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工艺走进博物馆.docx
5页民间工艺走进博物馆 撰文/叶宇《福本子》、《花格子布》、《锅碗瓢盆》、《民艺学论纲》、《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民间文化生态调查》……走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丰富多彩的民艺藏品和严谨厚重的学术著作一同呈现在眼前千百年来“不登大雅之堂”的中国民间工艺,已经“登堂入室”进入高等教育与研究的学术殿堂乡村记忆”已经深深地刻进了博物收藏与民艺研究的学术年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是一所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为己任的艺术收藏与研究机构,主要承担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与调研、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旨在通过收藏、展览、研究、教育等方式,保存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的历史状态、环境和基因,向全社会传播、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尤其重视对在校大学生、中小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博物馆聘请海内外著名文化人类学者、民俗学者、民艺学者、艺术学者担任客座研究员,得到了著名学者张道一先生、冯骥才先生、罗伯特·雷顿先生以及已故孙长林先生等人的亲切关怀和指导620平方米的民艺博物馆,展陈了潘鲁生教授个人收藏,主要涉及穿戴、祭祀、娱教、[来自wwW.lw5u.Com]装饰、游艺、用品等品类,包括服饰、日用绣品、面具、皮影、风筝、木偶、年画、剪纸、玩具、面模等数十个种类3000余件。
民艺博物馆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与研究基地,同时也成为学院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在全国学术领域乃至社会范围都建立了较高知名度,产生了广泛影响精雕细刻的民间木雕砖雕迎门矗立,喜庆热烈的大花轿再现民俗民艺,粗犷质朴的木版年画,形态各异的民间油灯,惟妙惟肖的戏出纸扎,车行舟进,农事器用,缤纷剪纸,锦绣衣裳……民艺的原生态状貌展示着民间的艺术表达,体现着中国民间的人生智慧和文化精神,也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千百年农耕文明的深厚积淀回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五四”以来“走向民间”的学术路和千百年来继承民族文化的根脉绵延不绝21世纪以来,面对现代社会转型的巨变与更新,人们开始回顾并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近百年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其中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思考成为当下的焦点问题传承与创新民族民间文化,成为横亘在一代学人面前的严肃而重大的学术命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所民艺收藏与研究机构的成立与发展及其贡献,便具备了历史与现实的意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民艺研究已经走过20余年的道路1987年11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学术委员会,其中下设民间美术研究小组,开展民艺收藏、展示与研究工作1989年4月,随着全国范围内民间美术研究的发展和学院自身在该学术领域所具有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在研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
这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已开始在全国民间美术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开始承担全校民间美术教学工作,同时开展了广泛的民间美术品收藏和田野调查,并不定期举办各类民间美术讲座和展览,受到师生的欢迎1998年7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品收藏陈列中心落成并对外开放,由中国民艺研究所负责管理当时展示民艺藏品和书画作品2000余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8年,“中国民艺博物馆”正式注册,(后更名为“山东东方中国民艺博物馆”),同年馆藏陈列展览在青岛民俗博物馆开展了为时1年的公益展出艺术收藏, 田野调查,专题展览,学术活动,著作出版,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手工艺研究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近30年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和中国民艺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完成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3项,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在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与海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机制以学术课题促进民艺传承,是一份重要的学术使命与文化责任民艺博物馆和中国民艺研究所主持、参与了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神像卷、供品卷》、《中国美术百科全书·民间美术卷》、《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平度、东昌府卷》等重大项目。
目前,正在承担《中国当代民间工艺美术研究》、《中国手工艺产业历史研究》、《中国名村·章丘朱家峪、荣成东楮岛村》、《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山东卷》等重点课题研究和著作撰写工作,开展“手艺中国”重大图书出版工程项目的调研与编纂工作以民艺博物馆为载体,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研究硕果累累,有关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18项承担举办专题展览20余次,特别是2007年中国美术馆“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2011年中国美术馆“手艺农村——潘鲁生主持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等大型学术展览,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良好的学术评价,还举办了“手艺创造财富——2009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等学术活动,与美国俄勒冈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合作建设“中国藤·[来自WWW]中国民艺英文视频网站”,推进了民艺研究的国际交流正如多次到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的冯骥才先生所言:“普查与记录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是迫不及待要做的事就其目的来说,就是——不只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将艺术收藏、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相融会,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已经成就了一所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学术重镇。
图片由山东工艺美院民艺研究所赵屹提供)The folk arts and crafts museum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is an institution for art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It takes the inheriting of culture as its responsibility and is mainly involved in the work of the collection, research,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folk art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The 620 square meters of folk art museum exhibits the personal collection of Professor Pan Lusheng. The 3000 pieces in the collection include many varieties such as clothing, sacrifice,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and decoration.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folk art displays the expression of folk art and the wisdom and cultural spirit of Chinese people, and makes people feel the deep cultural heritage of farming culture over the centuries.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