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走进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zhuli****0000
  • 文档编号:13723754
  • 上传时间:2017-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走进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2007-01-31 11:08:04 来源:国际专稿 编辑:李智超 发表评论 共 0 条  进入论坛>>国际道(记者 鲁扬):提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市(简称里约),人们首先会想到它漫长的海滩,高耸的耶稣山,巧夺天工的甜面包山…..除此之外,里约还有另外一道风景线——贫民窟 贫民窟有 500 多座 里约共有 500 多座贫民窟,大都依山坡而建,一个个狭小的房屋排列紧密犹如火柴盒一般,形成了里约市一道独特的景观,而罗西尼亚是众多贫民窟中最大的一座 罗西尼亚位于里约市东南部,介于两兄弟山和蒂茹卡森林公园之间,与记者站所在的莱布龙富人区相距不远那里现在居住着大约 5.6 万人罗西尼亚迎来的首批居民是二战后来此的葡萄牙、法国和意大利移民最初,他们从事种植业并拥有了自己的小块农田,然后他们将种出来的东西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卖后来这片地区就被成为罗西尼亚,葡语意为小块农田 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罗西尼亚的人口逐渐增加,很多米纳斯州、巴伊亚州以及东北部的移民迁居于此70 年代开始,罗西尼亚出现了有组织的和社区性团体,建立了医疗、教育等部门,以及供水供电和基础卫生设施。

      80 年代,这里出现了学校、托儿所和社区中心,并成立卫生中心和行政区 贫民窟并不可怕 在很多人看来,罗西尼亚这样的贫民窟和毒品交易、枪支贩卖、暴力活动是近义词,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样的因为一段时间以来,贫民窟的居民渴望融入这个城市,但是他们在经济上被剥削,政治上被操纵,文化和社会方面受到排挤和歧视,这给各种暴力集团和黑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温床,他们吸纳被主流社会排挤的当地居民入伙,并用严密的制度控制他们,对社会治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几届巴西政府都试图解决贫民窟的暴力问题,但都无功而返 但是,贫民窟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那里有自己的社区,有学校、商店、医院、餐馆;消费品也很丰富,许多家庭有电视、空调、洗衣机、烘干机和家用物品,一些家庭甚至拥有电脑和汽车生活在这里的人认为,他们只是没有足够的钱在城里买房子而已,其他生活别无二致 记者的朋友安东尼奥是个装修工人,就住在罗西尼亚贫民窟他来自巴西东北部,和许多巴西人一样,每天进城工作,领取报酬记者初次听说他来自贫民窟时,面露惊讶之情,但在随后的交流中发现所谓的贫民窟就是低收入者聚集区,尽管硬件条件比城里稍微差点,但人们的生活与一般的巴西人没有什么不同。

      不仅如此,里约的贫民窟也越来越吸引外国游客的目光,很多游客专门前往贫民窟参观当地旅行社也专门组织了贫民窟旅游项目有的网站还打出广告,在贫民窟进行“Jeeptour”,就是乘坐吉普车游览一位参观贫民窟的葡萄牙学生对记者表示,参观后感觉和以前所了解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当地旅游部门正在考虑在贫民窟修建酒店和宾馆以接待日益增多的游客,不过前提是当地的安全得到保证 随着巴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和边远地区的居民向里约这样的大城市移民,因为没有钱,只好居住的城市边缘的贫民窟如果处理得好,城里人与贫民窟的人都能和睦相处,反之,如果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分配日益不公,那么贫民窟带来的种种问题,如贩毒、暴力、派系仇杀等都会影响整个巴西社会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贫民窟里的童年[图] 8 月 4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罗西尼亚贫民窟,孩子们在屋顶放风筝没有新衣服和高档玩具,没有游乐场,他们拥有不一样的童年,却有着同样纯真的快乐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旧作重拾)巴西散记之七: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2008-12-06 12:25:23) 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里的意思是“一月之河”,一般简称其为里约葡萄牙人发现这个地方是在 16 世纪初的某年的一月,据记载,当时几个葡萄牙人来到这里,见到这里的美景,不禁动容,相拥放声大哭,他们自然是见过美丽的山、美丽的湖、美丽的河流、美丽的海、美丽的岛屿、美丽的沙滩、美丽的森林的,但这些“美丽”集为一地的,是他们所仅见。

