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河南PPT课件.ppt
50页1.2.农业大省?3.贫困落后?4.人口巨多?5.现在现在让我带你去真正让我带你去真正认识我的家乡认识我的家乡 河南河南 from: 包工三班 6.7. 河南总体概况 河南地势 河南气候条件 省内山水系简介 省会郑州8. 河南,简称“豫”省会是郑州,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全省土地面积1 6.7 万平方公里,2008年底总人口9918万人,居全国第一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河南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 9. 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和“中原”和“中土”之称 河南是华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中原大地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长达两千多年 10.区位优势 自古就被认为“居天下之中”的河南,位于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且是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南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和能源枢纽中华腹地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位居中心的郑州也成为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 11.交通枢纽 从历史上来说,河南省会郑州作为京广和陇海两条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点,在全国具有的重要枢纽地位不可动摇。
在国家规划未来重点建设的全国8个铁路枢纽中,郑州排在北京、上海、广州之后,位列第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2.郑州火车站13.郑东新区高速铁路枢纽站十字交汇 14.郑州15.农业中国第一农业大省 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4260万吨(列全国第1位)其中,小麦产量2480.9万吨(列全国第1位) 16. “中国大陆人吃的每10碗饭中,就有1碗来自河南 同时,河南还贡献着全国第一的油料产量、全国第一的牛饲养量、全国第二的羊饲养量、全国第三的生猪饲养量和棉花产量 作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粮仓,河南证明了“中原熟而天下足” 17.18. 河南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西部山地绵延起伏,海拔高千米以上,东部为平原,海拔在百米之下灵宝市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高度为2413.8米,海拔最低处为淮河出省处,仅23.2米19.20.老鸦岔淮河21.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 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
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境内有黄河、淮河、卫河、汉水四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53% 22.黄淮海冲积平原 黄淮海大平原的地貌形态上主要包括了山前洪积-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及海积平原 整个平原以黄河干道为分水脊,北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面则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一个微向渤海、黄海倾斜的大冲积平原 23.24.总体气候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16之间,一月-33,七月2429,大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 25.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极端最低气温-21.7(1951年1月12日,安阳);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年6月20日,洛阳)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0240天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900毫米,南部及西部山地较多,大别山区可达1100毫米以上全年降水的50%集中在夏季,常有暴雨 26.名山大川 河南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在全国19个世界地质公园中,占全国面积仅1/60的河南就占了4个,分别为嵩山、云台山、伏牛山和王屋山-黛眉山。
在河南广阔的土地上,点缀着嵩山、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鸡公山、石人山、太行山大峡谷等名山大川,绽放着洛阳牡丹和开封菊花等奇花异草,千百年来,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来旅游观光 27.万山之祖-嵩山 中岳嵩山,“峻极于天”且“居天下之中”,自古就被认为是“万山之宗欤” 2009年中国唯一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嵩山古建筑群”,共8项11处,其每一项都有资格单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嵩山嵩山更是举世罕见的地质博物馆小小的嵩山,竟然横跨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年代,是地质学领域的“五世同堂”据说嵩山上既能见到大象的化石,也能见到海象的化石这就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28.29.山水旅游圣地-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境内,既是世界地质公园,又是国家AAAAA级景区 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晋“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 30.31.国色天香-洛阳牡丹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因千年帝都洛阳而名闻天下,洛洛阳牡丹阳因牡丹的国色天香而更加迷人。
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32.33.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它既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龙门石窟产物 尤其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那“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也因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4.35.贯穿全省主要河流 黄河, 东风渠, 金水河, 熊耳河从北至南:36.37.郑州 二七塔38.郑东新区CBD39.40.41.42.43.44.45.46.郑州科技馆47.郑州会展中心48.49.end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