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农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汇编.doc
14页三农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汇编第1章 精准扶贫概述 21.1 精准扶贫的定义与意义 21.2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发展历程 3第2章 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32.1 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征 32.2 农村贫困原因分析 4第3章 精准扶贫目标与原则 43.1 精准扶贫目标 43.2 精准扶贫原则 5第4章 精准扶贫主要任务与措施 54.1 产业发展扶贫 54.2 劳务输出扶贫 54.3 教育扶贫 64.4 健康扶贫 6第5章 贫困识别与帮扶机制 65.1 贫困户识别与退出机制 65.1.1 识别标准 65.1.2 识别程序 65.1.3 退出机制 75.2 精准帮扶措施 75.2.1 产业发展 75.2.2 就业扶持 75.2.3 教育帮扶 75.2.4 医疗救助 75.2.5 住房保障 85.2.6 社会保障 85.2.7 持续跟踪监测 8第6章 资金投入与管理 86.1 资金来源与投入 86.1.1 资金来源 86.1.2 资金投入 86.2 资金管理与监督 86.2.1 资金管理 86.2.2 资金监督 9第7章 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 97.1 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与途径 97.1.1 企业参与 97.1.2 社会组织参与 97.1.3 个人参与 107.2 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支持 107.2.1 财政支持 107.2.2 政策引导 107.2.3 服务保障 107.2.4 宣传推广 107.2.5 合作平台建设 10第8章 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与培训 108.1 政策宣传 108.1.1 制作宣传资料 118.1.2 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118.1.3 建立政策宣传长效机制 118.2 培训与指导 118.2.1 培训内容 118.2.2 培训方式 118.2.3 建立培训考核机制 12第9章 考核评估与激励机制 129.1 考核评估体系 129.1.1 考核指标设定 129.1.2 考核方法 129.1.3 考核流程 129.2 激励与问责机制 139.2.1 激励机制 139.2.2 问责机制 13第10章 精准扶贫工作保障 1310.1 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 1310.2 政策协同与部门协作 1310.3 信息管理与公开透明 1410.4 监督检查与整改落实 14第1章 精准扶贫概述1.1 精准扶贫的定义与意义精准扶贫,即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和精确考核的一种扶贫方式,旨在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扶贫资源与扶贫对象的精准匹配。
其核心要义在于“精准”二字,强调在扶贫工作中做到目标精准、措施精准、成效精准精准扶贫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扶贫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保证扶贫资源真正用到贫困群体身上,避免资源浪费和无效投入2)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扶贫有助于发挥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3)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精准扶贫关注弱势群体,缓解贫困现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2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发展历程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扶贫政策摸索阶段(19781993年)这一阶段,我国开始关注贫困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如设立扶贫机构、开展扶贫试点等2)扶贫政策框架构建阶段(19942000年)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出台,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阶段,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政策为导向、以贫困县为扶贫重点、以整村推进为扶贫方式的扶贫政策框架3)扶贫政策深化阶段(20012012年)这一阶段,我国扶贫政策进一步深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扶贫工程,如《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等。
4)精准扶贫政策实施阶段(2013年至今)2013年,我国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阶段,我国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加大扶贫力度,推动扶贫工作向精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发展,我国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第2章 农村贫困现状分析2.1 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分布不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山区、高原、边疆及革命老区等地,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年龄结构偏大农村贫困人口中,中老年人占比较高,青壮年劳动力相对较少,这导致了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能力的不足3)教育水平较低农村贫困家庭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问题,影响了家庭成员的就业和发展4)健康状况较差农村贫困人口普遍存在健康状况不佳的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2.2 农村贫困原因分析农村贫困原因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条件恶劣许多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农民收入低下2)基础设施薄弱贫困地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3)产业发展不足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导致农民增收困难4)教育资源匮乏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了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质量5)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贫困家庭在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水平较低,导致贫困问题加剧6)金融支持不足农村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突出,制约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农民创业7)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农村贫困人口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的问题,影响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8)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但在部分地区,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导致扶贫效果不明显第3章 精准扶贫目标与原则3.1 精准扶贫目标精准扶贫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保证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2)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3)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4)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构建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5)到2020年,保证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3.2 精准扶贫原则精准扶贫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贫困地区、不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措施,保证扶贫工作精准、有效;(2)以人为本原则关注贫困人口的需求和意愿,充分发挥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3)综合施策原则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发挥社会、市场等多方力量,形成扶贫合力;(4)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扶贫与环保、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5)动态管理原则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掌握贫困人口脱贫情况,保证扶贫工作有的放矢;(6)公开透明原则加强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信息公开,提高扶贫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第4章 精准扶贫主要任务与措施4.1 产业发展扶贫产业发展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任务之一其主要措施如下:(1)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助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2)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升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贫困群众增收4)鼓励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2 劳务输出扶贫劳务输出扶贫是解决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措施如下:(1)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劳务输出数量2)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为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劳务维权等服务3)鼓励贫困地区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引导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4)加强对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政策支持,落实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4.3 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措施如下:(1)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保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资助政策,保证贫困家庭学生不因经济原因失学3)加强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4)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创业能力4.4 健康扶贫健康扶贫是保障贫困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举措其主要措施如下:(1)完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贫困群众基本医疗需求2)实施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费用负担3)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提高贫困群众健康素养,预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4)落实贫困地区医疗保险政策,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降低贫困群众看病负担第5章 贫困识别与帮扶机制5.1 贫困户识别与退出机制5.1.1 识别标准根据国家扶贫标准和地方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农户家庭经济状况、生活条件、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因素,科学确定贫困户识别标准保证将真正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纳入扶贫范围5.1.2 识别程序(1)宣传发动:通过村民大会、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贫困户识别政策及程序2)农户申请:符合条件的农户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填写贫困户申请表3)民主评议:组织村民代表、员、村两委成员等进行民主评议,确定初步名单4)公示公告:对初步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5)乡镇审核:乡镇对村委会上报的名单进行审核,确定贫困户名单6)县级审批:县级扶贫部门对乡镇上报的名单进行审批,最终确定贫困户5.1.3 退出机制贫困户脱贫后,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退出:(1)贫困户自主申请: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后,可向村委会提出脱贫申请2)民主评议:组织村民代表、员、村两委成员等进行民主评议,确认贫困户脱贫情况3)公示公告:对脱贫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4)乡镇审核:乡镇对村委会上报的脱贫名单进行审核5)县级审批:县级扶贫部门对乡镇上报的脱贫名单进行审批,最终确定脱贫贫困户。
5.2 精准帮扶措施5.2.1 产业发展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如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提高贫困户家庭收入5.2.2 就业扶持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就业能力,通过公益性岗位、企业吸纳、转移就业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5.2.3 教育帮扶实施教育扶贫政策,保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5.2.4 医疗救助完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降低贫困户医疗费用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5.2.5 住房保障实施危房改造,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5.2.6 社会保障加强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措施,保证贫困户基本生活得到保障5.2.7 持续跟踪监测对脱贫贫困户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及时发觉并解决返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