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度北京东城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标准答案.pdf
8页东城区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物理部分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B. 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大 C. 温度越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4下列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 阳光照射到树叶上,在地面上形成圆形亮斑 B 光照射细金属丝,在其后形成的阴影中有亮线 C 在阳光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 D 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其后形成圆形亮斑 15.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A 2382344 92902 UThHeB 2342340 90911 ThPae C 2341 1120 HHHenD 2351144891 92056360 UnBaKr3 n 16. 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 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环绕地球 圆周运动的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为a,则 a 约为 g 的 A 1 3600 B. 1 60 C .3 600 倍D. 60 倍 17. 如图所示, MDN 为在竖直面内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最高点 为 M 和 N,整个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电荷量为 +q,质 量为 m 的小球自N 点无初速度滑下(始终未脱离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不变 B小球滑到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mg C小球滑到D 点时,速度大小是2gR D小球滑到轨道左侧时,不会到达最高点M 18 . 某装置的结构如图所示:在外壳的基板上固定一个螺栓,螺栓上有一顶端焊有钢球的弹 簧,螺栓、弹簧、钢球及外壳都是电的良导体。
在静止状态下,钢球和 外壳呈断开状态不会导通,当受到冲击, 钢球产生运动与外壳接通,便 可触发执行电路(未画出),使报警器等元件开始工作若此装置由静 止从高处坠落,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下落的瞬间,钢球的加速度为g ,. B开始下落的瞬间,外壳的加速度为g C在执行电路被接通前,钢球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上 D在执行电路被接通前,外壳的加速度可能小于g 19 如图所示,将两端刮掉绝缘漆的导线绕在一把锉刀上,一端接上电池(电池另一极与 锉刀接触),手执导线的另一端,在锉刀上来回划动,由于锉刀表面凹凸不平,就会产生电 火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电火花的回路只由导线与电池组成 B 如导线端只向一个方向划动也能产生电火花 C 锉刀采用什么材料制成对实验没有影响 D 导线端划动的方向决定了自感电动势的方向 20场致发射显微镜的构造如图所示:一根尖端直径约为100nm 的针,位于真空玻璃球泡 的中心, 球的内表面涂有荧光材料导电膜,在膜与针之间加上如图所示的高电压,使针尖附 近的电场高达4 109V/m ,电子就被从针尖表面拉出并加速到达涂 层,引起荧光材料发光这样, 在荧光屏上就看到了针尖的某种像 (针尖表面的发射率图像),如分辨率足够高,还可以分辨出针尖 端个别原子的位置。
但由于电子波的衍射, 会使像模糊影响分辨率 将电极方向互换, 并在玻璃泡中充进氦气,则有氦离子产生打到荧 光屏上,可使分辨率提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氦原子变成氦离子是在导电膜附近发生的 B. 电子从针尖到导电膜做匀加速运动 C. 电子或氦离子的撞击使荧光材料的原子跃迁到了激发态 D. 分辨率提高是因为氦离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比电子的长 21 (1)在“利用沙摆描绘振动图象”的实验中,将细沙倒在漏斗中,当细沙漏出的同时, 让沙摆摆动起来,一段时间后,形成的长条形沙堆如图1 所示:两边高且粗,中间低且细 如果在沙摆摆动的同时匀速拉动下方纸板(纸板上的虚线O1O2位于沙漏静止时的正 下方) ,则一段时间后, 形成如图2 所示的曲线沙堆 分析可知, 曲线沙堆在与虚线O1O2 垂 直距离(选填“近”或“远” )的位置低且细 x O t O1 O2 O1 O2 图 1 图 2 图 3 ,. 图 3 为图 2 中纸板上曲线沙堆的俯视图,沿沙摆振动方向建立x 轴,沿 O1O2方向建 立 t 轴,就利用沙堆曲线得到了沙摆的振动图象请说明为什么要匀速拉动下方纸板 (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除了图中所给器材以及交流电源和导线外,在下列器材中, 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 材是 _(选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秒表 B天平(含砝码) C弹簧测力计 D刻度尺 实验前平衡小车与木板间摩擦力的做法是: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先不挂重物,将小 车放在木板上, 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垫块把木板一端垫高,接通打 点计时器, 让小车以一定初速度沿木板向下运动,并不断调节木板的倾斜度,直到小车拖动 纸带沿木板做 _运动 为使砂桶和砂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需满足的条件是 砂桶及砂的总质量小车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 “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3 个计数点A、 B、 C,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 个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源上则 打点计时器打B 点时, 小车的速度vB=_m/s多测几个点的速度做出 v-t 图像,就 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要保证的总质量不变, 改变砂桶内砂的 质量,重复做几次实验,通过实验数据来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要保证的 砂和砂桶的质量 不变。
