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验室安全措施(安监上墙).doc
3页]_配制稀硫酸溶液1.1潜在风险1.1.1人身伤害方面(1) 灼伤:操作人员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造成人员化学灼伤;移取浓硫酸时,发生人身灼 伤;稀释浓硫酸时,发生人身灼伤;搅拌溶液时,发生人身灼伤2) 窒息:配制稀硫酸时,因通风不良造成人员窒息1. 1.2设备损坏方面:硫酸溅出,腐蚀设备1. 1.3环境污染方面:硫酸溅出,污染环境1.2防范措施1.2. 1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1) 防灼伤防移取浓硫酸时发生人身灼伤的措施:取出酸液,一般应用吸管吸取,禁止用不耐酸 的胶管吸取,在室内取酸时,操作应特别缓慢防稀释浓硫酸时发生人身灼伤的措施:稀释浓硫酸溶液时,禁止将水倒入浓硫酸内, 必须将浓硫酸少量缓慢地注入水内,并不断搅拌防搅拌溶液时发生人身灼伤的措施:搅拌时,应使用玻璃棒在液体中均匀转动,并尽 可能避免玻璃棒与容器壁碰撞本条款重点就是防止具有强腐蚀性的浓硫酸溅到人员身上】(2) 防窒息该项工作易发生窒息的原因是配制稀硫酸溶液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在室内工作时,通 风条件差,造成人员窒息,所以配制操作必须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室内通风柜内进行本条款重点就是要通风】1. 2.2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防硫酸溅出,腐蚀设备的措施1.2.3防环境污染方面的措施:防硫酸溅出,污染环境的措施当硫酸撒在室内时,应用碱中和,再用水冲洗,或先用泥土吸收,扫除后再用水冲洗; 当硫酸撒在室外时,应用水冲洗。
空配制稀碱溶液2. 1潜在风险2. 1. 1人身伤害方面(1)灼伤:人员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造成人员化学灼伤;移取浓碱时,发生人身灼伤; 稀释浓碱溶液时,发生人身灼伤⑵窒息:配制稀碱溶液时,因通风不良造成人员窒息2. 1.2设备损坏方面:碱液溅出,腐蚀设备2. 1.3环境污染方面:碱液溅出,污染环境2. 2防范措施2.2.1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⑴防灼伤防人员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造成人员灼伤的措施防移取强碱时发生人身灼伤的措施:取用块状固体碱时,应用银子夹取,取用粉状、 颗粒状固体碱应用药勺移取,液体碱应用滴管或吸取器吸取防稀释浓碱时发生人身灼伤的措施:配制稀碱溶液时,禁止将水倒入强碱内,必须将 强碱少量缓慢地倒入水内,并不断搅拌防搅拌时发生人身灼伤的措施:搅拌时,应使用玻璃棒在液体中均匀转动,并尽可能 避免玻璃棒与容器壁碰撞本条款重点就是防止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溅到人员身上】⑵防窒息:该项工作易发生窒息的原因是配制稀碱液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在室内工作 时,通风条件差,造成人员窒息,所以配制操作必须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室内通风柜内进行本条款重点就是要通风】2.2.2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防碱液溅出,腐蚀设备的措施2.2.3防环境污染方面的措施:防碱液溅出,污染环境的措施「易挥发性、易燃化学品的使用3. 1潜在风险3. 1. 1人身伤害方面(1) 中毒、窒息:人员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造成人员中毒、窒息;移取易挥发、易燃化 学品时,发生人员中毒、窒息。
2) 烧伤:易挥发、易燃化学品遇明火发生火灾烧伤人员3.1.2设备损坏方面:易挥发、易燃化学品遇明火发生火灾损坏周围设备3.2防范措施3.2.1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1)防中毒、窒息防人员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造成人员中毒窒息的措施:化验人员应熟悉化学灼伤急救 常识及氯仿、石油迷、酒精等易挥发性、易燃化学品性能;其余详见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部 分防移取易挥发、易燃化学品时,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的措施:禁止用口含玻璃管吸取易 挥发性或易燃的液体,应用滴管或吸取器吸取⑵防烧伤该项工作易发生烧伤的原因主要是:加热易燃、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时,如果室内通风条 件差,气体的浓度与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气体就会燃烧,烧伤人员,所以在加热易燃、易挥 发的有机溶剂时,必须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室内通风柜内进行,如果室内没有通风柜,则须 装强力的通风设备,使用氯仿、酒精等易挥发、易燃化学品时应远离火源,现场应配有充足 的消防工具和灭火器材;氯仿、石油迷、酒精等易挥发、易燃化学品应存放在专门的柜内, 盛放氯仿、石油迷、酒精等易挥发、易燃化学品的容器必须密封严密;其余详见工作场地的 要求部分本条款重点就是要通风】3.2.2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防易挥发、易燃化学品遇明火发生火灾损坏周围设备 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