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辩论赛 音乐下载利大于弊.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5068159
  • 上传时间:2017-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广网北京 10 月 28 日消息(记者韩秀)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想听歌了怎么办?对于很多人来说,出门买碟的年代早就已经过去了他们只要上网点几下鼠标,一分钱不用花,音乐立刻就躺在硬盘或者里了不过,这个免费音乐的黄金时代恐怕就要过去了近日业内有消息称,今年底或明年初,包括华纳在内的几大国际唱片公司将联合国内的酷狗、酷我、百度、 音乐等多个音乐服务网站,尝试采取音乐下载收费包月制度当然,按照这些音乐巨头的说法,这钱不会白花用户在获得原有基础的免费试听服务的同时,能够通过付费方式获得接近 CD 水平的音乐或 MV,并获得其他付费权利10 月,曾以提供免费正版音乐下载为宣传口号的谷歌音乐搜索彻底关闭,并结束了与巨鲸音乐网的合作不过,国际唱片商终结音乐下载“免费午餐”的脚步并未因此停歇目前华纳、环球、sony 三大国际唱片公司在与国内各大音乐网站商量推出下载收费制度尽管业界消息满天飞,但面对媒体,唱片业大佬的音乐收费具体操作细节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环球唱片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作出了回应尽管收费包月细节未定,但终端服务上已经开始为此进行准备 音乐、百度等均在大力整合旗下音乐产品,目的正是打造全面的数字化正版音乐平台。

      音乐市场高层透露,各音乐平台和 15 家大的唱片公司共同讨论的模式暂定为包月收费,但会有等级划分,按照用户的需求定制不同收费标准,等级不同权限不同比如,用户一个月付 7 元钱可以授权下载 7 首歌曲,一个月达到 20 元时,用户可随意下载音乐,音乐品质能达到 CD 水平如此收费模式,网友能否接受?乐评人唐若甫表示,可以接受,但针对不同的音乐类型,具体的下载收费模式还需探讨唐若甫:唱片免费下载,音乐家他的收入,比如作曲、作词、演出这些钱从哪里来?古典音乐和流行乐还不一样,一般一首歌最长五分钟,但是古典音乐有时候一部作品可以长达一个小时,所以它们的收费标准和流行音乐肯定也不一样收费包月制度的推出有望推进音乐正版付费消费制度的实施,但如何防范唱片巨头对终端的垄断也成为新的课题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教授认为,推行收费制度,需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发布细则,避免二度蚕食中国唱片行业张平:互联网的精神还是开放和共享,众多草根自愿要放弃自己的经济权利,所以如果唱片业构成垄断市场,那么自有其他法律法规对其监控据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 7 亿潜在付费音乐消费人群,如按 30%月活跃度、每人每月贡献 10 元计算,加之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未来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至少将达到数百亿元。

      然而,在付费市场前景如此可观的同时,盗版免费市场却同样凶猛此前酷我音乐一度尝试收费,但用户付费率甚至低于千分之几,不但收效不大,反而在正版收费市场碰的头破血流收费包月下载模式这次能否行之有效?张平:不要按照一首或者是一次点击来付费,确实不可控,可以包月,就像有线电视的使用一样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费用不应该是暴力的,违背市场规律的商业模式,并不看好其实,音乐下载收费不难,难的是怎么让消费者的钱花的物有所值,花的心甘情愿让消费者掏钱出来不是不可以,但这还要指望音乐提供者们带来配得上价格的作品质量  免费音乐或将终结:有消息称今年底或明年初,几大国际唱片公司将联合各大网站尝试采取音乐下载收费包月制度,免费音乐下载或将取消付费的音乐你会下载吗?近几天, “音乐下载收费包月制”这一新闻,其中也简单涉及到“音乐收费是否该由网友买单?”的问题与小柯的“被收费者应该是音乐互联网站”的观点不同, “内地唱片工业的顶尖操盘手”宋柯和音乐人王江都就“音乐下载”收费的相关问题做了探讨核心问题一:收费标准是否合理用户一个月付 7 元钱可以授权下载 7 首歌曲,一个月付费 20 元时,用户可随意下载音乐,音乐品质能达到 CD 水平。

