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ppt
60页第二章 社会学的历史与 现状 v第一节 社会学的产生v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v第三节 当代社会学主要内容v一、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v二、社会学产生的主要阶段第一节 社会学的产生v1. 社会变革v2.思想渊源v3.自然科学一、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社会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而是有深刻的历史、思想和科 学发展的背景和条件,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变革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社会经历了有史以来 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也在不断地扩大和趋于激化 为了克服当时面临的种种危机,资产阶级和他们 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这些社会问题,积极寻找解决 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他们试图运用新的方法和理论 体系重新组织和安排社会生活秩序,以适应社会发 展和社会改良的需要,于是社会学应运而生2.思想渊源社会学的产生是以以往思想家们关于社会的探索 为基础的,社会学产生之前许多思想家对社会的结 构、社会变化的规律和未来图景进行了探索,并形 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社会思想、哲学 和伦理观念,以及宗教观念这些思想成果作为基 础促进着人们对社会的进一步认识 3.自然科学随着自然科学的新进展,尤其是地质学、考 古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启发着人们用 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考察和认识社会。
人 们开始认识到,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然 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社会体系也应有和其 他自然体系相同的规律可以寻找基于这些认 识,人们开始用一些自然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 去研究社会问题 二、社会学产生的主要阶段v1.初创阶段(约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 v2.形成阶段(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1. 初创阶段(约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 末)v(1)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v(2)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v(3)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1)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798- 1857)孔德是社会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早年深受孟德斯鸠 、孔多塞等法国哲学家的影响1817年孔德结识了圣西门, 并成为他的秘书和合作者,后因与他的意见不和而分手孔 德写于1830年至1842年的《实证哲学教程》(共六卷)完整 地阐述了他的实证主义理论1851年至1854年间,他又写了 《实证政治体系》(共四卷),对实证主义理论作了进一步发 展在1839年写《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的时候,他把“社 会物理学”改为“社会学”。
从此,才第一次出现了“社会 学”这一概念,因此,西方社会学界一般认为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孔德的社会学主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v第一,孔德把社会学作为填补科学“最大的空白”的一门 关于人类社会学的科学 v第二,孔德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 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v第三,孔德把自然科学方法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的方法,即 作为社会学研究的方法v第四,孔德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 动力学两个部分 v孔德的社会学理论带有明显的保守倾向,他的理 论体系也带有机械论的色彩但是,孔德毕竟把 实证主义引入了对社会的研究,并对社会学体系 化作了初步的尝试,他的将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 体来进行研究的观点成为后来的结构功能主义社 会学的理论渊源关于社会学概念的提出和为之 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努力,无疑是孔德对社 会学的贡献2)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 1903)斯宾塞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 在孔德之后,他作为社会有机论的创始人, 为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他的 著述很多,其社会学的主要著作有《社会静力 学》、《社会学原理》等。
斯宾塞一生以自己 特有的方式,将前人的有关理论融于自己的理 论体系中 他的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社会进化论和社会 有机论第一、社会进化理论社会进化理论是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组成部 分之一他的实证社会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 “进化”他认为社会进化的过程是按照生物 学的自由竞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 自然而逐渐地实现的社会进化是不可抗拒的 ,虽然充满矛盾,但基本上是平稳的、进步的 ,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的过程,人为地干涉只 会妨碍这一过程第二、社会有机论斯宾塞的学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有机论 在他看来,社会就像一个有机体,社会的组织结构 好比生物机体,动物的器官有营养、消化和调节三 大系统,因而社会的结构功能对应的也有三个阶段 ,即担任营养功能的工人阶级、担任分配和交换功 能的商人阶级、担任调节生产功能的工业资本家阶 级 v孔德和斯宾塞在社会学的初创时期,主要是力图 为这门学科创立一个理论体系初创时期的社会 学,有着强烈的生物学色彩和机械论倾向,这种 倾向为后来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奠定了基 础再者,初创时期的社会学家从思想到政治都 是十分保守的,他们虽然也看到了当时资本主义 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却主张用改良、进化的 办法改善资本主义而反对革命,并且公开反对当 时的社会主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孔德和斯宾 塞的社会学思想毕竟为此后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 学科的形成开辟了道路3)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 )很明显,社会学是分着两条不同路线发展的 一条线开始于孔德、斯宾塞,后来发展为现代的社 会学;另一条线开始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发展 成为科学的社会学虽然马克思从未自称为社会学家,但现代各国 的社会学家几乎都公认马克思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之 一马克思与孔德、斯宾塞基本上是同时代人,但 他们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立场却截然不同马克 思和恩格斯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第一次 使人们有可能极科学地对待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 ,“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社 会经济形态是一定生态关系的总和,确定了这种形 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列宁,1960:710)马克思在批判的基础上吸取了圣西门社会学说 的精华,而剔除其糟粕,把对社会的研究从头脑思 辨中解放出来,置于现实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 斯合写的大量著作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的社会 学思想例如,著名的《资本论》(1867~1894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7)、《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共产党宣言》( 1848)、《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都是 有重大的社会学意义的著作。
