一南昌起义”(7)西二:“抗日敌后游击战” (8) 北一:“群众支援前线” (9)北二:“胜利渡江,解放全国” (10)北三:“人民欢迎解放军”明确顺序: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同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即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4、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浮雕的画面 学生可根据图片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选择其中一幅进行讲解,如遇不了解的,教师不必当堂讲解,可作为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找适当时间进行交流交流后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选择这8个历史事件由此说说为什么要建造这座纪念碑?学生可结合历史知识畅所欲言明确:文章用大量的笔墨来介绍浮雕,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为了自由、解放,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与碑文相呼应,突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四、课堂拓展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十幅浮雕都是解放前重大历史事件场景的历史再现。
如果需要你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一幅反映解放后重大事件的浮雕,你会怎么样设计呢?学生可根据自己储备的知识进行设计,先在小组内交流,每一小组选择一幅最好的在全班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点评五、课堂小结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我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作者是以一个瞻仰者的身份来说明的本文既介绍了纪念碑的位置及它的结构特点,又介绍了它的修建过程及感受,作者之所以能做到有条不紊,是得益于在说明顺序中,采用了以活动顺序为主,以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的组织材料的方法,使我们清晰地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此外,通过学习,我们也了解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我们青少年一代要学习先烈们的献身精神、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六、课外练笔运用一定的顺序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介绍学校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建筑,重点突出说明顺序教学说明】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等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精神,并且在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加强爱国教育。
人民英雄纪念碑,对大多数初一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仅凭读课文,学生也可能不会十分形象直观地想像出纪念碑的形象对此,教师认真备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纪念碑的图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大家得到充分感知,学生了解纪念碑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在了解纪念碑的结构和说明顺序时,利用影像资料结合图示给了学生丰富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与此同时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学生画平面示意图、讲解历史事件、设计现代纪念碑,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来,他们可随时补充、纠正并总结这样,让他们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不断主动把握学习机会,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件配着音乐,纪念碑庄严,雄伟的特征也得到充分展示,学生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瞻仰了纪念碑,加深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