      如此收费模式,是否合理,网友能否接受?宋柯表示,这就是吃一顿饭的钱,不是很过分而王江也坦言,这个可以接受,还是很便宜的 “不过具体收多少才合理,还是要好好讨论 ”核心问题二:是否该由网友买单现阶段音乐服务网站主要是靠流量、点击率、下载量来吸引广告投入让网友来为“音乐下载收费”买单是否合理?对此王江颇有些不忿,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音乐人,自己辛辛苦苦创作的音乐被免费使用,而你一点回报也没有,今后你还会有花大力气投入音乐创作吗?”宋柯也补充说, “在网上买任何东西都要花钱,就只有音乐是免费的,这太不合理了,对音乐人也很不公平 ”而对于“音乐收费模式” 是音乐网站又一次变相牟利一说,宋柯也驳斥说,哪个企业不想去赚钱,音乐行业更要赚钱 “但网友下载付钱不付钱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这只是一种商业模式,我们关心的是版权问题,是网站用了我们的音乐版权是否给版权费而网站愿意免费下载给网友听没问题,只要网站交版权费就可以了 ”不过谈到音乐网站的广告收益,宋柯感慨道:“现在互联网广告不能赚钱,广告收入已不能支持音乐网站免费下载的运营,"音乐下载收费" 已是势不可挡的趋势 ”另外,宋柯强调,歌手跟音乐是有区别的,歌手只是歌曲的演唱者,歌手背后还有词曲作者、专辑制作策划等一大批的创作人员,歌手赚钱,并不是背后的音乐人赚钱,个人和团队的概念一定要区分清楚。

      核心问题三:谁为“音乐下载收费” 护航“收费后应拼服务,这是重点!”王江分析说,这就像网上会员制看电影一样,免费的电影画面质量肯定很差, “如果收费的音乐也能够保证其质量,那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自动走向收费下载一边的 ”“音乐下载收费” 步入正常轨道后,就能保障音乐人的利益吗?宋柯告诉记者,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服务网站会隐瞒音乐下载收上来的费用 “既然获得利益,不交钱给唱片行业,这是法律问题!”同时,王江也说,偷税漏税也值得警醒, “这就不是我们音乐人能控制的了,是要依靠法律来解决的 ”核心问题四:  收费后,怎么分配在“音乐下载收费” 模式顺利运作的情况下,收上来的费用,音乐服务网站跟版权方会怎么分配?王江告诉记者,依据国际惯例,很有可能会对半分 “在扣除 15%的运营成本后,剩下的 85%网站方面会跟版权方五五分账假如歌曲好的话,下载的人数多,分配是会偏向音乐人那边的 ”不过宋柯坦言,现阶段主要讨论的还是怎样收费更合理, “具体怎么分配则是下一步的事情,这由市场来调节!好听的歌,下载量大,分配就会高;不好听的歌,分配就会下降近日,坊间盛传音乐下载的“免费午餐”要终结了!此消息一出,各方声音迭起:业内人士多数拍手叫好;网友们却表示很神伤,心疼荷包又忧心买到“次货”;有媒体甚至以《快去下歌吧,再不下歌就该收费了》为题大肆渲染。

      真要突然间完全取消免费音乐下载,在现阶段是否行之有效?到底是否收费或者怎样收费,目前尚不可知,但探究付费模式未来的图景,在操作层面上似乎仍有不少问题最近,有报道称,为了打造全面的数字化正版音乐平台,包括环球、索尼、华纳在内的几大国际唱片公司,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联合国内的酷狗、酷我、百度、 音乐等网站,试水采取付费下载,付费用户可以获得媲美 CD 水平的高品质音乐音乐平台会陆续关闭免费下载功能,变为有偿服务这消息一经披露,就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有媒体甚至以《快去下歌吧,再不下歌就该收费了》为题大肆渲染音乐付费下载的相关规定和条例未定,那边关于定价细节,业内又传出了多个版本:包月 20 元、1 元 1 首……让人着实眼花缭乱其实,付费下载模式在国内有迹可循, 音乐平台就有绿钻制度;类似的还有酷狗,用户可以免费试用三个月,歌曲存在缓存中,付费用户能下载高品质的“无损”音乐只是,真要突然间完全取消免费音乐下载,在现阶段是否行之有效?本版专题,搜罗业内人士和网友的诸多看法,和您一起一探究竟支持有钱才有好音乐不断涌现早在 2004 年,国内就掀起了“音乐版权维权风暴”;2011 年,高晓松(微博) 、张亚东(微博)和小柯等音乐人起草了《致音乐界同仁书》 ,痛批互联网盗版。

