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高一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高一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平面向量=(3,1),=(x,-3),且⊥,则x等于( )A.3 B.1 C.-1 D.-3参考答案:B2. 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等于A.45 B.75 C.180 D.300参考答案:C3. 已知ABC和点M满足.若存在实数n使得成立,则n=( )A.2 B.3 C.4 D.5参考答案:B4. 集合,,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5. 已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其导函数为;当时,恒有,若,则不等式的解集为()A. B. C. D. 参考答案:A【分析】根据题干得到是偶函数,通过求导得到函数在,从而得到.【详解】因为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也是偶函数,故是偶函数,,当时,恒有,故当时,,即函数在 故自变量离轴越远函数值越小,故.故答案为:A.【点睛】这个题目考查了抽象函数的奇偶性的应用,以及导数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中的应用,导数在研究不等式中的应用;题目中等.对于函数奇偶性,奇函数乘以奇函数仍然是奇函数,偶函数乘以偶函数仍然是偶函数.6. 已知函数f(x)=,若方程f(x)=a有四个不同的解x1,x2,x3,x4,且x1<x2<x3<x4,则x3(x1+x2)+的取值范围为( )A.(﹣1,+∞) B.(﹣1,1) C.(﹣∞,1) D.[﹣1,1]参考答案:B【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函数的图象.【分析】作出函数f(x),得到x1,x2关于x=﹣1对称,x3x4=1;化简条件,利用数形结合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作函数f(x)的图象如右,∵方程f(x)=a有四个不同的解x1,x2,x3,x4,且x1<x2<x3<x4,∴x1,x2关于x=﹣1对称,即x1+x2=﹣2,0<x3<1<x4,则|log2x3|=|log2x4|,即﹣log2x3=log2x4,则log2x3+log2x4=0即log2x3x4=0则x3x4=1;当|log2x|=1得x=2或,则1<x4<2;<x3<1;故x3(x1+x2)+=﹣2x3+,<x3<1;则函数y=﹣2x3+,在<x3<1上为减函数,则故x3=取得最大值,为y=1,当x3=1时,函数值为﹣1.即函数取值范围是(﹣1,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运用,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的运用,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 若是两个不等的正实数,设,,,,那么的大小顺序是 ( )A. B. C. D . 参考答案:A略8. 已知函数的零点为,函数的最小值为,且,则函数的零点个数是( ▲ )A. B. C. 或 D. 或 参考答案:D略9. 数列的第10项是 ( ) A. B. C. D.参考答案:C略10. 在△ABC中,如果sinA=2sinCcosB,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参考答案:C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若正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12. 幂函数的图象过点,那么的值为 .参考答案:设幂函数的解析式为,∵幂函数的图象过点,∴,∴,∴,故答案为. 13. 已知函数f(x)=,其中m>0,若对任意实数x,都有f(x)<f(x+1)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参考答案:(0,) 【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分析】由f(x)的解析式,可得f(x+1)的解析式,画出f(x)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可得f(x+1)的图象,由x≤﹣m,f(x)的图象与x≥m﹣1的图象重合,可得m的一个值,进而通过图象可得m的范围.【解答】解:由函数f(x)=,其中m>0,可得f(x+1)=,作出y=f(x)的简图,向左平移1个单位,可得y=f(x+1),由对任意实数x,都有f(x)<f(x+1)成立,只要f(x)的图象恒在f(x+1)的图象上,由x≤﹣m,f(x)的图象与x≥m﹣1的图象重合,可得2m=1﹣2m,解得m=,通过图象平移,可得m的范围为0<m<.故答案为:(0,). 14. 已知集合,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参考答案:15. 已知,,则=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解析:,16. 函数,, 单调递减区间为 ____,最大值为 ____,最小值为 . 参考答案:17. (5分)对于函数y=()的值域 .参考答案:考点: 函数的值域.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 首先利用换元法求出二次函数的值域,进一步求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最后求出复合函数的值域.解答: 设z==,则:当x=时,函数由于函数y=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减函数,所以:当时,函数函数的值域为:(故答案为: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复合函数的性质的应用,利用内函数的值域求整体的值域.属于基础题型.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直线(a,b不同时为0),.(1)若,且,求实数a的值;(2)当,且时,求直线与间的距离.参考答案:(1)当时,,由知, 解得 ......6分(2)当时,,当时,有, 解得, ......................................................................................................9分此时,的方程为:,的方程为:,即, 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12分19. (14分)已知是常数),且(为坐标原点).(1)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 (2)若时,的最大值为4,求的值;(3)在满足(2)的条件下,说明的图象可由的图象如何变化而得到?参考答案:解:(1),所以 (2),因为所以 , 当即时取最大值3+,所以3+=4,=1(3)①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②将函数的图象保持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得到函数的图象;③将函数的图象保持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得到函数的图象;④将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函数+2的图象 略20. 已知a,b,c均为正数,证明:≥6,并确定a,b,c为何值时,等号成立.参考答案:证明:(证法一)因为a,b,c均为正数,由平均值不等式得①所以②故.又③所以原不等式成立.当且仅当a=b=c时,①式和②式等号成立.当且仅当时,③式等号成立.即当且仅当a=b=c=时,原式等号成立.(证法二)因为a,b,c均为正数,由基本不等式得所以a2+b2+c2≥ab+bc+ac①同理②故③所以原不等式成立.当且仅当a=b=c时,①式和②式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b=c,(ab)2=(bc)2=(ac)2=3时,③式等号成立.即当且仅当a=b=c=时,原式等号成立.略21.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1,已知OPQ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的扇形,C是扇形弧上的动点,ABCD是扇形的内接矩形.记∠COP=α,求当角α取何值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 参考答案:解析:在Rt△OBC中,BC=cosα,BC=sinα,在Rt△OAD中,=tan60°=,所以OA=DA=BC=sinα.所以AB=OB-OA=cosαsinα.设矩形ABCD的面积为S,则S=AB·BC=(cosαsinα)sinα=sinαcosαsin2α=sin2α+cos2α-=(sin2α+cos2α)-=sin(2α+).由于0<α<,所以当2α+=,即α=时,S最大=-=.因此,当α=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点评:可以看到,通过三角变换,我们把形如y=asinx+bcosx的函数转化为形如y=Asin(ωx+φ)的函数,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个过程中蕴涵了化归思想.此题可引申即可以去掉“记∠COP=α”,结论改成“求矩形ABCD的最大面积”,这时,对自变量可多一种选择,如设AD=x,S=x()尽管对所得函数还暂时无法求其最大值,但能促进学生对函数模型多样性的理解,并能使学生感受到以角为自变量的优点.略22. (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集合, (1)当时,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1)当时,集合,所以;(2)由题意知,集合,若, 则,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