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讲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学生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讲义(人教版).docx
13页课前引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增广贤文.警世贤文》(朱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其一》(卢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王安石)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探梅时节,徜徉在花丛之中,微风阵阵掠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一、物质的构成1. 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 通常分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很小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如图3-2),还能移动原子(如图3-3) 你知道一滴水里含有的水分子数有多大吗?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二、品红的扩散实验探究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实验探究——品红扩散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冷水热水根据上述现象,你能提出什么设想?三、分子运动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1. 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3-4)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现象解释烧杯A烧杯B四、分子的运动1. 微观粒子(如分子)总是在_____________,花香在空气中的扩散、湿衣服中的水在晾晒下的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2. 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________,这就是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加快的原因五、分子与体积变化 思考与交流物质的体积是能变化的,如水结成冰,体积变大,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等那么,物质的体积大小变化,与分子有何关联?1. 我们知道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2. 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_______减小3. 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
4.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则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______,遇冷时_______的缘故 题型一:分子的运动【例1】(2021广西贵港市九年级三模)“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从微粒观点解释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间间隔很小【变1-1】(2021云南昆明市九年级一模)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主要是因为A.分子体积变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分解了【变1-2】(2021河北中考真题)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例2】(2021福建南平市九年级一模)如图所示的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若右侧管内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若先在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能更快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变2-1】(2021陕西汉中市九年级二模)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许多场所均釆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
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常会用到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与双氧水进行杀菌消毒1)过氧乙酸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它无色且具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喷洒过过氧乙酸的场所能够闻到辛辣味的原因是______过氧乙酸在消毒时,主要是利用其______(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进行杀菌2)医用双氧水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常温放置时会产生少量的无色气泡,该气泡是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变2-2】(2021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九年级月考)如下图所示,“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2)从微观的角度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3)氨水能使酚酞变色是因为氨水呈碱性,碱性属于___________(物理或化学)性质变2-3】(2018山东德州市九年级期末)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奥秘》这一章节,宏观现象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探析,请回答下列问题:(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说明分子哪一基本性质?__________,下列哪些事实可以用此性质解释,请选出序号:_______①酒香不怕巷子深②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③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空中飞舞 ④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2)为证明这个性质,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右端弹簧夹,挤捏装有浓氨水的滴管,使棉花团湿润,滤纸条上的现象为________(3)冬天湿衣服干得慢,夏天湿衣服干的快,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_________ 题型二:分子与体积变化【例3】(2021云南曲靖市九年级二模)将密封好的薯片从平原地区带到高原地区时,包装袋鼓起。
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数目增多B.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质量变大D.分子间间隔变大 题型三: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例4】(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D.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变4-1】(2021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下列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小麦磨成面粉,说明分子很小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变4-2】(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变4-3】(2021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变4-4】(2021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九年级二模)对下图所示有关微粒的实验解释不正确的是A.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逐渐混合——微粒在不断运动B.物质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微粒运动加快C.50mL酒精与50mL水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微粒间有空隙D.空气易被压缩而水不易被压缩——气态物质中微粒大,液态物质中微粒小【例5】(2021山东威海市九年级期中)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请将下列有关日常现象与其蕴含的微观粒子的性质连线变5】(2021黑龙江黑河市八年级期末)请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炎热的夏季汽车易爆胎2)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3)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4)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练1】(2021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九年级三模)山茶花是云南省的“省花”山茶花的品种不同,散发出的花香浓淡也不相同能闻到山茶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体积很小【练2】(2021四川德阳市九年级一模)下列生活中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固体热胀冷缩由于分子的体积发生变化C.氧气加压液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我们看不见氧气的存在是因为分子很小【练3】(2021山东淄博市八年级期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红墨水滴入水中后,整杯液体变为红色2)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______100mL填“>”、“=”或“<”)原因是______练4】(2021北京临川学校九年级期末)用下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1)挤出浓氨水,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2)本实验还说明了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_______(填“快”或“慢”)练5】(2019湖南株洲市九年级一模)如图是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1)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分子大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2)太阳光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_(从分子运动快慢角度说明)练6】(2021郑州市第六十八中学九年级一模)请用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解释如下现象1)打开盛放白酒的陶瓷瓶,闻到一股酒香______2)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发现水银柱升高______12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