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信用与金融中介.docx
5页经济师经「三础知识讲义信用与金融中介(1)信用的内涵与类型考试内容:1、信用的定义、存在的前提及本质特征2、信用的作用3、信用的形式4、征信的定义和功能要点:1、信用的定义、存在的前提及本质特征(1)信用的定义①是指债权、债务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全部经济现象,乃是资金盈余者把一定数量的货 币资金贷放给资金短缺者②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这种借贷行为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以 归还为义务的取得2)信用存在的基本前提①无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贷,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都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 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② 私有制是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3)信用的本质特征①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②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单方面的价值运动③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④ 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2、信用的作用(1)信用促进社会总需求的扩张与紧缩一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2)信用的存在降低了交易成本,方便了交易行为3)信用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得以有效贯彻实施的桥梁一一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中介4)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可以保证信用主体的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可预测性3、信用的形式(1)按债权人与债务人结合的特点分类的信用形式,信用活动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①直接信用: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建立金融联系,不需要中介。
又叫直接金融、直接融资;方式: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信用方式包括:商业信用、公司信用、国家信用② 间接信用:通过各种金融中介进行借贷活动的信用方式又叫间接金融、间接融资2)按不同主体分类的信用形式,大致有 4种:①商业信用一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信用;二是指企业直接向社会集资,以解决自身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债权人:公司(企业)及居民个人;债务人:发行债券的公司(企业)②银行信用银行通过存、放款形式的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是典型的间接信用;成为了信用关系中的主体和基本形式③国家信用一国政府向本国居民举借债务,以解决国库收支临时性、 季节性的不一致或者弥补国库赤字的信用形式债务人:政府;债权人:本国居民和金融企业形式:发行国库券或公债④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或者银行以商品或者货币的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主要形式:一是工商企业为信用主体,向消费者提供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的商品 信用;二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信用主体,向消费者提供消费性质的信用4、征信(1)定义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还款能力的调查,是信用交易过程的一个环节是授信人(债权人)在进行授信活动时,独自对受信人(债务人)的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进行的一种调查。
2)功能①了解、调查、验证他人的信用,使得赊销、信贷活动中的授信方(债权人)能够较为充分地了解信用申请人的真实资信状况和如期还款能力;②通过信用信息的传输来降低信用信息不对称的困境,起到约束市场交易行为的作用,使授信方的风险降到最低3)征信是对失信的一种有效纠正,还可以起到一种无形的导向作用例题:1、(课后习题)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是 ()A.商品经济的产生 B.社会分工C.私有制D.剩余产品的出现正确答案:C ,教材第117页2、(课后习题)信用作为一个经¥范畴,是以 ()为条件的价值运动A.货币流通B.商品购买C.偿还和付息D.货币借贷正确答案:C ,教材第117页3、(课后习题、2008年)独自对受信人的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进行调查,这种活动是指 ()A.守信B.征信C.诚信D.授信正确答案:B ,教材第119页4、(课后习题)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信用形式是()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正确答案:A ,教材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