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复习五句话.doc
6页高中语文复习五句话 今天早晨,读了一篇关于高中语文复习的文章,写得很好,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摘录下来,不仅希望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借鉴,而且也希望对喜欢语文学习的同学有指导和提示的作用语文水平与语文考试成绩不完全是一回事语文素养需要长期的积累感悟和锻炼,而语文考试成绩有某种特殊的要求,因此有某些特殊应对的方法如果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掌握某些规律方法,进行强化训练,成绩提高一步是完全可能的那么怎样复习才最有效?我给大家五句话二十个字:回顾展望,列表织网,知彼知己,死去活来,简练沉思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考了些什么,哪些内容是必考的,重复了几次,哪种题型只出现过一二次,哪些内容是课标中要求的可还没有考,从而推知将来可能会考些什么这个梳理工作十分重要,在梳理的过程中你也会明白某一类题目该怎样回答 这个梳理其实也花时不多,即使以二十年的试卷计,也只需要二十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完成了这一步,心中就有了底,这比零打碎敲做习题不知好多少!列表织网:最有效、最明晰、最便于记忆的方法在“回顾展望”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列出一张张表格,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
列表和织网是最有效、最明晰、最简易又是最便于记忆的方法它可以使你头脑清晰,一目了然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应对方法这一步骤很重要,否则,只是把过去考卷做一遍,仍然会感到杂乱无章,答题时就没有把握表,可以是有大有小,大表是总的框架,在总的框架下,再切分多个块面,每个块面上,再有更细致的要求和例题比如,现代文阅读有一个必考的内容,就是对文章主旨、要点、段意的把握与揭示这就要熟练掌握文章句群中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君臣关系”在“表”中列出区别“君臣”的要点:“君(中心句)”往往是1、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型句子;2、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性句子;3、“总分”句群中的“总”句;4、“举例说明”所要“说明”的道理,“比喻句”所要“喻”的内容;5、各种复句关系中所强调的分句,等等臣”则往往是相反,即引出话题的句子,议论性文章中“描写”、“抒情”、“说明”、“补充”的内容,形象化的阐释性文字,各种复句中非强调的分句,等等在现代文一般要求的下面,又可列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不同文体又有不同的要求与考点,每一项后可附上历年高考的例题和经典的题型知彼知己:从历次考试的错误中了解自己第三句话是“知彼知己”。
彼”是指课程标准和历年高考题,“己”就是自己的学习情况,看看自己掌握了哪些,哪些还有缺陷,哪些要重点复习,重点训练了解自己的方法是为自己编一本“错题集”,你可以从历次考试的错误中了解自己,也可以通过做各种难易不同的练习发现自己我曾经让学生理解不同难易度的句子或者将同样的句子,进行一步步的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领会的先后便不相同学生们不妨标点、翻译孔子的这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这句话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古今异义,意动用法等等学生们可以自测一下,看看自己能回答到什么程度答案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正确的翻译为:“古代的人,不轻易地承诺,因为他们以做不到为耻辱死去活来:不能忽视背诵默写等死功夫 “知彼知己”后,就该真刀实枪地干了怎么干?我觉得还是要强调四个不太好听的字:“死去活来”,就是要下一点苦功夫不过如果方法不对头,即使下功夫也只会很忙乱,结果劳而无功这叫做“下了功夫未必成功,不下苦功则必然不成功”如果能有计划地充分利用,完全可以跨进一大步列表织网找缺陷的过程,本身就是下功夫的过程,网络织好了,表列出来了,那么该记的就要记,该背的就要背,该练的就要练,该写的就写,这是个死功夫,别人是无法代替的。
比如古文这一块,古代的作家作品文体等常识,要按朝代、体裁、作者,由整体到局部,结合课文,认真仔细地进行复习考试内容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不要小看这一分两分,考试成绩就是这样一分一分加起来的,而且这些看似零星的知识会转化为能力,从而使你在回答大题目时豁然开朗因为很多题目看上去是能力题,其实还是识记题 还有文言文120多个实词,18个虚词都要一个个记特别是课文下面的注解,更要一个一个记,该默的课文名句也要一句一句牢牢记住,并会默写时常有学生在考试时,明明背得出,但某个字写错了,结果前功尽弃现在学生电脑用得多了,很多基本的字都会想不起来怎么写,因此默写这一点要引起充分重视 各种句式,固定结构,以及语段翻译、分析、综合、评价、鉴赏的一般的方法规则都要牢记于心比如文言翻译必须注意“留、换、调、删、添”,宁可句子不很自然,也要“直译”可是,很多学生往往大而化之我曾要求学生谈谈有关“资治通鉴”的作者、编写体例,并将这四个字翻成白话,很少有学生说得完整准确的其实大家都接触过,都懂它的意思,但就是答不到位不信,你试试看正确的翻译是:“帮助皇帝、官员治理国家的一面完整的镜子 简练沉思:忙里偷闲,使脑子处于“活水”状态 最后讲“简练沉思”。
简练,就是要操练,但不必多,不要沉入题海题目是要做的,但要紧的是有功,有效沉思”很重要在做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迁移,举一反三 比如作文这一块,可以把历年考试的内容大致框架为“读书做人”四个字,下面再可以分为几大块,如关于读书与成才、关于人品与修养、关于社会与自然、关于思辨与想象等等读书成才又可以再细分,如何看待理想,对待挫折,《我想握着你的手》、《必须跨过这个坎》其实就是这一类题目所以在准备时还要把每一个问题与自己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分门别类准备材料,思考观点,还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 其次,不妨看看历年来高考高分作文、满分作文,想想它得高分满分的原因何在,而自己作文的缺点是什么,特长在哪里,与那些文章对照一下,选几个题目进行热身赛,写出几篇样稿,最好再请有经验的老师批改一下 好的作文里必须有“我”,为此考生们还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现在当然不可能去博览群书,但至少要“熟读一本书,熟悉一个人”,以便在作文时,引用自由,如数家珍,以静待动,以不变应万变 “简练”的目的是要考生不把时间编排得过满,“练”而不“简”,太满了,反而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不能腾出时间精力进行“沉思”。
沉思”太重要了,以上谈的所有内容最终靠深入的思考,才能决胜于考场我建议,即使在最忙的时刻,也不要忘了稍稍翻翻报纸杂志,稍稍玩玩自己喜欢的运动,使自己的脑子处于“活水”状态,有利于临场发挥 古人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实施这些措施时,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增有删,不能过分机械地套用我相信,如果能切切实实地按照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去做,那么学生们一定能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的。
