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的状态变化.doc
7页物质的状态变化蓬莱路第二小学 顾培艳一、教学任务分析1. 教材分析《物质的状态变化》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自然(试用本) 》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物质的状态》 p43-4 的第二课时,在《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标准(试行稿)》中“物质世界”部分主题一“材料与物质”对“物质的变化”的第一阶段的要求是:知道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本节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前一节课《各种各样的物质》中学习物质三种状态变化的延续学习, 是为学习后一节课 《状态变化的妙用》 物质的状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做铺垫 在整个小学阶段,这是对物质变化的初探,为三年级进一步学习《水的三态变化》 ,以及五年级《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2.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已经知道了物质的三种状态, 对液态和固态的事物比较了解, 对气态物质了解较少, 在生活中已经见过水、 冰、水蒸气等同种物质状态变化的实例, 也对同一种物质固态和液态的转化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的时候也学习了如何证明有空气, 但是对物质的状态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发生变化还比较模糊二年级的学生实验技能有待提高, 在观察实验现象时, 还不能完全做到对一事物持续观察, 还需加强耐心与细致观察的能力。
另外,二年级学生对于实验的设计方面属于零基础,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引导科学态度方面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总结结论,明确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运用平凡的物质总结科学的规律,了解生活处处皆科学3. 本课教学任务情境引入,通过观察黄油的状态变化,发现黄油会在热水中变成液体,在冰水中又会重新变成固体, 让学生感受物质状态的变化过程 通过观察打火机中液面的变化以及去掉点火装置的打火机在水中冒泡泡, 直观感受打火机内液体气化的现象归纳总结得出“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变化需要条件”这一结论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黄油的状态变化,知道固体的黄油加热会变成液体,遇冷变成固体,提高持续观察、仔细记录的能力2. 通过观察打火机在水中冒泡泡和对液面做标记,直观感受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提高分析思维3. 通过阅读干冰的相关资料,知道固体能直接变成气体,激发在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应用科学现象的兴趣4. 通过总结三种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变化需要条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变化难点:观察打火机中液体的气化过程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玻璃杯、试管、黄油、热水、冰块、烧杯、夹子、铝盒、蜡烛、火柴、去除点火装置的打火机、水槽、记号笔。
2. 记录与评价单、 PPT、视频资料等五、教学设计思路1. 教学思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 设计的基本思路: 创设情境,美味中餐馆中的小厨师需要去除排骨汤上的油 用黄油代替油, 选择实验器材, 设计实验的方案, 通过观察黄油的状态变化知道固体的黄油加热会变成液体, 遇冷变成固体通过将打火机中液体气化的实验, 知道液体会变成气体 最后通过阅读资料和观看视频了解固体的干冰能直接变成气体 最后总结三种现象, 归纳得出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变化需要条件2. 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探究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变化 利用黄油在温度升高后会熔化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常温下、 加热后及遇冷后黄油的状态, 发现物质状态的变化过程,并初步体会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变化需要条件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 观察打火机中液体的气化过程 由于学生难以想象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我们将打火机置于水中, 按下开关后打火机在水中冒出气泡直观呈现出液体变气体的现象, 并用标刻度的方法再次证明打火机中的液体变成了气体3. 教学亮点1)学生设计实验,选用多种器材在观察黄油的状态变化的实验中,先请学生思考、设计如何方便观察实验的方案, 也同时改变直接将黄油置于水中的做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加热的方法, 如用热水加热或者用点燃的蜡烛加热; 在选择盛放黄油的容器时, 也让学生自主选择容器, 如试管或者铝制小盒或者铝罐等, 提高了学生创新设计实验的能力。
