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潮汕方言俗称潮汕话.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11736320
  • 上传时间:2023-05-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6.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指导老师:小组成员:金泓,肖俊琳【研究背景】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许多潮汕地区的中小学生都习惯于说普通话在我们的生活中,现象一:在商店或小卖部里,不少中小学生因无法熟悉使用潮汕话表达,在买东西时与店主用普通话交流;现象二:当前潮汕地区的学生大都无法用潮汕话朗读一篇文章,甚至部分同学连一句句子都不能流利地朗读 中小学生是潮汕方言的传承者,而当前的种种现象让人担忧,不禁提出疑问:“潮汕方言难道真的该退出历史舞台,成为逝去的历史吗?”【活动计划】1、 任务分工金泓同学负责分配工作,调查资料,采访;俊琳同学负责调查资料,整合编辑2、 活动步骤阶段时间(周)主要任务阶段目标一5~9周网上查找资料初步了解潮汕发展的发展历程二10~13周资料筛选,实地调查访问了解当前社会现象三16周资料整合形成报告3、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表达形式:文字、图片【研究成果】一、 潮汕方言的发展及特点 潮汕话,又称潮州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是韩江三角洲及粤东沿海一带潮人社会的通用语言讲潮语的人约二三千万由于潮语属闽南语系,故潮语不属于独立的方言潮汕话是潮语的标准语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

      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汕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潮音似闽”,可见潮语与闽语有渊源关系二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期间,中国大地已生活着夏、楚、越三大部落这三大族群有各自的语言及风俗习惯等但因战争、灾荒等许多原因,三大族群的语言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交融汉元鼎年间,先后平定了位于现今浙江东南部及福建北部的东越与闽越国由于朝廷认为此两地越民性格剽悍,不易统治管理,命军吏将此两地越族迁往现今的江苏、安徽的江淮地带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促使越、夏等各种语言发生大交融由于闽北人口已空虚,于是赣、浙、皖人,便大量迁往闽北一带居住晋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迁入闽地就更多了在这些南迁的人中,有一部分为数百年前被强制迁往江淮的闽越族后裔,他们又迁回原先的祖居地由于他们在江淮地区生活了几代人,他们迁回闽地时,所操的语言,与他们祖先原来的语言,已有很大差异这些闽越人的后代,主要居住在现今福建的东北部,他们应是日后形成闽方言的主要群体。

      估计唐代闽方言已基本形成,五代或北宋应已成熟定型    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闽方言又分化为闽北语与闽南语闽北语的代表为福州话;闽南语的代表为厦门话由于闽语形成较早,故其语音中,保留较多古汉语及中古汉语这种情况与南方的其它方言比较更为显著,尤其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如语音方面,闽南方言与古音平仄基本吻合,所以如果用闽南语吟诵唐诗或古文,会比用现今的普通话更为贴近、顺口如“箸”、“囝”、“卵”、“鼎”、“铰”等古汉语,在现代汉语中已不用了,但闽语中仍继续使用因此,可以说闽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潮语与闽南语同中有异,那么二者异在何处呢?一是潮语与泉州话比较接近;二是潮语受汉语的影响比闽南语更加明显,或者说潮语比闽南语更接近汉语;其原因可能是,福建、泉州、莆田的闽南人迁入潮汕地区后,与原居住在潮汕平原的楚越化了的中古汉语、畲族的畲语互相交融,形成了潮方言从揭阳人口调查结果可知,宋、元、明、清各朝代迁入的人口中,福建最多,其他有来自浙江、江苏、江西、河南、山东等省这些来自中原的北方人,与迁入的福建人语言互相交融由于操闽南语的人占多数,故潮语是以闽南语为基础,含有各时期的古汉语及畲语的一种方言。

      也有人认为,潮州话比闽南话更接近汉语,是因为唐朝时被贬为潮州刺史的韩愈,治潮时着力推行汉语有关     潮汕各地的潮语在语音上也有差别,即各地有乡音这应当与当地居民的祖先在福建时的原居住地有关福建各地闽南语之间,也是有差别的潮汕人祖先远离烽烟战火的中原来到安定和平得多的潮汕地区,过上了较安稳的生活而中原的战火基本上没有燃及这“世外桃源”,中原地区的一条变革也就与这一地区关系不大在这地区居住的中原汉人,他们原来所过的生活习俗和所操用的话语也就大体保留下来潮汕地区的“时年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节)就是古代习俗的延续同时,古汉语的许多特点也在潮汕话中表现出来潮汕方言多为潮汕地区的潮汕人所使用潮汕地区,主要指汕头、潮州和揭阳其实,梅州丰顺和海陆丰的一部分地区也有使用潮汕话的潮汕方言是现存最古老的汉语方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大方言区中属闽南方言区的一个支系,与福建的厦门、漳州话同属一支潮汕话是南北朝唐朝的两种雅语的演变而来的潮汕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特点,保留了入声韵与普通话比较,潮汕方言有如下特点:声调共分八声(部分地方七声);有文白异读;两字连读时,前字多变调;保存了大量古汉语语词等。

      闽南话做为中国除了汉语外的第2大语言体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台湾方面正大力加强对闽南话的研究以及发扬中国的很多有名诗歌等古诗词,很多都得用闽南话来朗读,方能有压韵,节奏之美潮汕话因具有古汉语的特点,特别是八声读法,拟有些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的古文,若用潮汕话来读,会变得很押韵、琅琅上口!如《陌上桑》潮汕话保留古汉语八声读法的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古词用法如动词的“走”、“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跑”、“吃、饮”;名词的“目”、“新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眼睛”、“媳妇”,这些词在古汉语和潮汕话里大量使用对于外来人说,潮汕话都一个样,其实不然这不单表现在同一事物在不同地区说法各异,(如“香皂”、“蝉”等)更表现在不同地区的语音特点上潮汕俗语:“潮州九县,县县有语说的是旧潮州府所属九个县,每个县的语音带有不同特点旧时,潮汕话以潮州府城话为标准潮州府城话在]外地人听起来觉得很“轻”、很“软”,类似于“吴侬软语”这与府城话中有le、ing、和weng韵母有些关系从“关键”、“专员”、“元”等的廉洁上可感觉出来与潮州邻近的澄海,则以没有闭口竟尾为特点,“心”与“新”、“林”与“邻”、“侵”与“秦”同音。

