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学专题—围手术期输血指南-董俊娜.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87312409
  • 上传时间:2024-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3M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围手术期输血围手术期输血(shū xuè)指南指南董俊娜董俊娜2017-09-142017-09-14第一页,共四十五页 定义(dìngyì) 围术期输血围术期输血是指在围术期输入血液(包括自体血以及(yǐjí)异体全血、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疗效(liáoxiào)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便于保存和运输成分输血第二页,共四十五页 七、不良反应的防治七、不良反应的防治(fángzhì)二、术前准备二、术前准备(zhǔnbèi)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五、自身输血五、自身输血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一、术前评估一、术前评估目录第三页,共四十五页 七、不良反应的防治七、不良反应的防治(fángzhì)二、术前准备二、术前准备(zhǔnbèi)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五、自身输血五、自身输血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一、术前评估一、术前评估第四页,共四十五页 一、术前评估一、术前评估(pínɡ ɡū)(pínɡ ɡū)1. 有无输血史,有无输血并发症;2. 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3. 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4. 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况;5. 运用临床(lín chuánɡ)结构化问卷法了解患者出血史、家族出血史及详细用药史华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ā sī pǐ lín)等第五页,共四十五页。

      6. 一般体格检查;7. 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血型鉴定、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毒抗体以及HIV抗体等,对有出血史的病人(bìngrén)应进行术前血小板功能评估;8. 重要脏器功能评估;9. 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益处第六页,共四十五页 七、不良反应的防治七、不良反应的防治(fángzhì)二、术前准备二、术前准备(zhǔnbèi)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五、自身输血五、自身输血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一、术前评估一、术前评估第七页,共四十五页 二、术前准备二、术前准备(zhǔnbèi)1. 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2.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3. 停止或调整抗凝药物(yàowù),可预防性给药改善凝血功能(如氨甲环酸和6-氨基乙酸等)择期手术患者可推迟手术直至抗凝药物的效力消失;4. 有出血史的患者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并判别血小板功能减退是否因使用抗血小板药所致;通过抑制通过抑制纤溶系统纤溶系统(x(xì ìtǒng)tǒng)而起作用,主要而起作用,主要用于用于纤维蛋白酶溶解纤维蛋白酶溶解活性升高所致的出血活性升高所致的出血第八页,共四十五页。

      5.了解患者贫血的原因(慢性出血、缺铁、肾功能不全、炎症等),并根据病因(bìngyīn)治疗贫血,首先考虑铁剂治疗,排除缺铁因素,术前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6. 血液病患者术前应进行病因治疗和或全身支持治疗,包括少量输血或成分输血、补铁、加强营养等;7. 如患者选择自体输血且条件许可时,可在术前采集自体血;8. 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术前应备好预估的需要血量第九页,共四十五页 七、不良反应的防治七、不良反应的防治(fángzhì)二、术前准备二、术前准备(zhǔnbèi)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五、自身输血五、自身输血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一、术前评估一、术前评估第十页,共四十五页 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 —相关(xiāngguān)监测((1 1)失血量监测)失血量监测:密切观察手术失血量(如吸引器和纱布计量)((2 2)重要脏器灌注或氧供监测)重要脏器灌注或氧供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尿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必要时监测血气和酸碱平衡、电解质、混合(hùnhé)静脉血氧饱和度((3 3)凝血功能监测)凝血功能监测:包括标准实验室诊断项目如血小板计数、 PT、APTT、INR、纤维蛋白原等,必要时应进行床旁及时凝血监测如血栓弹力图(血栓弹力图(TEGTEG))、Sonoclot等。

      第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4)监测原则:A.除常规监测外,术中出血患者应在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和凝血功能的监测下指导成分输血B.围术期应维持患者前负荷,但应避免全身血容量过高;严重出血时,应考虑动态评估液体反应性和无创测量心排血量的测定(cèdìng),而不应仅仅依赖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作为唯一判断血容量的标准;C.出现急性出血时,建议反复测量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乳酸水平以及有无碱不足,以监测组织灌注、组织氧合及出血的动态变化D.活动性出血患者,在避免高氧血症的同时,吸入氧分数应该足够高,以预防动脉低氧血症的发生[PaO2<26.7kPa(200 mm Hg)] 第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shū xuè) —红细胞(1)红细胞制品(zhìpǐn):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少白红细胞、辐照红细胞等,每单位红细胞制品(zhìpǐn)中红细胞含量相当于200ml全血中红细胞含量第十三页,共四十五页 (2)输入指征输入指征:建议采用(cǎiyòng)限制性输血限制性输血的策略,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围术期不需要输红细胞,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有无活动性出血等因素决定是否输红细胞;第十四页,共四十五页。

