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案例分析例文4.doc

1页
  • 卖家[上传人]:Wo****W
  • 文档编号:190101019
  • 上传时间:2021-08-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50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案例分析^p 例文4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案例分析^p 4案例:印尼的某三语学校,校方想采用中国传统的识字教学材料《三字经》作为学生们的汉语学习教材开课第一天校方就接到了家长的投诉信息因为印尼很多家庭信奉基督教,而《三字经》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与基督教的“原罪说”相悖校方最终放弃了教授《三字经》的想法案例分析^p :这一案例反映了汉语教学与跨国文化冲突的问题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教学一定会涉及到文化的传播,而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教学过程中的跨国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两个文化的相似之处很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有利于文化上的理解,对语言教学也很有帮助然而,文化上的冲突也会对语言教学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正如案例中所述,由于识字教材的内容与当地宗教信仰相悖,而引起了学生家长的不满,以致校方不得不放弃原教学计划要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就要求教学计划制定者对中国和对象国的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在风俗习惯和宗教禁忌上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仅要考虑汉语知识的编排,还一定要考虑文化因素,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量避免触犯当地禁忌的教学内容在文化碰撞的问题上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

      求同”是为了拉近教学双方的心理距离,增进相互理解,使所授内容更易于接受;而“存异”则是要尊重双方的文化习俗,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像案例中那样去触犯当地的禁忌,显然不是明智之举而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语言教学才是主体,文化是辅助于语言教学的因此在中国文化的导入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尊重他国文化事实的基础上,谨慎选择教学内容,还要讲求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汉语教学的顺利进行第 1 页 共 1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