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的期望差距.doc
25页关于审计期望差距的讨论班级:2011级会计一班老师:唐小英组号:第6组组员分工:王莹影 201108020416 (组长)张晓岚 201106080129 ( PPT 制作)赵思瑶 201108030131吴晓曦 201108010313左佳冰 209031100112摘要审计起源于对对经管行为的检验,由于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的出现,公司的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用者和经营者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 则需要独立的第三方来通过对经管行为进行检验解除经营者的经管责任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不断发生,形成“诉讼爆炸” 局面随着大量公司破产,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被纷纷告上法庭,公众 将大部分责任呢归咎于注册会计师能力不足,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 缺乏独立性,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赔偿损失但是在这些案件中也存在一些注 册会计师已经按照现存准则进行审计但仍受到牵连的案例这正是由于“审计 期望差距”的存在审计期望差距是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存在的 差距①研究审计期望差距,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审计师、社会公众、审计准 则弄清楚三要素的关系,以及形成期望差距的原因,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认 识审计期望差距带来的影响,分析审计期望的构成因素,从而探讨减少审计期 望差距的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审计期望差距以来审计期望差距被认为 是当前审计执业界和监管机构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②通过对审计期望差距的研究,可以更加明确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免受不合理的指控,加强对他们 的保护;同时能促使审计人员加强其执业能力,缩小期望差距关键词:审计人员,审计准则,合理期望差距① 麦克唐纳委员会研究报告定义Humphrey et al.1992I摘要 -1 -前言 -2 -第1章 审计期望差距的含义 -4 -1.1 审计期望差距的含义 -4 -1.2审计期望差距的表现 -5 -第2章 审计期望差距产生的原因 -7 -2.1审计师方面的原因 -7 -2.2社会公众方面的原因 -8 -222 公众对于审计工作存在误解 -9 -2.2.3 “深口袋理论”造成过高的公众期望 -9 -2.3审计准则方面的原因 -9 -2.3.1 审计准则产生过程存在欠缺 -9 -2.3.2 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存在欠缺 -10 -2.3.3部分准则条款规定不明确 -10 -第3章 审计期望差距产生的心理学分析 -11 -3.1审计期望差距的心理学结构 -11 -3.2审计期望差距的认知心理学成因 -11 -第4章 审计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 -14 -4.1 审计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 -14 -4.2审计期望差距的分类 -15 -第5章 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对策 -15 -结 论 -18 -文献综述 -19 --# -前言期望差距一词最早出现在 1974年的Liggio (The Expectations Gap:The Accountant ' s Legal Waterloo),this gap by Liggio(p.29)stated that ‘ this expectation is aided and abetted by profession '(这种期望依靠专业的辅助和支持)。
①Cohen委员会在1978年的报告中提出“期望差距”的概念 :’the gap between what the public expects or needs and what auditors can and should reas on ably expect to accomplish '( “公众对审计的期望或需要与审计人员本身能够被并且应该被合理期望完成的审计任务之间存在期望差距” )并认为,差距存在的责任主要不在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而主要在于审计准则还不够明确 和严密,审计人员执行的审计业务有效性还不够在80年代后半期,大公司破产、官员的贪污、舞弊以至于大规模的行贿事 件连续发生,这些事件通过新闻媒体广为告之人们产生一个疑问:审计人员 审计财务信息为什么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他们是否认认真真的进行审计?1985年,美国会计师公众(AICPA、美国会计师协会(AAA)财务主管协 会(FEI)、内部稽核协会(IIA)以及管理会计人员协会(IMA)等五个机构赞助成 立了‘不实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该委员会认为对财务报表负责的应是企业, 尽管如此,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告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8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连续公布了 53-61号9份说明书(通 统称“期望差距审计准则”、这些准则主要包括界定审计人员对发现错误与舞弊 的责任、如何更有效地执行审计以及如何将审计结果做到有效地沟通等方面1997年,为了继续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还颁布了第 82号准则《在财务报告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取代了第 53号准则《审计人员对发现和报告错误及不合规行为的责任》一方面给审计人员揭露舞弊和明确指南, 同时是审计职业界与公众的一次有效沟通2001年安然事件及随后世通国际等一系列会计舞弊丑闻的发生,沉重的打 击投资者的信心,审计期望差距进一步扩大针对这一系列会计丑闻,美国国 会颁布一系列保护投资者规范会计师行业监管和公司治理的法律,最主要的是《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希望据此来挽回公众对审计职业的信心,帮助缩小前言审计期望差距关于如何合理消除期望差距,各个国家都进行了相应研究 1986年加拿大委员会主要调查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其中大多数成员都不是注册会计师他们 发现,公众对审计人员的期望与审计人员业绩的认识之间确实存在差异 1987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CW成立专门团体,研究公众 对审计作用的想法与审计人员的看法之间存在差距。
