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7606233
  • 上传时间:2019-09-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16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14 诗歌鉴赏一、【2018届甘肃省农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8.诗的首句写出秋夜怎样的特点?9.从全诗看,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案】8.漫长9.寂寞思亲【解析】9.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古诗中景语皆情语结合上一题的解释,根据“征衣未寄”一词即可理解出诗人的心境二、【2018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2.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13.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壮”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2.上片追忆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下片描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13.“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有壮丽豪放的特点所以是赋壮词。

      解析】12.试题分析:本辛弃疾的这首词,可以算做古诗词“忧国伤时类(身世感怀类)”,这类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归结为:①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 ②表达忧国忧民、关心国事的情怀③寄托身世坎坷、生不逢时的隐忧我们看到作者在词的前九句,回忆了当年自己驰骋疆场的豪迈,可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前后情感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就可以归结出本词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这首词是以“军旅战争”为题材,主要写的是军营生活,通过回忆战争场景来表现自己想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辛弃疾也想以此来抚慰他的好朋友陈同甫,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样,所以无论从题材上还是思想上都是一首状词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三、【2018届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文言文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本词小序说的“子由”是词人的_______,他和苏轼、_________并称文坛“三苏”11.本词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答案】10.(1).弟弟 (2).苏洵 11.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豁达乐观的胸襟四、【2018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上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表现的画面2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23.“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出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感情 24.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升华后而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解析】23.试题分析:考查诗歌的炼字功夫直”字既形象地描绘了茫茫大漠中烽烟孤单直立的景象,又突显了大漠既孤寂荒凉又壮观、刚劲、坚毅的奇异特点圆”字 形象地描写了蜿蜒黄河之上圆日独挂的景象,又突显了大漠给人的既苍茫孤寂又亲切温暖柔和的奇特感受。

      还要答出作者的情感24.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当然也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要结合诗句特别是写景的诗句来分析五、【2018届湖北省老河口市九年级上期中】赏析下面古词,完成下列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0.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所谓“壮词”,就是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B.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C.这首词描写了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等多种军营生活D.“可怜白发生”一句也是壮语,是一种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11.请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答案】10.B11.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最高理想,即率师北伐,收复失地,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11.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意思是:(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从中可以看出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六、【2018届湖南省岳阳市钟洞学区九年级上期中】阅读晏殊的《破阵子》一词,完成以下小题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21.这首词勾画了美妙的春景,上阕(画线处)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请找出22.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答案】21.燕子、梨花、碧苔、黄鹂、柳絮、小池、树叶等 22.美丽、清纯、活泼、浪漫的少女声音:巧笑;表情与动作:逢迎、笑从双脸生;心理等。

      解析】2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从诗句依次找出自然景物即可七、【2018届江苏省江阴要塞区九年级上期中】赏析诗歌,回答问题春寒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1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1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答案】1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12.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解析】1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主要是四个方面,炼境、炼意、炼手法、炼章法,答题时先解释“字”在诗中的含义,然后看效果,此题属于炼意的题目,“怯”是“害怕”“担忧”的意思,写出了诗人的一种心态,一是漂泊在外,难以忍受春春寒,再则通过注释可以看出是对时局的担忧。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探究诗歌的情感要结合注释、题目和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探究,后两句描写的是海棠,应该是托物言志,结合海棠的特点“不惜胭脂色”“独立”可以看出是保持自己孤高的性格,答题时注意注释,先答出海棠的特点,然后答自己的志向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八、【2018届江苏省句容市华阳区九年级上第二次学期调查】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6.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子规声里雨如烟”所展示的优美画面 7.第四句中的“蚕桑”照应第一句里的“__________”,“插田”照应第一句里的“_________”,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勾画出乡村四月_____气氛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6.示例:细雨密密地下个不停,天地间,如烟雾般迷蒙,淡淡的;又仿佛悬挂着一道薄纱,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自然此时,传来几声杜鹃鸟的啼叫声,更添些许闲适安详 7.(1).“蚕桑”照应上面“绿遍山原” (2).“插田”照应上面的“白满川” (3).勾画出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8.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或: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意思对即可)九、【2018届江苏连云港灌南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7.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包含了哪些早春的物候现象8.请分析“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的作用答案】7.桃花绽放、冰雪融化、草儿萌芽,河豚逆流而上产卵 8.①本句是虚写,与前三句一同做到了虚实结合,使全诗手法多样,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②诗的前三句是描写惠崇画里的景物,这最后一句则是即景生情的联想作者这样写就把整个画面勾勒得更为完美了,给人以严冬已尽、春到人间的喜悦③最后一句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不但使全诗灵动鲜活,也使诗和画的意境都被大大地丰富了十、【2018届江苏省南京溧水区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鹧鸪天 辛弃疾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①事,自是羲皇以上人② 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③在,未抵柴桑④陌上尘注释】①晋宋之间:东晋末至刘宋初,陶渊明生活的时代②羲皇以上人:指上古以远的人③王、谢:东晋的两大望族,其子弟以潇洒儒雅见称④柴桑:古县名,今江西九江市西南。

      陶渊明的故乡1)这首词从语言风格上“寓庄于谐”,与词前面小序中“______”一词相符合2)这首词作主要赞美了陶渊明怎样的人品和陶渊明诗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戏作” (2)赞美他躬耕田园,自甘清贫,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人品;赞美他诗歌感情真率,格调清新,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解析】试题分析:(1)寓庄于谐,谐:风趣;庄:严肃庄重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说明事理,使人在轻松和愉悦中感其深刻的内涵所以这个词与词前面小序中“戏作”一词正好相合2)考查对诗歌人物形象及作品特点的概括要理解好诗句的内容从作品的前两句、后一句可以看出,陶渊明晚年辞官归隐,在家乡柴桑过着自食其力的躬耕生活,常与乡邻相聚饮酒一是评说了陶渊明的精神品格:甘于清贫,鄙视官场,不争权夺利;二是评说了陶渊明作品的特点与价值:文字清新,内容朴实,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