这也是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教学方法2)多角度提升分析思维在黄油实验中,学生通过观察记录黄油的变化,对黄油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黄油的变化规律在观察打火机内液体的气化实验,先让学生分析假设打火机放入水后的情况,再对打火机放入水后的情况进行推理,得出了结论 让学生阅读教材与视频中关于干冰的知识, 分析得出固体的干冰能直接变成气体 最后总结三种现象, 归纳得出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变化需要条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情景 活动 I如何去除汤 观察黄油的状中的油 态变化活动 III认识干冰活动 Ⅱ固体的黄油加一些条件下,液观察打火机内热变液体,遇冷体能变成气体液体的气化变固体固体也能直接变成气体2. 流程图说明情景:如何去除汤中的油出示情景,怎么样能够除去汤中漂浮着油而尽量减少汤的流失,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一:观察黄油的状态变化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室温下、加热、遇冷后黄油状态的变化活动二:观察打火机内液体的气化观察打火机在水中冒出气泡的现象发现一些条件下液体能直接变成气体活动三:认识干冰阅读教材与视频中关于干冰的知识,分析得出固体的干冰能直接变成气体七、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黄油的状态变化活动目标:通过观察黄油的状态变化,知道固体的黄油加热会变成液体,遇冷变成固体,提高持续观察、仔细记录的能力。
活动器材:玻璃杯、试管、黄油、热水、冰块、烧杯、夹子、铝盒、蜡烛、火柴学生活动1.情景:如何去除汤中的油2.选择器材:如何方便观察黄油的变化3.设计实验:如何让黄油加热与遇冷4.实验:观察黄油的状态变化5.交流并评价6.小结:固体的黄油加热会变成液体,遇冷变成固体指导要点·出示情景,怎么样能够除去汤中漂浮着油而尽量减少汤的流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黄油代替情景中的油,让学生选择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方便观察黄油的状态变化·对器材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做实验三种方法:用蜡烛燃烧铝罐中的黄油,再将铝罐放入冰水中;用热水加热试管中黄油,再将试管放入冰水中;用热水加热铝盒中黄油,再将铝盒放入冰水中·选择一种实验方法观察记录黄油的变化,在进行实验之前出示记录单,并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出示评价单·进行交流并自评·验证了猜测,并且解决开头情境中的问题活动二:观察打火机内液体的气化活动目标:通过观察打火机在水中冒泡泡和对液面做标记,直观感受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提高分析思维活动器材:去除点火装置的打火机、水槽、记号笔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1.讨论:液体是否会变成气体 ·引导学生思考液体与气体之间的变化。
2.思考:打火机中的液体是否会变成 ·思考打火机中的液体的变化,激发探气体 究的兴趣3.实验:打火机内液体的气化 ·打火机内液体的变化学生不容易观察,将去掉打火装置的打火机放入水槽中,能够观察到冒出气泡, 并对液面做标记,发现液面下降4.小结:打火机中的液体按开关后变 ·验证猜测活动三:认识干冰活动目标:通过阅读干冰的相关资料,知道固体能直接变成气体,激发在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应用科学现象的兴趣通过总结三种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变化需要条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器材: PPT、视频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1.阅读资料:物质固体会不会变气体 ·阅读书本 p44 资料2.观看视频:干冰的变化 ·固体怎么变成气体,直观感受干冰由固体变成气体的过程3.小结:固体也能直接变成气体 ·完善板书4.总结: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变 ·总结三种现象,让学生用一句话归纳化需要条件八、板书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状态条件状态黄油固体加热液体遇冷打火机中的液体液体按开关气体干冰固体常温气体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变化需要条件九、活动记录单“物质的状态变化”活动记录与评价单记录单 1一、观察记录黄油的变化选择所需的器材:铝罐()蜡烛()黄油()试管()热水()铝盒()冰水()观察与记录 加热前 加热后 遇冷后形态颜色我的发现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轻声实验操作习惯不打碎试管认真记录桌面干净整洁观察习惯观察黄油的变化记录习惯记录观察后的发现( 课后完成 )评价量规评价结果A.做到 4 点。
A( )B.做到 3 点B( )C.做到 2 点C( )D.做到 1 点D( )A.正确填写9小格A( )B.正确填写6-8 小格B( )C.正确填写3-5 小格C( )D.正确填写0-2 小格D(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着重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 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 从出示情景, 怎么样能够除去汤中漂浮着油而尽量减少汤的流失,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出黄油,在观察黄油的状态变化的实验中, 学生通过思考实验器材、 设计实验过程、 观察记录黄油的变化,在这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选择实验器材,提高了学生创新设计实验的能力 在观察打火机内液体的气化实验中, 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认知, 让学生回忆一年级证明空气的存在的做法, 再让学生分析假设打火机放入水后的情况, 再对打火机放入水后的情况进行推理, 得出了结论最后认识干冰的活动中, 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观看视频直观感受干冰气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 最后总结三种现象, 归纳得出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变化需要条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面还有待提高,最后学生归纳总结时应当给予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