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神经促通术应用于家庭中风后遗症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疗效探讨.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40332926
  • 上传时间:2018-05-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3.0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将关节镜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在关节镜监视下清理断端间血肿、瘢痕及残端组织,并证实跟腱断端接触紧密与对合良好.有效地避免了单纯经皮修复跟腱断裂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术后经过一整套精心的护理和康复锻炼,2 6 例患者均获得平均1 0 6 个月随访,优良率1 0 0 %全部病例无神经损伤、术后无伤口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无跟腱再断裂在护理过程中,非常强调拐杖的正确使用,无一例发生意外摔伤;另外,在康复锻炼中,也要求和监督患者严格按照靡复计划执行,禁止过早脱拐行走、提踵训练和跳跃运动这是防止跟腱再断裂的重要环节术后束发生伤口感染和愈合困难,这与术中保留了腱旁膜的血供,血供破坏少.手术刨伤小;术后运用适量抗生素抗感染等有关术后7 2 小时内还持续冰敷,有效的减少了伤口局部出血,进一步减轻了组织水肿,为良好的血液循环创造了条件.这样功能恢复明显加快跟腱断裂愈合及康复过程中,合理安排康复程序是恢复功能的重要保证,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竹茸先要进行健康宣教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在术前、术后向患者和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告诫患者一定要听从医务工作者的安排,切忌盲目急躁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运动量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要适宜,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综上所述.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双组K e s s l e r 法缝合跟腱是治疗跟腱断裂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手术后采用合理的、整体的护理和康复锻炼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对术后防止并发症及患者早日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L e p p i l a h t iJ ,P u r a n e ⅡaJ ,O r a v a SI n e i d a r m e o fA e h i I l ∞t e n d o nr u p t u r eA e t aO r t h o pS e a n d ,1 9 9 6 , 6 7 :2 7 7 —92K h a n R 工F i e k D ,x ∞出A ,C r a w f o r d 工B r a i n —m a rtP 8 r k 盯MT r e a t m e n to f 北u 怔a c h i l l e st e n d a nr u p t u r e sA m e t a - a n a l y s i s dr a n d o m —i z o d , e o m r o l l e d 虹i 日l s .JB o u eJ o i a tS u r gA m2 0 0 5 ,8 7 ( 10 ) :1 0 ,2 2 0 23F a xJM ,B l a z i n a m ,】0 b eF ,e ta 1 .P e g e n e r a t i o na n dy u p t u r eo f t h eA c l l i l l e Bt e n d o nC l l n0 T _山a p , 1 9 7 51 0 7 :2 2 14 陈秀云.跟睫断裂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 0 0 2 ,2 1 ( 4 ) :4 2 6 —4 2 8神经促通术应用于家庭中风后遗症患者 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疗效探讨余元星易志强中风一年后失去了规范治疗及护理时间的患者,运动功能是极难得到改善的m ,由于在接受康复训练前已经形成固定的痉挛模式。

      主要特征是传出及传人神经活动丧失所致的肌肉无力以及失用及制动所致的继发损害口阻碍运动功能的恢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因此,中风后遗症期也应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遗留下的各种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本文着重探讨应用B o b a t h 易化技术为主的训练对家庭中风后遗症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 0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均为成都东效片区内设置的家庭病人经c T 确诊诊断符合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目无认知障碍,检查配台其中脑梗塞1 4 例,脑出血6 例,男性1 2例,女性8 例,年龄5 2 ~7 9 岁,平均年龄6 4 岁,病程在8 —1 2 个月1 3 例( 肩关节半脱位3 例) ,1 2 ~1 8 个月4 例,超过1 8个月3 例.病程最长的2 6 个月1 .2 训练方法1 .2 .1 环境设计及安全因素干预:根据患者肢体功能状况及家庭居住情况提出设计及干预的措施如安装扶手.滑轮提供运动场所以及提高坐便器高度等在患者进行坐位转换、步行、穿衣、上下楼梯等康复护理时,要求由他人或健侧手控制相应关键点,保持E 肢伸展位按被运——辅助——主动运动规律制定训练裹1i l t I 练前后中风后遗症患者B n m n a t r u m 分组比较作者' 簟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6 1 0 0 1 7 四川省2 0 8 中国护理管理2 0 0 6 年8 月1 0 日第6 卷增刊裹2 训练前后中风后遣疰患者B a .a h d 指数变化及护理计划。