      看来这几个葡国人颇有些诗人气质里约在上世纪 60 年代之前是巴西的首都,有 1000 多万人口,是仅次于圣保罗的巴西第二大城市,在世界大城市行列中,她享有的一项“盛名”就是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等被公认为世界治安最差的城市里约的美景引来游客,游客又招致抢劫者,类似劫案多发生在里约的海滩里约有许多漂亮的海滩,平缓、净洁、由银白色的细沙堆成、任蓝色的大海轻轻拍打,当游客正沉醉之时,可能会有几个人(其中可能有少年和妇女)向他成扇形包抄过来,一面大海,三面受敌,游客只有乖乖地交出自己的钞票、相机、手表除非有一好身手,一般人还是别做反抗为好,因为劫匪一般都有刀枪等凶器抢劫者基本来自当地的贫民窟,里约的贫民窟居民有 100 多万,最大的一个有 30 多万人,这历来是里约政府乃至巴西联邦政府十分头疼又无可奈何的社会问题贫民窟的状况用无法无天来形容是很恰当的,其居民不向政府缴税,用电用水也不交钱,只有些黑社会势力在各自的地盘行使着管理权,政府的角色真是十分尴尬不过,政府对贫民窟的态度也曾有强硬过的时候,那是第一次世界环境大会在里约召开的时候(大概是 1993 年,中国时任总理李鹏也参加了会议),有些国家对里约作为东道城市提出质疑,理由就是其治安的恶劣,当时的里约市长向全世界保证会议期间治安不会有问题,大家也就将信将疑地同意了。

      于是里约政府忙开了,一方面给贫民窟的居民一些小恩小惠,并大肆宣传会议对提高里约的知名度吸引游客,这样对每个市民的好处;另一方面则采取高压手段,宣称如果哪里出现治安问题,将进行清剿乃至用大炮轰平(里约的贫民窟都是在一个个山头上,显然这只是吓唬而已),会议前的若干天,电视里频频有军警调动,大炮炮口对着某些贫民窟的镜头,这一着果然奏效,大会期间平安无事随着里约贫民窟名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被世界所关注,那位让人分不清男女黑白的迈克尔杰克逊,曾执意要为其居民义演,而演出地点一定要在里约最大的贫民窟,但当地没有演出的场所,于是就造了个价值不菲的空中舞台,演出时还有直升飞机盘旋保护,好不热闹贫民窟现在已被开发成一条旅游热线,好多好奇且有探险欲望的美国佬是该旅游的热衷者我们向陪同人士要求,能否在公务之余去看一看,由于安全的原因被婉拒,然而最后我们终于被安排乘大巴在贫民窟外围转一圈可能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但我感觉,其居住条件并不算差对里约贫民窟以及治安恶化的问题的解释有多种,有用马克思的阶级斗争阶级压迫理论解释的;有人认为那些居民不信宗教是最重要根源,并以其他城市的贫穷人口没有这么大面积的犯罪为佐证;还有人认为在于巴西的法律失之过于仁慈。

      作为法律业内人士,我觉得巴西的法律制度还是十分健全的,但其刑事法律的宽松让她的法制大失光彩,没有死刑,基本没什么重刑,虽在刑罚上注重了人道主义,但对犯罪人在某种程度上是纵容所以即使是在巴西也有许多人对此大加抨击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巴西司法部长去玻利维亚访问,玻利维亚海军部长接待,司法部长惊讶:“贵国内陆国啊,设海军部?”海军部长对曰:“哈哈,彼此彼此,贵国没有法律,不也设司法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