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2专题四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提纲.docx
3页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历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图示【根底知识梳理】*近代民族工业的开展历程一、资本主义产生: 1、原因: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2、概况年代19世纪60、70年代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产生途径两条途径:家庭手工作坊转化;私人投资近代企业投资人官僚、地主、商人、华侨〔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孙德英〕、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在东南沿海地区概况投资资本额较少;主要分布的部门是轻工业; 3、影响:经济上: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政治上:产生了新的阶级力量, 无产阶级也随之成长 ,成为挽救民族危机的领导力量;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形成;社会生活上:社会风俗变化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开展〔第一次开展高潮〕1、原因: 〔1〕甲午战争后 ,列强侵略的加剧 ,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2〕为挽救民族危机 ,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 ,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4〕收回利权运动2、概况创办人地址企业张謇江苏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周学熙〔“南张北周〞〕河北唐山新洋灰公司刘懋赏、冯济川山西保晋矿务公司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短暂春天〔1912—1919〕1、原因〔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为民族工业开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 ,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③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一系列开展实业的法令〔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爱用国货、抵抗日货等〕〔3〕外部条件:一战期间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4〕各种实业团体的纷纷涌现2、概况: 新建厂矿和资本增多 ,轻工业开展较快 ,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①纺织业和面粉业开展最迅速②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③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开展迅速重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3、特点-----“春天〞短暂 ,昙花一现;经济结构不平衡;区域开展不平衡〔1〕体系:民族工业开展主要是轻工业 ,重工业根底极为薄弱 ,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力量: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主要是重工业方面〕〔3〕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比重中 ,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4〕分布:范围扩大 ,主要沿海沿江〔5〕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6〕时间:短暂。
一战结束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刚刚有所开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4、影响: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并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根底〔二〕萧条〔1918—1927〕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封建军阀混战 ,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三〕开展较快----抗战前夕〔国民政府统治前10年:1927----1936〕1、原因〔1〕法币政策的实施 ①目的:稳定政府财政、增加收入 ,稳固统治〔根本目的〕 ②影响:对防止白银外流 ,稳定金融市场 ,促进物价上升 ,刺激生产复苏起一定的作用〔积极〕;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 ,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消极〕〔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鼓励开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抗洋货、提倡国货〕2、概况: 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开展局面3、影响:民族工业开展较快 ,为抗战胜利奠定根底但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 ,民族资本的开展仍然受到阻碍四:萎缩:1937—1945年抗战时期原因:在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目的、政策、实质、手段) ,日本侵华资本膨胀 ,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在国统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
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 ,吞并民营企业 ,进行大规模掠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五、陷入绝境------国民党统治后期〔1946---1949〕1、原因: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官僚资本的排挤;内战的破坏 〔1〕法币政策的影响 〔2〕外贸逆差影响 〔3〕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 〔4〕官僚资本的压迫 〔5〕 繁重的捐税负担 〔6〕美国的经济侵略2、结果: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六、调整改造-----新中国成立后: 1、新的春天:时间:新中国初期原因:党和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影响:民族工业又获得一次开展 ,对恢复国民经济起了重要作用2、最后归宿:时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原因:社会主义改造影响:公私合营转化为公有制经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实立.重难点分析:一、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1、先天缺乏〔条件不充分〕:它的产生 ,不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熟的结果;2、后天畸形〔部门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合理〕:①分布区域不均衡 ,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②工业体系不完善 ,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薄弱③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④从开展原因上看 ,客观上是列强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定的时机 ,受三重压迫,开展艰难。
二、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展的因素及认识1、推动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 ,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稳固统治的需要 ,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特别是抵抗洋货、提倡国货运动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2、阻碍因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主要因素〕②先天缺乏与西方资本主义开展相比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③后天畸形由于先天缺乏 ,使民族工业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 ,因而投资方向和开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 ,重工业根底薄弱 ,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开展 ,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封建自然经济的抵抗⑤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乱3、认识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开展的主要因素;2、要实现近代化 ,必须实现民族独立;3、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 ,在近代中国行不能三、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其产生和开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 ,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开展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根底 ,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开展 ,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从开展趋势上看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地区分布不尽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难以独立开展。
5、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因此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知识扩展】一、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1、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相继开放 ,列强纷纷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洋货畅销 ,中国传统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外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产品 ,使中国农副产品的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 ,日益商品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开展 ,瓦解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政治经济特权 ,加紧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自然经济难以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争夺商品输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的场所 ,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自然经济的解体 ,为资本主义的开展提供了市场;农民和手工业的破产 ,又为资本主义的开展提供了劳动力4、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 ,进行土地改革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国家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在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自然经济最终消亡知识拓展:一、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式的特点及内在联系1、封建自然经济 ,又称小农经济 ,主要表现为封建地主经济和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具有自足性、保守性、滞缓性等特点。
对国内外资本主义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 ,反过来又被它们所逐渐瓦解着同时 ,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又有相互依存的一面2、侵华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实质上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具有自由、开放、扩张等特点 ,既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和近代化;又压制、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与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既相矛盾 ,又互勾结3、洋务经济 ,其军事工业实质上是封建官办企业的继续 ,民用工业根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具有官僚买办性、垄断性等特点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了外国经济侵略但其垄断性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开展 ,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经济关系密切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中 ,由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而兴起 ,具有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 ,区域分布、部门结构不合理等特点 ,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本国封建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有对立、革命的一面 ,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对外依靠帝国主义〔主要是英、美〕 ,对内利用国家政权进行掠夺、控制而集中起来的垄断资本 ,是中国封建的、买办的国家资本主义。
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经济矛盾、依赖 ,严重阻碍、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6、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既指中共掌握政权前所领导的根据地 ,解放区的经济形式 ,也包括建国后初期中共允许存在的各种经济形式 ,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混合型经济 ,主张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经济特权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垄断 ,其前途是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