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方法.docx
7页学校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方法 学校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方法 [1、主要施工程序 1.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证,需要我们施工单位从施工的角度对设计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请设计院考虑 2.施工准备、技术交底 根据施工图要求及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劳动力、机具及相关预埋、预留阶段材料的准备,并根据设计、国家规范、公司技术要求进行相关施工方案的编制和技术交底工作,如防雷接地、配管、穿线、桥架和线槽安装、电缆敷设、灯具安装和系统调试 3.现场预埋、预留 在做好施工准备和技术交底后,需配合土建进行地下室施工,主要有接地网的焊接,电线管的预埋和桥架孔洞的预留 4.盘柜安装、配管、电缆敷设、穿线和配合装饰安装组成电气安装的主要部分,应严格按设计和国家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5.调试阶段 照明系统调试: 测试各回路绝缘电阻--照明配电箱送电--按设计分回路送电--试灯 动力系统调试: 测试各回路绝缘电阻--控制部分本体调试--带设备无负荷试车--联动试车 [2、成套配电柜(盘)安装 1.工艺流程:设备开箱检查-设备搬运-柜(盘)稳装-柜(盘)二次线配线-试验调整-送电运行验收 2.开箱检查:按照设备清单、施工图及设备技术资料,核对设备本体及附件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附件、备件齐全;产品合格证件、技术资料、说明书齐全;外观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整;柜内电器装置及元件、器件齐全,无损伤,做好检查记录。
3.基础型钢的安装 1) 按图纸要求对型钢进行预制,对其矫平、矫直,然后除锈防腐; 2)与土建施工人员配合,放置预埋件,待基础强度符合要求后,再安放型钢,同时采用水平尺找正、找平,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 目 允许偏差 mm/mmm/全长 不直度<1<5 不平度<1<5 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5 3) 基础型钢顶部应高出抹平地面10mm 4)埋好后,再用镀锌扁钢-40×4在基础型钢两端与接地网焊接,外露部分做防腐处理 4.盘柜安装 1)立柜工作需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立柜找正需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找正可以采用在柜与型钢间塞0.5mm铁垫片的方法,但每处垫片不能超过3片; 2)找平找正后,柜与柜之间应采用螺栓拧紧,柜与型钢之间,采用手枪钻打孔,采用镀锌标准紧固件,螺栓连接,切忌采用气割或电焊开孔; 3)盘柜安装,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垂 直 度(每米)<1.5 水平偏差相邻两盘顶部<2 成列盘顶部<5 盘面偏差相邻两盘边<1 成列盘面<5 盘 间 接 缝<2 4)安装好的每台柜宜单独与基础型钢作接地连接,连接应紧密、牢固;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侧挡板均用镀锌螺丝连接,柜上装有电器且可开启的柜门,应采用有足够强度的裸铜软线与已接地的金属框架可靠连接; 5.二次线连接 按原理图逐台检查柜上全部电气元件是否相符,其额定电压和控制操作电源电压必须一致。
按图敷设柜与柜之间、柜与现场操作按钮之间的控制连接线,控制线校线后,将每根芯线连接在端子板上、一般一个端子压一根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根,多股线应涮锡,不得有断股 6.试验调整 将所有的接线端子螺丝再紧一次,用500V摇表在端子处测试各回路绝缘电阻,其值必须大于0.5MΩ然后分别试验控制、连锁、操作、继电保护和信号动作,正确无误,可靠灵敏,则试验合格 7.送电运行验收 在安装作业全部完毕,质量检查部门检查全部合格后,按程序送电,办理验收手续 8.注意事项: 1)柜(盘)的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柜内的电气设备与导线和母线连接必须接触严密,应用力矩扳手紧固 2)设备在搬运、保管和施工过程中严禁碰撞,使盘柜受损 3)双路电源进线的配电柜压电缆时,注意主回路和备用回路的顺序 4)送电调试前,必须将柜上、柜内的杂物、尘屑清除干净 5)成套柜安装完毕,柜内电气设备应符合: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应动作准确、可靠;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接触紧密;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柜内照明齐全 [3、管线敷设 1.暗管暗敷流程:弯管、切管、套丝-测定箱盒位置-稳住箱盒-管路连接-配合现浇混凝土-地线焊接 明管、吊顶内管路敷设:预制加工管弯、支架-箱、盒测位-支、吊架固定-箱合固定-管路连接-跨接地线 2.严格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管材。
3.管子安装前必须消除管内毛刺和铁刺,管子严禁采用电焊、气焊切割 4.弯管过程中要注意,弯管要采用配套的弯管器弯制,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穴和开裂,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埋设于地下和混凝土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同时,其埋深不得小于15mm,管道应尽量埋于二层钢筋之间,且应尽量避免重叠 5. 钢管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径的1.5 3倍,管口必须对准,焊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连接处的内表面应光滑、平整薄壁钢管的连接必须用丝扣连接,严禁采用熔焊连接 6.采用套管连接预埋于混凝土中的钢管,其连接处应作防漏处理,以防浇注时灰浆流入堵塞管路 7. 暗配管必须使用钢制接线盒,严禁采用塑料或木制盒厚壁钢管与盒的连接采用焊接,管口应高出盒内壁3 5mm,焊后需补涂防腐漆;薄壁钢管的管盒连接采用锁紧螺母固定,管螺纹宜外露2 3扣 8.与土建密切配合,按规范施工,并及时作好管口封堵,以防杂物进入堵塞管子 9.对于部分线管较长、弯头较多的管路,应预先穿好铁丝以方便日后穿线工作的进行 10. 管与管、管与盒连接,应作好接地处理,丝扣连接应采用不小于Ф6的圆钢作接地跨接。
11.埋于地下的管路应尽量不穿过设备基础,管路在穿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应装设补偿装置,并做好接地柔性跨接 [4、管内穿线 1.管内穿线的主要程序 扫管-穿带线-放线与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管口带护口-导线连接-导线绝缘电阻摇测 2.相线、中性线及保护地线的颜色应加以区分,相线为红、黄、绿三色;中性线为淡蓝色;保护接地线为黄绿相间 3.穿线前,采用压缩空气,将管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对管线长的可吸入少量滑石粉,以减少磨擦,并检查管口毛刺和刃口是否清除干净,以防穿线时导线绝缘被损坏 4.放线时采用放线架,以免导线扭结和打扣,同时,引入导线外圈抽线头放线,以免弄乱整盘导线或导线打成小圈扭结 5.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其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面积的40%,且导线绝缘层不得损坏,导线不得扭曲 6.如单根管内导线较多,为防止导线端头路途受阻,要剥出端部线芯,并排好,与引线一端缠绕接好,再穿管 7.穿线时,应两人配合进行,一人在一端拉钢丝,一人在另一端把所有电线紧拧成一束送入管内,二人动作应协调一致,应尽量减少导线与管口处的磨擦。
8.导线的连接必须保证质量,割开绝缘层时,不得损伤线芯,芯线连接,外缠绝缘带应均匀严密,不得低于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 9. 注意钢管穿线前应先套护口,严禁先穿线后套护口的施工方法 10. 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在盒(箱)内导线有适当余量 11.用500V兆欧表对线路的干线和支线的绝缘测,在电气器具、设备未安装接线前摇测无误后再进行送电试运行,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 M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