      所以,让澄海人发“咸甜酸莶(辣)涩”就像给他们一个难题在这“五味”中,除“酸”之外,其它“四味”发音时均要闭口潮州的西边是揭阳,揭阳话的特点是没有ing竟母eng韵母所以,“荆”、“斤”不分,“真”、“精”合一,“因”和“英”、“精”和“英”、“精”和“成”、“逸”和“奕”同音在潮汕话中,还存在着与潮州城府话差别最大的潮阳(以棉城和海门为代表)话潮汕人通常认为潮阳话最“hui”(不纯正)而潮阳人则自称自己的话显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说别人的话“拉铃”或“么声”潮阳话的最大特点是只有七声调,(阴去和阳上合一)且多为低调和隆调听起来,让人觉得大声、重浊由此,潮阳话里,“讽”与“凤”、“帝”与“弟”、“世”与“是”“训”与“混”同音,而说话的声调与方式也明显与众不同潮汕俗语:“好甲潮州人相骂,孬甲潮阳人咀话这虽是戏谑,却也真实反映出两种语的特点潮州人即使吵嘴也声音不大,语言不重,而潮阳人平常说话也要像与人吵嘴一样,声响、语重独特、有趣,这就是我们的潮汕方言因为潮汕方言保留了两汉六朝时期的不少语音特点,甚至保留了秦汉以前的一些语音遗迹而它所保留的这些古汉语语音的特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宝贵材料,同时也是解开许多兄弟方言语音特点之谜的宝贵材料。

      在潮汕地区就有不少关于潮语方面的书籍,潮剧等其他文化也是建立在潮汕话的基础之上,发展壮大的,可见潮汕方言的博大精深 二、 当前潮汕方言的发展前景近期,在我市多场关于潮汕文化的活动中,不少从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文化界人士都反复提到一个问题:潮汕方言的萎缩问题!在国内不少方言地区发出“拯救方言”的呼吁的大背景下,潮汕方言的萎缩以及如何保护和发展潮汕话的问题日益受到关心潮汕文化的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潮汕方言日渐萎缩〗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钱乃荣不久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杂志采访时说,“一方地域的语言文化是自己一方水土独自的创造,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一种方言不能顺其自然发展而受到限制,地方特色就会消失,地方文化也会萎缩 有关专家认为潮汕方言萎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使用空间缩小书面语环境没有它;正式场合使用越来越少;学校的教育己全面推广普通话(即使是带严重口音的普通话),而且在学校教育中即使是所谓的“两语教育”指的却是普通话和英语,在推广的地位上,本地方言尚不及英语。

      这导致潮汕话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小,方言只能够在越来越小的范围内使用二是使用人数减少由于使用的空间缩小,潮汕话使用的频率在减少,使用的人数也在减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汕头人甚至说不好潮汕话说许多汕头的年轻人不会说潮汕话并非危言耸听,汕头广播电视台近年来多次向社会招考潮汕话的播音员、主持人,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许多的年轻的汕头人无法用潮汕话进行流利的表达,或语言不标准,或结结巴巴,或在表达中需“夹生”使用普通话,这就更别提熟悉运用潮汕话的谚语、俚话,把潮汕话讲得精彩了!难怪十多年来,汕头广播电视系统有这么一种说法:普通话主持人易找,潮汕话播音员难寻!三是潮汕话的词汇日渐贫乏这也是方言萎缩最明显的表现之一,作为一种有着自己完整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独立语言体系,一方面潮汕话许多原来契合潮汕民俗风情,也凝聚了潮汕人的智慧和哲理的谚语、俚语逐渐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许多年轻一代的汕头人已听不懂;另一方面,潮汕话近几年来鲜有新鲜的词汇涌现,语言的活力明显不足,方言较之被规范化的普通话,鲜活的特点和优势在逐步丧失〖保护方言刻不容缓〗 有专家认为,方言代表的是中国多元化的地域文化,体现了中国最基本的语言环境。

      方言濒危,折射出中国地域文化在城市工业文明面前日渐萎缩的现状为此,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杨光在2004年7月25日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上郑重地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已经并将继续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中国政府将更加重视维护语言多样性,继续坚持民族语言一律平等的政策……尽管不少方言彼此之间不能沟通,但是方言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不容置疑的是,方言不仅是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甚至是许多地方文化的基础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钱乃荣指出:“要真正做到平等对待一切语言,就要让方言文化自由开展起来,与普通话双轨同行尊重方言,在传媒和文娱演出、电视节目上适当开放方言的空间上海开埠后100年的方言发展史,不但产生了胡适认为艺术成就超过《红楼梦》的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等大量方言小说曲艺,而且在上海集中传入、诞生和迅速成熟了诸如沪剧、上海说唱、滑稽剧、越剧、锡剧、甬剧、淮剧、扬剧、苏州评弹、评书、浦东说书等那么万紫千红的方言戏曲 汕头的地方文艺何尝不是如此!潮剧、潮州歌册、潮语小品、潮语歌曲等等都是建立在潮汕方言之上的。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方言的萎缩其实严重地威胁到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方言作为一种媒介,还是人与故土、人与地方本土文化之间割舍不断的无形的纽带,没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