      现在,对于音乐下载付费的举措,多数业内人士举手欢迎从业内人士的态度分析原因,无非有下面几点音乐人说:有经济效益是对歌手创作的鼓励重庆本土音乐人李波认为,从长远来看,一方面版权可以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还能激起音乐人的创作激情比如本土音乐人,他们现在的收入主要分为专辑销售、商业演出和邀歌创作,但就算专辑在几大音乐平台有不错的下载量,可对于音乐人而言,这部分利益完全得不到他说,如果实行付费下载音乐,对于能通过网络平台让单曲一夜蹿红的音乐人,就有一笔不菲的收入正在忙于排演《鸟巢·吸引》的歌手左炜也表示, “从经济利益和版权保护来说都是好事,这对每一位创作者,尤其是新人而言,是极大的鼓励 ”网络版权代表说:音乐下载收费有希望收回成本虾米音乐网 CEO 王皓表示,只要有 5%的用户愿意付费,不管包月,还是单曲下载,音乐就有希望收回成本 音乐负责人也表明立场,表态称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正版,“将全力支持并配合相关政府部门、内容提供者、音乐经营商等努力探寻一条更加良性的音乐发展模式 ”  唱片公司说:有付费才有资金回流,才有好音乐太合麦田老总詹华表示,这项举措代表了唱片公司的希望,对行业也是一大突破, “内地流行音乐的版权保护一直很薄弱,版权方包括唱片公司一直缺乏保障,一旦音乐收费下载模式建立起来,就有资金回流,钱来了,才能生产出更好的音乐。

      ”反对明摆着抢钱 凭啥网友买单但是,针对音乐下载将要收费的消息和业内人士表示欢迎的态度,除少数铁杆歌迷,大部分网友对此表示不满,也有部分业内人士持反对意见调查显示,90%以上的用户认为目前国内音乐下载付费的方式不合理也不可行网友说:交了网费为啥还要给钱网友们大多言辞凿凿,反对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网友说,这也太抢钱了,我已经交了网费,凭什么听首歌还得给钱?也有网友表示,这得从根本上改变听歌习惯,太麻烦了,“一块钱一首歌倒是便宜,可我就是懒得充值,现在打开歌曲列表,一点就下载,省事了!”音乐人小柯说:不应是网友买单音乐人小柯说,他很担心收益的分配问题,互联网音乐之前靠盗版吸引流量,收取广告盈利,现在随大势转向从音乐本身获利,这是“二次吸金”,还能“洗清原罪”小柯认为,被收费的对象,应该是音乐互联网站,不该是网友, “互联网的精神是分享,网站靠分享他人音乐左手引来网友、右手引来广告客户,被收费者应该是音乐互联网站 ”知识产权专家说:违背市场规律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教授认为,互联网的精神应是开放和共享的,众多草根自愿放弃自己的经济权利,如果唱片业构成垄断市场,自有其他法律法规对其监控。

      在他看来,这种收费不应该是暴利的,违背了市场规律的商业模式延伸阅读海外付费下载早已有在海外,付费下载早就是成熟的消费模式了根据尼尔森报告的数据,去年,美国音乐市场总销售额突破 16 亿美元,创了历史新高,这其中,数字音乐的销售额贡献了 12.7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 1 亿美元,而实体音乐收入仅为 2.28 亿美元,相比上一年还下降了 5%,今年上半年,数字音乐的专辑与单曲销量继续增长,前景十分乐观海外音乐人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作品被完全免费共享,点击排名靠前的歌手还不愁盈利问题,众所周知,LADYGAGA 正是用数字音乐成就了音乐传奇模式 1:iTunes 音乐商店下载模式最成功的是苹果的 iTunes 音乐商店,用户可以在数字音乐超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免费试听一小段,若要下载,按次收费,价格不等针对网友嫌付费麻烦,iTunes 还和信用卡捆绑,支付简便iTunes 现在控制着超过四分之三的数字音乐市场,在 62 个国家遍地生根,甚至可以说,它是美国音乐产业的总开关模式 2:Spotify 包月付费模式这家公司采用移动互联包月付费的模式,用户能听自己想听的歌曲,进行具体搜索,免费版会时不时插播广告,付费版的歌曲则质量上佳,还能在智能以及不联网的情况下收听音乐,它拥有 1800 万首歌曲、7 亿个播放列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