      前6 个月每周训练3 天,每次为1 h ,每日2 次,康复护士以“一对一”方法指导协助切『练一次.另一次及其余4天由经过培训的患者家属或陪护辅助患者进行训练,平均疗程6 个月;6 个月后每周一次的康复指导1 .2 2 主要采用B o b a t h 易化技术有:( 1 )静止性的反向性抑制手法:坐位时将患者手指伸展并外屣,掌心朝下,指尖向后外平放于体侧或身体的侧后方,S L a v e 节背屈,肘关节伸展.患侧躯干向患臂压下使之负重,同时肩关节耸起整个上肢里伸展状态;取坐位或立位双手B o b a t h 握手,上举上肢过头顶 2 ) 在运动中反射性控制关键点:抑制上肢和躯干屈肌痉挛的关键点有颈、脊柱、肩关节、肩胛带的控制训练;肘的独立和有控制的训练;腕关节的伸展;指关节的伸展和拇指外展、旋后等 3 ) 对残疾严重者( 肩关节半脱位) ,门框上安滑轮患手固定在绳子一头的拉手上,健侧手拉动绳子另一头使患侧手上下移动,刺激肩部肌肉,使肱骨头维持在关节盂内 4 ) 手指关节用小夹板固定持续牵伸对指、对掌,指间与掌指关节的屈伸1 .2 ‘3 训练过程中不断向患者家属及陪护宣传中风一年后,仍可取得一定进步,鼓励他们主动参与。

      2 评定方法采用B n I n 蚰k n m H 法评定中风后遗症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用B a r t h e l 嘣' d 数法评定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运动训练前后各评定一次,进行疗效判断.由治疗师、康复护士专人评测3 结果2 咧中风后遗症患者对康复训练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训练前后比较( 卡方检验) P ( O .0 1 训练后运动功能达Ⅳ级以上者占9 5 %( 表1 ) 康复训练前后中最后遗症患者B a r d a e l 指数变化比较( 卡方检验) P ( 0 D 1 ,训练后B a r t h e l 指数达到6 0 分以上者占7 5 %( 表2 ) 4 讨论影响中风后遗症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不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时间太少以及失去最佳时间.无效的治疗、护理方法.导致运动模式异常2 0 例后遗症患者在未经过规范训练前,表现为上肢痉挛、肌力减退、挛缩畸形、共济失调、姿势异常、甚至软瘫等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理论认为:中风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再生砑因此,我们把B o b m h 易化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用于家庭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训练及护理中,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体验正常肌张力、姿势和运动机会,力图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来影响输出,以促进正常模式形成。

      避免异常运动的再次发生在训练2 0 例中风后遗症期上肢功能改善的疗效中发现,上肢恢复中肩关节早于手,手指活动恢复最慢这是因为上肢多以灵活、协调、精细功能为主通过6 个月的康复训练,经训练前后进行比较,效果较为显著,在中风发病一年后,仍可取得较大的进步,否认了中风的恢复在一年后停止的结论n ,证明了后遗症期应积极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时,先拍打各关节,使其在放松状态下进行动作训练,避免不恰当的用力,通过反复输入正确运动模式的运动感觉,促进功能恢复,当上肢功能逐渐恢复时,重点转为协调运动能力训练,当患者能控制肩、肘、腕的运动后即应训练手的精细运动,从共同运动中脱离出来,最后是日常生活的康复护理,使患者尽可能达到生活自理,让病人学会自己脱,穿衣服,迸食、修饰、骑三轮车、购物等使患者充分体验每一个简单动作至每一组复杂动作的正常运动感觉和所需力度因此,我们认为中风不但在早期治疗很重要.失去了规范治疗机会的患者在后遗症期也应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以尽量改善患者遗留下的各种后遗症康复的鼓皋与后遗盎期病情轻重、年龄大小,对康复治疗的积极性等因素有关对于下肢活动、思维语言基本正常者,给予一定的康复,以使患者回归社会,减少其被社会遗弃感。

      家庭中风后遗症患者在上肢功能训练是现代康复的主要内容,不但使病人在康复时间上有保证和康复内容上进行规范,而且治疗师、康复护士还定期上门指导和评估,从而调动了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确保了患者的训练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文报告的家庭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训练及护理模式既减少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又缓解了医疗保险体系的压力,更适合目前我国的国情,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参考文献1 吕桦编著中风预防与康复新概念.第1 版,西安:兴界图书出版公司,2 0 0 21 1 92 王强、李铁山编著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第1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杜,2 0 0 3 .1 0 03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瞄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 9 9 6 .2 9 :3 7 9 —3 8 04 缪鸿石、朱镛连主编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第1 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 9 9 6 95 缪鸿石、朱镛连主鲺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第1 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 9 9 6 5 ' 56“九五”攻关课题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 0 0 1 .1 6 ( 5 ) :2 0 67 昌桦编著,中风预踌与康复新概念弟t 版,西安:兴界圈书出版公司,2 0 0 2 , 2 2 1中国护理管理2 0 0 6 年8 月1 0 日第6 卷增刊2 0 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