      以下情况(qíngkuàng)需要输红细胞:A.Hb<70g/L;B.术前有症状的难治性贫血患者:心功能III-Ⅳ级,心脏病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对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无效者;C.Hb<80g/L并伴有相关症状(胸痛,体位性低血压、对液体复苏反应迟钝的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脏衰竭)的患者,应该考虑输注红细胞;D.术前心肺(xīn fèi)功能不全、严重低血压或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相对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80-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E.对于围术期严重出血的患儿,建议血红蛋白维持高于80 g/L的水平;第十五页,共四十五页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A.不能依赖输红细胞替代容量治疗B.少白红细胞用于产生白细胞抗体(kàngtǐ)患者C.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和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D.对于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建议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E.高原地区酌情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放宽输血指征F.急性大失血无同型血源时,可适量输入O型血浓缩红细胞,并密切监测溶血反应第十六页,共四十五页 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shū xuè) —浓缩血小浓缩血小板板(1)血小板制品:手工分离血小板、机器单采血小板(2)输入指征输入指征: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jiǎnshǎo)或功能异常伴异常渗血的患者。

      第十七页,共四十五页 以下(yǐxià)情况考虑输注血小板:A.血小板计数>100×10^9/L,不需要输血小板;B.术前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注血小板(产妇血小板可能低于50×109/L而不一定输注血小板);C.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是否输血小板;D.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性渗血,经实验室检查确定有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指征的限制;E.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 )对出血的影响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手术类型和范围、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致的后果(hòuguǒ)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温、体外循环、肾衰、严重肝病等),都是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数目(shùmù)功能第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shū xuè) —血浆(1)血浆制品:新鲜冰冻(bīngdòng)血浆(FFP)、冰冻血浆、新鲜血浆(2)输入指征输入指征:A.PT或APTT>正常1.5倍或INR>2.0,创面弥漫性渗血;B.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C.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D.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第十九页,共四十五页。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A.新鲜冰冻血浆内含全部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规格常为200ml,100mlB.每单位(相当于200ml新鲜全血中血浆含量)新鲜冰冻血浆可使成人增加约2%~3%的凝血因子,应用时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监测(jiān cè)结果及时调整剂量;C.普通冰冻血浆用于因子Ⅲ和Ⅷ以外的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的替代治疗;D.不应该将血浆作为容量扩张剂;E.小儿使用FFP有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第二十页,共四十五页 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shū xuè) —冷沉淀输注指征输注指征:A.存在(cúnzài)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小于80-100mg/dl;B.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C.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因子Ⅷ缺乏症患者;D.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输入冷沉淀的目的是补充纤维蛋白原和(或)Ⅷ因子,纤维蛋白原浓度>150mg/dl,一般(yībān)不输注冷沉淀,若条件许可,对出血患者应先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再输注冷沉淀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shū xuè) —全血输注指征输注指征: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shīxuè)量超过自身血容量30%。

      A.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xūyào)输血或换血者:B.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要输血者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七、不良反应的防治七、不良反应的防治(fángzhì)二、术前准备二、术前准备(zhǔnbèi)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五、自身输血五、自身输血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一、术前评估一、术前评估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五页 四、大失血四、大失血(shīxuè)(shīxuè)的辅助治疗的辅助治疗预防性应用可使甲型血友病和血管性性血友病患者术中出血(chū xiě)减少,但重复使用可使疗效降低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五页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五页 七、不良反应的防治七、不良反应的防治(fángzhì)二、术前准备二、术前准备(zhǔnbèi)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五、自身输血五、自身输血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一、术前评估一、术前评估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五页 五、自身五、自身(zìshēn)(zìshēn)输血输血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输注异体血的输血反应、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wéi yī)血源。

      临床常用的方案为以下三类:n贮存式自身输血n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xīshì)(ANH)n回收式自身输血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五页 五、自身五、自身(zìshēn)(zìshēn)输血输血 —贮存式自身输血适应征适应征:以下情况考虑采用(cǎiyòng)贮存式自身输血:A.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qíngkuàng)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署同意书,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B.术前估计术中出血量超过自身循环血容量15%且必须输血的患者;C.稀有血型配血困难的患者;D.对输异体血产生免疫抗体的手术患者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禁忌证:禁忌证:A.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B.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C.凝血功能异常和造血功能异常的患者;D.对输血可能性小的患者不需做自体贮血;E.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五、自身五、自身(zìshēn)(zìshēn)输血输血 —ANH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一般(yībān)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一定比例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

