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华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2章 数与量》同步练习卷.doc
5页华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2章 数与量》同步练习卷 日期:2019 年 01 月 26 日用时:____得分:____一、填空1、在计量较重的物体时,通常用比千克大的单位来表示2、吨、千克、克之间的关系如下:1吨=千克、1千克=克、1吨=千克=克3、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只小狗重约2(2)一罐薯片重约250(3)一头犀牛重约6(4)一只梨重约100(5)小巧的体重30(6)一块橡皮约重64、9吨=千克80吨=千克307千克=克600千克=克6732kg-3t=kg2t+560kg=kg8t+3000kg=t3t-250kg=kg5、在横线里填“>”、“<”或“=”5千克<>=500克6000克<>=6千克7800千克<>=8吨90000千克<>=9吨13吨<>=1吨+200千克4吨<>=7000克6、我们用一只手就可以轻易地拿起来的物体以作重量单位7、类似于一袋大米的物体以“”作为重量单位8、“”一般用于计量较大或较重的物体.1吨可以写成二、选择1、一辆货车装运3台机床和450千克零件.每台机床重800千克.这辆货车共载重()A.2050千克B.2850千克C.2150千克2、沙石场上有482吨沙石,如果用载重4吨的卡车来运载,那么要把这些沙石全部运走,需要卡车()A.120辆B.121辆C.122辆D.123辆3、3吨900千克=()千克。
A.30900B.903C.1200D.39004、8天烧煤4吨,平均每天烧煤()A.5千克B.5吨C.50千克D.500千克5、李大婶养了两头猪,母猪重267千克,比公猪重16千克,两头猪共重()A.283千克B.518千克C.550千克D.299千克6、一盒饼干重500克,4盒同样的饼干重()A.200千克B.20千克C.2千克D.20190克三、判断1、1000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铁轻…… √×2、20吨里面有2个10000千克…… √×3、1吨比70千克重30千克…… √×四、解答题1、小胖妈妈买来4桶葵花籽油,每桶2500克,共重多少克?合多少千克?列式:答:共重克,合千克2、搬运工人把8台电动机器装上载重5吨的卡车,每台电动机器重620千克,这些机器的总重量超过卡车的载重吗?列式:答:这些机器的总重量这辆卡车的载重量3、小亚叔叔家今年果园里共收获5吨梨,如果每25千克装一箱,这些梨可以装多少箱?列式:答:这些梨可以装箱4、超市第一天运来一批橘子,卖出325千克,还剩80千克,第二天运来的橘子是第一天的4倍,第二天运来多少千克橘子?列式:答:第二天运来千克橘子5、第一水泥厂有水泥360吨,第二水泥厂有水泥150吨.从第一水泥厂运多少吨水泥到第二水泥厂后,两个厂里的水泥才会同样多?列式:“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答:从第一水泥厂运吨水泥到第二水泥厂后,两个厂里的水泥才会同样多交 卷“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