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葛红艳导学案案例.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2598108
  • 上传时间:2023-06-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使用案例以氧化还原反应的导学案的设计为例,浅谈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使用具体设计和评析如下:初中知识回顾1、初中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 )2、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师生合作: 得氧→( 发生氧化反应 ),被( 氧化 )↑ H2 + CuO = Cu + H2O ↓ 失氧→( 发生还原反应 ),被( 还原 ) 初中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 有得氧和失氧的反应 )* 氧化反应 :( 得氧的反应 )* 还原反应 :( 失氧的反应 )析:意在培养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给反应分类,为本节课的从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奠定基础然后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概念。

      表扬学生已学知识掌握的准确性,然后紧追不舍:教师点播新概念把: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叫还原剂,还原剂具有的性质叫还原性;同理 :(把: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叫氧化剂,氧化剂具有的性质叫氧化性; )析:从这个角度下定义的目的是为后边的教学打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大转折,指出熟悉的某些反应,也有得氧和失氧的过程,却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有些氧化还原反应却没有得氧和失氧的过程使同学们意识到初中概念的不严密性,引导学生从表面看问题的弊端,进一步深化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对这部分的设计很感兴趣,铺垫合适,流程顺畅,学起来浅显易懂过度:然而,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CuO + 2HCl = CuCl2 +H2O这一反应中,有得氧失氧的过程,却是复分解反应,再如2Na + Cl2 = 2NaCl没有得氧失氧的过程,却是氧化还原反应,可见,初中的角度很不严密,所以我们必修找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特征,来更准确的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以下反应,请同学们从中找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共性:H2 + CuO = Cu + H2O (氧化还原反应)H2 + Cl2 = 2HCl (氧化还原反应) 2Na + Cl2 = 2NaCl (氧化还原反应) HCl + NaOH = NaCl + H2O (非氧化还原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氧化还原反应)结论:氧化还原反应中( 有化合价的变化 ),而非氧化还原反应中( 无化合价的变化)。

      析:此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知识的升华能力,能找到反应的共性,学会从一般到特殊规律的总结,善于挖掘知识的本质,从更深层次认识反应,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师生合作:化合价( 升 )←得氧→氧化反应,被氧化,做还原剂,有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化合价( 降 )← 失氧→还原反应,被还原,做氧化剂,有氧化性请同学们从化合价角度给以下概念下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 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 )* 氧化反应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所发生的反应 )* 还原反应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所发生的反应 )* 氧化剂 :(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 :(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析:再一次肯定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在总结中体会归纳的乐趣,体会成功的乐趣,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下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学习,培养学生乐学、想学、会学,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学好紧接着再沿着导案的线索,提出新的问题,提升本节课的难度不断地对他们的学习效果给予点评,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那么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化合价的变化呢?阅教材:2Na + Cl2 = 2NaCl →电子得失使化合价变化:失:化合价升 得:化合价降H2 + Cl2 = 2HCl →电子对偏移使化合价变化:偏离:化合价升 偏向:化合价降统称:电子转移析:此处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外观表象,挖掘实质的能力,这个问题的设计很难,所以依据教材的讲解,培养学生自学、自悟能力,再一次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结论:(电子转移使化合价发生变化 ) ( 失 )电子←化合价升高←得氧→氧化反应,做还原剂,有还原性 ↑ H2 + CuO = Cu + H2O ↓ ( 得 )电子←化合价降低← 失氧→还原反应,做氧化剂,有氧化性析:通过逐层总结,水道渠成的从实质上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再一次从新的角度下定义,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和难度。

      请同学们再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给以下概念下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 氧化反应 :(所含元素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所发生的反应)* 还原反应 :(所含元素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所发生的反应 )* 氧化剂 :(所含元素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还原剂 :(所含元素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可见:(化合价的变化 )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而(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知识的全面性,记忆的系统性,请同学们讨论各概念间的记忆技巧此时同学们讨论热烈,课堂氛围高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讨论,学生总结出朗朗上口的氧化还原概念间的记忆技巧,该技巧的形成,体现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自主性和高效性升华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大力表扬学生的表现各关系中的记忆技巧: 升 失 氧化 还原剂 降 得 还原 氧化剂本节课的学案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教材能力,调动学生课下的学习能力,而且层层递进的设计思路,逐层深入的设计原则,能使学生由浅入深的认识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在这节课的教学之中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如:(1)让学生回忆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学生却把高中教材内容搬了进来,我选择了引导入初中认识,并没有给学生及时的表扬,即没有及时的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2)在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化合价的升降是电子转移的结果,叙述的不准确,说明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学生还没有真正会利用它,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要更加积极的培养学生导学案的使用方法3)最后,在学生很自然的总结出记忆技巧的时候,到底是“升失”氧化还原剂,还是“失升”氧化还原剂,讲解不够亮点,我是从判断的依据入手,强调了“升”的重要性,所以建议“升”在前,但是经过反思以后,我发现“升”同“生”(学生),“失”同“师”(老师),所以从“学生”的地位重于“教师”的地位入手讲解“升”的重要性更有说服力;(4)当学生总结出人生哲理(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的时候,我并没有从情感上加以认可,这也是我做的不妥的地方以后会继续努力将学案导学利用和高效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