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社会学体 系不但科学,而且非常完整,对社会学领域的各种 基本问题都作过深入的研究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所作的历史和逻辑的研究,为科学社会学奠定了坚 实的理论基础,我们说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学, 这是对历史事实的承认 2. 形成阶段(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 年代)v(1)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1858-1917) v(2)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1)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1858- 1917) 迪尔凯姆是法国的社会理论家和社会研究家 ,毕生致力于将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完整严密的科 学,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 《自杀论》(1897)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1895)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v第一,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迪尔凯姆认为,要实现社会学科 学化的目标,首先应当确立社会学独特研究对象和相应的研 究方法 v第二,社会团体和社会分工论迪尔凯姆认为,要想彻底说 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社会团结的本 质和特征,必须进行社会类型划分。
v第三,宗教和知识社会学宗教论是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的 重要内容 v迪尔凯姆的努力,使社会学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的具 体研究范围和特定的研究方法,也第一次在人文科 学中获得了独立的地位这对于社会学的研究是一 个巨大的推进由于迪尔凯姆在理论研究上是进化 论、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的集大成者,所以,对后 来的现代结构功能主义影响甚深 (2)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 )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 历史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和神学他的社会 学著作主要有《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 本主义精神》等韦伯对资产阶级社会学发展的主要影响有两个方面:v一是社会行动论韦伯和迪尔凯姆一样,企求重新 确定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他把社会学定义为“ 理解的社会学”韦伯将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 学的研究对象v二是政治社会学如果说韦伯在其宗教社会学中主 要的目的在于论证近代资本主义的合理性,那么他 的政治社会学研究旨在论证其合法性 第一、社会行动论v社会行动是指人的公开或内心的活动,是一种主 观思想同别人的行为相联系并在行动过程中,依 赖别人行为的活动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且意 义是可以理解的。
v区分社会行动的结构的四种类型: 1、目的合理性行动 2、价值合理性行动 3、情感行动 4、传统行动 第二、政治社会学v韦伯对资本主义合法性的论证是从统治的合法性开始 的权力”和“统治”是韦伯政治社会学中密切相 关的两个重要概念,统治是通过权力来定义的v合法性是促使一些人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客观上表 现为服从这种命令的可能性在命令—服从的统治关 系中,韦伯认为其合法性的基础有三个方面:传统的 基础、魅力的基础和理性的基础按照这三种合法性 的基础建立起三种不同的统治类型: 1、传统型统治 2、魅力型统治 3、法理型统治v韦伯的社会学思想涉及范围很广,对当代社会学的 影响很大,他一方面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另一方 面又在有关冲突、变迁的理论中部分重复马克思的 社会革命理论后来的社会学家帕森斯以及许多冲 突论者则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韦伯这方面的理论v一、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v二、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及观点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一、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20世纪20年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学进入 了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学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尤其在美国 发展迅速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理论丰富多彩,流 派纷呈。
这时期陆续出现的主要流派有: 1、结构功能理论 2、社会冲突理论 3、社会交换理论 4、符号互动论 5、现象学社会学及本土方法论1、结构功能理论v 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经济萧条,危机深重 ,迫切需要社会学家去研究在这种形势下,为 经验研究服务的结构功能学派应运而生到40年 代这个学派在美国的社会学界占据了十分重要的 地位,其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帕森斯帕森斯是结构功能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 有《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社会系统》( 1951)等 他的理论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v第一,社会行动论v第二,社会系统论v第三,功能分析论第一、社会行动论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社会行动一个‘行动’在逻辑 上包含有: (1)行动者 (2)目的 (3)处境 (4)“规范性”趋向他提出的这种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构架称为“手段—目 的”框架凡人的社会学行动总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其目标 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手段和条件,同时所有社会行动都受一 定的行为规范的制约第二、社会系统论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帕森斯的学术研究发 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社会系统》为代表,形 成了他的具有系统论特征的功能主义观点。
帕森斯把社会系统看作是决定社会行动的三个 子系统之一另外两个子系统是文化系统和人格系 统后来又增加了一个行为有机体系统这些子系 统的综合就是社会整体帕森斯的系统概念强调社会秩序的自我维持和 均衡,突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在一般 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平衡状态,一旦发生 “反常”现象,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