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吴中书事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docx
4页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吴中书事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吴中书事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⑧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from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吴中书事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来自 end#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之后归隐一事 C.颈联描写想象之景,意蕴丰富,自重在表现香径荒凉冷落,空意在渲染响廊空寂无人 D.尾联谁与同和范仲淹的吾谁与归的意思相同,表现了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
E.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CD15.(1)愁:①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②对国运渐衰、世事难测的感叹;③昔盛今衰之愁2)表现:表现:①对比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的悲伤之情②运用典故通过范暴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羡慕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③直抒胸臆通过写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用,无事可做,只得借酒消愁的悲伤 【解析】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C项中想象错,许久无人路过的香幽小径,落叶层层,新叶尚小,破败的长廊只有空空的回声和清冷的明月;D项中诗人欲辞官归隐却无人理解的无奈错,在政事上不得志,也有对朝廷政治统治不思进取的不满,寻不到志同道合的人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
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
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我推荐相关文章: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帐 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蓬莱镇 骆宾王 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咏怀古迹①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省试①湘灵②鼓瑟 钱起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① 刘禹锡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归园田居 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后游 (唐)杜甫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后游 (唐)杜甫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八 归 史达祖①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春 阴 朱弁①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