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学科特点实施好科学课程.ppt
38页把握学科特点,实施好科学课程把握学科特点,实施好科学课程 南乐县教研室南乐县教研室 郭红昌郭红昌nljyskx@科学课堂的特点是什么?•开展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学生最不喜欢的科学课•从不做观察和实验的•从不到实验室上课的•把科学课当语文、数学课来教学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参加德国老师的生物课观察实验是科学课的主体•观察实验是科学课的灵魂•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课的底线科学课堂教学的原则•1.牢固树立科学课必须要有观察实验的思想;•2.尽量做分组实验,不得已做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更加关注数据• •1 20 86 6 100•1 6 67 7 74•1 9 34 4 85•1 4 15 3 70•1 6 62 6 80•1 16 32 4 失败•1 5 31 10 78•1 8 20 7 100探究式教学注重研讨交流•探究活动之后的交流研讨是学生形成概念的重要阶段;•也是提升认识的重要时刻;•要让学生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更要帮助学生反思探究中的问题;•相互启发碰撞达成新的共识。
为什么倡导探究式教学?•学生兴趣决定•学科特点和性质决定•探究教学的策略运用与学科性质有很大关系科学的特点(性质)有哪些?一、科学是一个实证的过程 科学知识可证实的、可证伪的 科学过程可重复、可检验二、科学知识是符合逻辑的 科学知识可推理获得的三、科学的结果是有局限性的 是当时最佳的结果,是可以发展的科学教学应该体现科学的特点•1、实证意识:讲求证据、实事求是•2、逻辑思维:符合逻辑的思考•3、质疑精神:能够提出独特的观点在科学课中,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最终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证据意识的培养•呈现科学过程的关键词:证据!•怎样的证据才是具有说服力的证据?•结论应该建立在怎样的证据之上?•质疑精神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学校科学教育应该及时关注证据意识证据意识•客观真实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如《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课中,有一组的数据:1 16 32 4 失败•不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改数据;•反复实验获得客观的证据;•结论与证据协调质疑精神的呵护•世界上真的有两片相同的叶吗?•教师鉴于观察结果有感而发的一句话。
•但是学生不相信这样的结论•学生提出来要找许许多多的叶子来验证!•老师满足了学生的愿望,跟孩子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最后真的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叶这个结论的意义•这个结论是属于孩子们的真正的科学结论!•这个结论所蕴含的价值远远超过知识!•这个结论包含着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这个结论保护了孩子的科学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科学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含着科学知识、过程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证据意识、质疑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观吧开展好观察实验教学的策略•1、配备足够的教学器材•2、自制教具•3、做下水实验•4、实验的设计与改进•5、研究探究式教学的方法3、做下水实验•实验操作技能是科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做下水实验是备课的重要环节;•做好下水实验上好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4、实验的设计与改进•1、空气有重量的实验改进•2、声音高低的实验改进•3、观察生熟食物的改进•4、传热比赛器材改进•5、沉浮单元的实验改进5、研究探究式教学的方法•探究式教学主要以观察实验为主;•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学好科学课程探究式教学是怎样的?•非灌输式的•学生亲自参与活动的•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历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问题和证据建构概念的科学探究的5个要素•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萃取几个典型要素:•1、问题的提出与聚焦•2、制定研究计划•3、收集与获得证据•4、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5、交流与表达•这5个要素的顺序不是固定不变的。
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几个策略•1、准备丰富而有结构的材料•2、把探究的时间还给学生•3、要重视记录:一本记录本•4、要重视研讨•5、要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探究的时间分配•教师与学生的占用时间分配•理想的分配方式:教师一半,学生一半•教师占少数,学生占多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保持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意识•安安静静做实验的习惯•随时记录的习惯•整理物品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标提倡的科学教学发展方向•围绕概念组织教学•倡导探究式教学•发展“四个基本”新修订课标传递的信息•四个基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学科思想(大概念)14个大概念---- 科学概念科学概念•1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2物体可以对一定距离以外的其他物体产生作用•3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有净力作用于其上•4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变,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总是不变的•5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6宇宙中存在着数量极大的星系,太阳系只是其中一个星系---银河系中很小的一部分•7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8生物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为此它们经常需要依赖其他生物或其他生物竞争。
•9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会一代代地传递下去•10生物的多样性、存活和灭绝都是进化的结果 关于科学的概念关于科学的概念•11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12科学上给出的解释、理论和模型都是在特定的时期内与事实最为吻合的•13科学发现的知识可以用于开发技术和产品,为人类服务•14科学的应用经常会对伦理、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在课堂教学中的把握•心中有学科思想(大概念);•教学中围绕具体科学概念(小概念)科学课要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学生的脑中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着许多不同的初始认识;•教学必须顾及到学生原有的认识了解学生已有概念的教学意义•1、确定教学的起点•例:磁铁的两极•2、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例:怎样在一分钟内跳绳170次?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帮助学生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活动,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科学知识) 1、确认正确的认识,帮助完成概念建构; 2、丰富不够完整的概念; 3、纠正已有的错误认识(概念),帮助学生重建新的概念了解学生已有概念的主要方法•1、阅读资料:已经学过哪些内容•2、课前调查:已经具备哪些认识•3、个别询问:个体经验的调查•4、图画展示:对有一概念的认识和思路•5、课堂提问:呈现当前的想法•6、观察分析:找到学生隐藏的概念5、课堂提问•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教师在提问前有一个预判,能够大致预测出学生的想法;•与学生的回答相对照,教师就能采用合适手段进行教学。
6、观察分析•观察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学生背后的概念支撑•“用酒精灯加热”和“跳绳”活动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学生隐藏的概念基于已有概念的课堂策略•1、预判学生的已有概念•2、试测学生的反应•3、针对学生的错误概念设计活动• 针对纠正的概念准备器材• 针对已有的正确概念进行丰富•4、在令人信服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概念学生通过证据信服新的概念•错误概念一旦形成,很难消除;•一定情境下仍然反映出错误的认识;•只有在有力的证据下,才能真正形成新的正确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