      待主要出血操作完成后或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 适应征适应征:以下情况考虑采用急性等容性血液(xuèyè)稀释:A.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失血量大,可以考虑进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年龄不是该技术的禁忌;B.手术中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时也可采用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五页 五、自身五、自身(zìshēn)(zìshēn)输血输血 —ANH禁忌证禁忌证A.血红蛋白<100g/L;B.低蛋白血症;C.凝血机能障碍;D.不具备监护条件;E.心肺功能(gōngnéng)不良患者注意事项注意事项A.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25%;B.术中必须密切监测患者(huànzh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以及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第三十页,共四十五页 五、自身输血五、自身输血(shū xuè)(shū xuè) —回收式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使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洗涤、滤过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适应症:出预计血量较大手术如体外循环、骨科(ɡǔ kē)手术、脑外血管手术、胸腹腔闭合式出血手术及产科手术等禁忌证禁忌证A.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B.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C.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或羊水等污染;D.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E.和白细胞滤器联合(liánhé)使用可适当放宽使用适应证。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七、不良反应的防治七、不良反应的防治(fángzhì)二、术前准备二、术前准备(zhǔnbèi)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五、自身输血五、自身输血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一、术前评估一、术前评估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六、围术期输血六、围术期输血(shū xuè)(shū xuè)不良反应不良反应1.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2. 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3. 溶血反应4. 菌污染反应5. 循环超负荷6. 出血倾向7.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8.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9.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10. 传染性疾病(jíbìng)11. 免疫功能抑制等等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五页 六、围术期输血六、围术期输血(shū xuè)(shū xuè)不良反应不良反应1. 1.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wǎngwǎng)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2. 2. 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五页 3. 3. 溶血反应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zhēngxiàng)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4. 4. 细菌污染反应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五页 5. 5. 循环超负荷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shū xuè)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6. 6. 出血倾向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五页 7. 7.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库血保存时间(shíjiān)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对血清钾高的患者,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提高警惕此外,输注大量枸椽酸后,可降低血清钙水平,影响凝血功能;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会使血清钾降低8. 8.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是一种输血后数小时出现的非心源性肺水肿,病因是某些白细胞抗体导致的免疫反应表现为输血后出现低氧血症、发热、呼吸困难、呼吸道出现液体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五页 9. 9.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是输血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多于输血后1~2周出现,其机制是受血者输入含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后发生的一种(yī zhǒnɡ)与骨髓移植引起的抗宿主病类似的临床征候群,死亡率高达90%~100%。

      临床症状初期多为高热,全身皮肤剥脱和消化道症状为主,发展至终末期为骨髓衰竭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10. 10. 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jíbìng)(jíbìng) 输异体血主要是传播肝炎和HIV,核酸技术的应用减少了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率,但迄今为止,疟疾、SARS、Chagas病和变异型Creutzfeldt-Jakob症仍无法监测11. 11. 免疫功能抑制免疫功能抑制 输入异体血可明显抑制接受者的免疫功能,会影响疾病的转归应严格遵循输血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五页 七、不良反应的防治七、不良反应的防治(fángzhì)二、术前准备二、术前准备(zhǔnbèi)三、围术期输血三、围术期输血(shū xuè)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四、大失血的辅助治疗五、自身输血五、自身输血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一、术前评估一、术前评估第四十页,共四十五页 七、不良反应的防治七、不良反应的防治(fángzhì) 在全身(quán shēn)麻醉状态下,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往往被掩盖,不易观察和早期发现,并且还可能会被漏诊,应引起麻醉科医生的警惕 输血前应由两名医护人员严格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此外,在输血过程中应仔细、定时查看是否存在输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如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治疗如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治疗(zhìliáo)(zhìliáo)措施包措施包括:括:(1)首先应立即停止输血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姓名和血型采取供血者血袋内血和受血者输血前后血样本,重新化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以及作细菌涂片和培养;(2)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畅通和呼吸道通畅;(3)抗过敏或抗休克治疗(zhìliáo);(4)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5)保护肾功能:碱化尿液、利尿等;(6)根据(gēnjù)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补充有关凝血成分,如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及血小板等;(7)防治DIC;(8)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或换血疗法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五页 谢谢谢谢(xiè xie)(xiè xie)聆听!聆听!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围手术期输血指南2017-09-149. 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益处7. 如患者选择自体输血且条件许可时,可在术前采集自体血除常规监测外,术中出血患者应在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和凝血功能的监测下指导成分输血。

      2)输入指征: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异常渗血的患者E.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yǐngxiǎng)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E.和白细胞滤器联合使用可适当放宽使用适应证谢谢聆听第四十五页,共四十五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