若砂和砂桶的质量m 与小车的总质量 M 间的关系不满足第 问中的 条件,由实验数据作出 a 和 1 Mm 的图线,则图 线应如图中的所示(选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图 5 3 cm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砂桶 纸带 图 4 垫块 小车打点计时器 a 0 C 图 6 a 0 A a 0 B a 0 D 1 +Mm 1 +Mm 1 +Mm 1 +Mm ,. 22 (16 分)如图甲所示,一个面积为S,阻值为 r 的圆形金属线圈与阻值为2r 的电阻 R 组 成闭合回路 圈中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 t 变化的 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B0和 t0已知,导线 电阻不计在t=0 至 t=t0时间内,求: (1)电阻 R 中电流的方向;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 (3)a、b 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23 (18 分) 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直导线a 和 b 串联在电路上,a 长为 l0,b 长为 2l0 (1)若沿长度方向的电势随位置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求: a、b 两导线内电场强度大小之比 1 2 E E ; a、b 两导线横截面积之比 1 2 S S 。
(2)以下对直导线内部做进一步分析:设导线单位体积内有n 个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为 e,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 现将导线中电流I 与导线横截面积S的比值定义为电 流密度,其大小用j 表示 请建立微观模型,利用电流的定义 q I t 推导:jnev; 从宏观角度看,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就形成电流;从微观角度看,若导体内没有 电场,自由电子就不会定向移动设导体的电阻率为 ,导体内场强为E,试猜想 j 与 E 的 关系并推导出j、E 三者间满足的关系式 (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作必要的说明) ,. 24 (20 分)如图所示为雨滴从高空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f 随雨滴速度v 变化的大致情况, 其中图线、分别对应半径不同的雨滴 (1)请利用图线分析并说明雨滴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大致情况 (2)已知图中直线的斜率值 2f kr v ,其中 25 3 kkg/( m2 s) , r 为雨滴的半径 (雨滴的密度取 =1.0103kg/m 3) a 请比较、图线所示的两个雨滴下落的最终速度; b 请计算半径r=5mm 的雨滴下落的最终速度 (3) 已知一滴雨珠的重力可达蚊子体重的50 倍之多,但是下雨时蚊子却可以在“ 雨中漫步 ” 。
为研究蚊子不会被雨滴砸死的诀窍,科学家用高速相机以每秒4000 帧的速度拍摄, 记录雨 滴击中蚊子时二者相互作用的每一个动作,归纳并计算出蚊子与雨滴遭遇瞬间的作用力及其 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针对雨滴下落时正中蚊子的情况,研究发现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 抵挡雨滴, 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雨滴的趋势落下,随后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现 对比两种情况: 蚊子在空中被雨滴砸中;蚊子栖息于地面时被雨滴砸中,请建立理想模 型,通过计算比较两种情况下雨滴击中时的冲击对蚊子的伤害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 理量,要在解题时作必要的说明) v f 0 ,. 东城区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物理参考答案2018.4 13 D 14B 15C 16A 17 C 18D 19B 20C 21 (1)近;当拉动木板的速度恒定时,木板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这样建立的t 轴 才可以代表时间 (2) B、D 匀速远小于 0.430.45 小车C 22 (1)电流方向由a 到 b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 t ,其中 0 B S, 0 tt, 代入得到: 0 0 B S E t (3)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 E I Rr ,及 ab UIR,R=2r 可得: 0 0 2 3 ab B S U t 23 (1)根据U=12,由图像知: 1=8V,2=2V,代入可得U1=6V,同理 U2=2V; 根据 U E d ,由已知d1=l,d2=2l,代入可得: E1:E2=6:1 因为两导线串联,所以电流I1=I2,由欧姆定律 U I R ,电阻定律 l R S , 将 U1=6V,U2=2V ,长度分别为 l 和 2l 代入,可得: S1: S2=1:6 (2)在直导线内任选一个横截面S,在 t 时间内以S为底, v t 为高的柱体内的自由 电子都将从此截面通过,由电流及电流密度的定义知: Iq j StS ,其中 q=neSv t,代 入上式可得:jnev (猜想: j 与 E 成正比) 设横截面积为S, 长为 l 的导线两端电压为U, 则 U E l ; 电流密度的定义为 I j S ,将 U I R 代入,得 U j SR ; 导线的电阻 l R S ,代入上式,可得j、 、E 三者间满足的关系式为: E j 24 (1)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mg 和空气阻力f 的作用,加速度方向向下,由牛顿第二 ,. 定律知加速度大小 mgf a m ,题中给出的f-v 图像表明,当下落速度v 增大时,阻力f 随之增大, 由上式可知加速度a 随之减小; 由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是增大的, 只是增加得越来越慢,当重力mg 和空气阻力f 相等时,雨滴以最大速度做匀速运动。
(2)当 mg=f 时,雨滴达到最终速度vm,将雨滴的质量 3 4 3 mr,阻力 2 m fkr v代入, 可得 4 3 m g vr k a式说明,雨滴的半径r 越大,最终速度vm越大,由f-v 图像可判断出图线表示的雨 滴比图线表示的雨滴半径大,因此下落速度更大 b将雨滴的密度 =1.0103kg/m 3、半径 r=5mm 及 25 3 kkg/(m 2 s)代入式,可 得半径 r=5mm 的雨滴下落的最终速度vm=8m/s (3)方法一: 将蚊子在空中被雨滴砸中的情况视为雨滴与蚊子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的模型,将蚊子栖息于 地面时被雨滴砸中的情况视为雨滴与蚊子和大地组成的整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的模型 对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的两个物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0 ()MvMm v 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 222 00 111 ()() 222 k m EMvMm vMv Mm 在第种情况中,因为雨滴的质量M 约为蚊子的质量m 的 50 倍,由式可知损失的机械 能 k E 约为雨滴下落时动能 2 0 1 2 Mv的 1 50 ; 在第种。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