我国虽没有制定专门的“审计差距准则”但是在独立审计准则中叶包含了 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在1996年实施的第一批准则中,主要对会计责任和审计责 任做了明确的界定1997年实施《独立审计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审计独 立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对发现并报告错误与舞弊的责任作了专门的规范 1999年实施的《持续经营》、《违反法规行为》、《与审计跨季报表一同披露的其 他信息》、《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管理当局声明》、《与管理当局沟通》,以缩 小审计期望差距2006年,又出台了《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 《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审计 准则第1341号一管理层声明》②各国的相应准则的出台在为缩小审计期望差距方面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赖和对其审计意见的信任都有所提升但是,缩小 审计期望差距并不是单方面的满足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标准,社会公众的广泛性 和要求的多样性使得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同时也受制于审计技术 和审计职业能力所以对于审计期望差距,我们只能采取措施不断缩小,并不 可能完全消失①《审计差距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财务监督2009.04②《缩小审计期望差距在新审计准则中的体现》中国审计 2010.03-# -第1章审计期望差距的含义第1章审计期望差距的含义1.1审计期望差距的含义1.1.1审计期望在审计活动是一种提供特殊公共服务的活动,其提供的最终“产品”是一 种审计信息。
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人员等审计信息使用者,会从各自对 审计信息的价值取向对审计工作有不同的需求,对审计质量做出不同的评价, 如果审计人员不承担满足社会公众的期望的职责,审计就不能够存在所以对 于社会公众新的期望和需求,审计界不能视而不见,而是应以满足社会公众的 期望作为唯一的和最高的目标,只有迎合这些期望,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 执业中提供符合社会公众所需的高质量的服务,才能保证审计界的存在和良好 发展,才能有效履行自身的职责,才能更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若不迎合这 种期望,审计界要么继续生存但面临大量的指控,要么失去服务对象,被排除 在社会经济结构外①因此,审计期望就是审计报告使用者对审计工作结果和质 量的看法和需求1.1.2审计期望差距的定义对于审计期望差距的含义,审计界开展过深入的探讨引言中提到麦克唐 纳委员会提出了的报告认为审计期望差是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审计执 业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距汉姆弗雷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审计师审计业务的执 行与审计服务的受益者所信赖和需求不尽相同,由此产生期望差距 ②Grav和Man so n( 2003年)使用了汉弗莱对审计期望差距的认识,指出审计期望差是描述 那些依赖审计人员报告的人对审计的期望与审计人员认为所应当执行的行为标 准之间的差,它由合理差距和执行差距构成。
③谢荣认为,审计能力是相对有限的,当审计所能完成任务的能力不能达到社会的全部期望时,或者说当社会与 职业界对于审计内容和要求不一致时,就出现了 “期望差距”,这是双方在目标①谈审计期望 中国大学招商网②审计术语:审计期望差 知识中心网② Christopher Humphrey Debating Audit Expectation一致性上虽存在的差距①毕秀玲认为,期望差距是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或社 会对审计的要求与职业界的观点和实际行为作用之间的距离 ②1.2审计期望差距的表现审计期望差距是一种认识上的差异,其产生差异主要是审计师和社会公众对审 计工作的认识的不同从审计发展历史来看,由于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委托 代理工作越来越普遍,所有者和经营者达高度分离的状态公司的经营者通过 定期发布的财务报表来陈述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股东通过财务报表来对经营 者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随着上市公司的出现,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扩展到整个 社会公众审计师的审计结果与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之间本身就存在一定差 距同时,企业的业务经营日益复杂,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所遵循的会计准则越 来越多,业务处理的专业化,对审计业务有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就要求审计是 应按照一定的规章规范开展审计业务为了从制度上使公众信赖审计师的审计 结果,审计准则应运而生对于审计职业界来说,审计准则是评价审计师工作 质量的标准,是判定审计师审计责任的尺度但是在审计工作中,审计准则与 审计实际执行之间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差距所以,最终形成审计期望差距 的三大主体:审计师、社会公众、审计准则1.2.1对于审计实际业绩存在期望差距审计师依据审计准则执行审计活动和处理审计业务但在审计职业过程中,审 计师受个人素质、审计任务、职业环境等因素影响,审计师在实际工作出现偏 离准则的情况审计人员在职业过程中由于自身道德及外界压力等影响也可能 违背其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原则,违背审计职业道德,所以审计实际 业绩中存在着缺陷而公众依据执业准则对审计工作进行评价,必然产生审计 期望差距这种差距会随着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技能的提高而缩小但是, 新的审计手段和技术的出现和审计准则的修订,会使这种差距出现短时间的扩 大的状况① 谢荣《市场经济中的民间审计责任》 上海社科出版社1994谢荣《论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关注》 审计研究1998( 5)② 毕秀玲《轮审计应有的职业关注概念的基本理论》 审计研究资料19991.2.2对于审计责任的界定存在期望差距审计师的法定责任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合法公允发表审计意见。
但是审 计师的责任不能替代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审计师与管理当局的责任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